第一百三十一章
茄子炒蛋2021-03-31 22:243,220

  见众人的眼光全都落在他的身上。信阳王微微一笑。轻拂了下衣袖。从百官中出列,恭敬的行了一礼。

  他的动作做起来行云流水,看起来极为赏心悦目。

  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皇上说的极是。既然皇上极为信任杨晏清,那不如就把她封为女官,开了这个先例又有何妨?臣十分赞同皇上所说,因此,臣附议。”

  景瑜的神色看起来极为复杂。

  信阳王话音落下之后,四周立刻陷入了小声的议论中中,百官不敢当着信阳王的面大声议论。只能交头接耳的小声嘀咕。

  不久之后,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恭敬行礼。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景瑜的目光变得越来越复杂,他看一下信阳王,然而那信阳王一直是温和有礼的模样,看起来毫无害处,纯良无害。

  景瑜心中暗自思索,信阳王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可不相信他单纯的就是想让杨晏清来当女官,入朝廷。

  然而,任他的心思百转千回,仍然猜不透信阳王此时的心情。

  罢了。景瑜叹了一口气。

  信阳王虽然是他的皇叔,然而却比他大不了几岁。他们这一脉人丁单薄。他皇爷爷。这一代也只留下两个儿子,其余的不是夭折,便是在肚子里就没了。

  如今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只有他一个皇子。也不知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

  总之,他皇爷爷,老年得子。对这个皇叔很是宠爱。直到他的出生才,分走了他的几分宠爱。

  然而他黄爷爷的注意力,大多数都在他的身上。若不是因为传嫡不传贤,恐怕这皇位他的皇爷爷,都要拱手让给这信阳王。

  只是也不知为何。他父皇生前对信阳王却十分信赖有加,仿佛丝毫察觉不到他的动机不纯一般。

  很多次,景瑜的试探,都让他父皇怒气冲冲,大怒着将他赶了出门儿。

  虽然他心里不愿意承认。他父皇绝不会昏聩成这样,然而现实却又摆在他的面前。

  他父皇识人不清,如今整个大京,本该是他的天下的大京,被信阳王一点一点的,蚕食了,如今信阳王更是在背地里招兵买马,准备一举将他推下皇位,自己坐上这至高之位。

  景瑜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也不知他究竟是要埋怨他父皇呢,还是要感谢他父皇呢?

  终于,朝堂之上,越来越多的官员低下了头,他们开始恭敬的,跟在信阳王身后。高声喊道:“臣附议。”

  景瑜心中苦涩。

  众官员皆以信阳王为首,今日若不是信阳王首肯,他第一个点了这头,恐怕这大殿之上,没有一个官员会同意他今日的决策,这圣旨也不可能会颁发下去。

  然而既然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景瑜也不拖泥带水,他以神色示意他身旁的太监。

  那太监接到他的眼神示意,立刻尖着嗓子,拉长了声音喊道:“退朝!”

  百官跪在地上,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当今皇上,景瑜甩袖离开之后,众官员才三三两两的离开了金銮殿。

  刚出金銮殿。信阳王的身边便围了一圈人,他们七嘴八舌的发问。

  信阳王一时觉得如入了菜市场一般,吵的他头疼。

  于是他轻声咳了一声,示意他们安静下来。他当然知道他们想要问什么。然而他的目的,他又怎么会告诉他们呢?

  因此他不过微微一笑,对着众官员说道:“既然皇上已经颁布了圣旨,我们做臣子的,自当遵循,按照圣旨说得去做,没有置喙的余地,奉行便是,不需要再说多余的话。”

  一听到信阳王这样说,众人皆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便歇了再询问他的心思,三三两两的,便作鸟兽散去。

  不管信阳王想的是什么,他们既然是与信阳王一党,自当遵从他的意思,以他为首,遵从他的意见,追随他便是。

  离得老远的一个城墙边上。景瑜远远地盯着这一幕,他眸色沉沉。放在墙上的手愈发用力,甚至可以见到上面青筋暴起,他身边的贴身太监凑上前来,低声问道:“皇上。这里风大,不如我们回宫殿里去。小心您的身子再受凉,龙体欠安呀。”

  景瑜没有说话,他直勾勾的盯着信阳王远去的背影。直到他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他的视线中。他的眸中有怒气气在翻滚,也不知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身边的太监站在他的身边,只觉得周围冷气四溢,让他想瑟瑟发抖。

  景瑜没做回答,他也没敢再问,他可不敢揣测圣心,因此只得小心地站在旁边,等待着景瑜的吩咐。

  等了许久之后,就在他的牙都冻的发抖的时候。

  景瑜终于回身,低声说了一句:“走吧。去御书房。”

  接着便大踏步的往前去了。

  第二日晏,清在府中便接到了圣旨,虽然她对景瑜能够办成这件事,并不抱多大期望,然而接到圣旨时,她的神色还是丝毫未变,坦然的低头谢恩,仿佛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前来宣圣旨的太监看了之后,下意识的心中赞叹了一声,这气度就不是一般的小家子气的女子所能拥有的,想必皇上的眼光并不会太差。

  他把圣旨递给晏清,嘴上说的吉祥的话:“恭喜大人,贺喜大人,还望大人从此平步青云,仕途蒸蒸日上。倘若真到了那一日,还请大人可不要忘了小的,多提携提携小的,小的就盼着大人好呢。”

  晏清微微一笑,她嘴角勾起,笑的十分真诚:“那是自然。晏清刚去宫,还得承蒙公公您多照料呢!”

  说着,她便从袖中掏出了几锭银子,递到了前来宣读圣旨的那个太监的手中。

  那太监在袖中暗自掂了掂银两的分量,掂完之后,他的神色笑的更加热情,鞍前马后的又说了许多讨人喜欢的话,这才领着一群太监离去。

  把沉甸甸,明晃晃的圣旨拿在手里。不知为何,晏清觉得,此刻,她的心莫名的,便安定了几分。

  她抬眼看了看天上。此时风和日丽。云淡风轻,云卷云舒。然而她想,过不了多久,这大京的天就要变了。

  “信阳王。”

  她的手在暗自发力,把圣旨转了转了几圈。

  “你总该为你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又过了几日,晏清按照圣旨上景瑜写的时间前去礼部报道,紧接着去上了早朝。

  第一次从正门走进金銮殿。晏清脚步稳健。他腰背挺得笔直,一身庄严的官服,在她的穿着下,显得正式,肃穆,并没有丝毫小家子气。

  众官员大多数是在旁边看着她,议论纷纷,或者小声的与他旁边的人交头接耳。

  然而,晏清所过之处,所有人都自觉的停了说话的声音,目光紧盯着她,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她吸引,被她身上那不凡的气度吸引。

  看她这副镇定自若的模样,他们心中皆暗自惊奇,甚至隐隐上升出几分赞叹,若是换做平常的女子,甚至是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什么平头百姓,恐怕还没见到金銮殿的大门,腿就要软了,更别说神态自若的走进来,并且还当着他们的面,在这么多人行注目礼的情况下。

  众人心中不禁犯嘀咕,难道这个杨晏清,她真如皇上所说真的,有几分本事吗?

  还未到上朝的时间。景瑜他还没有来,因此,早朝还未正式开始,晏清径直走到了最前头,信阳王那位置上。

  她的笑容端庄自持,带着这种笑容,她径直走到信阳王的面前,抬手,恭敬行礼道:“晏清特地来感谢信阳王,当日若不是信阳王支持,想必早朝上的众官员,没有一个人会支持晏清做官。晏清感谢信阳王大恩。”

  晏清客套十足,她脸上还带着真诚的笑意,然而仔细听她嘴里的话,就会发现,晏清她这一番说出的话,绵里带针,直指信阳王结党营私。

  信阳王当然不会当真以为,晏清是真的来感激他的。

  虽然晏清说的是实话,然而就这样挑明出来,众官员以信阳王为首,实在让信阳王面上尴尬,内心里无地自处。

  然而,她对面的信阳王,听了晏清的话,神色却未变。

  他的笑容倒也算真诚,他笑道:“那倒不必如此。既然大家是为了大京的发展,那么只要你有做官的才能。管你是男子还是女子呢?我们都是为了大京的社稷,不是吗?为了大京能够千秋万代,本王可并没有什么私心啊。还望杨大人你以后能矜矜业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为大京做出卓越的贡献才好。”

  “那是自然。”晏清微笑着应下,神情中还带着一丝受教,仿佛两人之间真得只是普通官员互相寒暄一般。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交锋。似乎并没有谁多出色,也没有谁输谁赢。

  晏清微微一笑,再次行了一礼,便退回了她的位置。

  此时确实还不宜于太过于针对,既然信阳王想要保持和平的局面,那她也不会不识趣,打破这个局面。

  她就想看看,信阳王这副伪善的面具还能带多久。

  于是,在众官员如蚊子一般嗡嗡的议论声中,晏清神态自若的在她的位置上站好,君洛就在她的旁边,同样沉默以对。

  没有等多久,就听到太监的尖声高喊:“皇上驾到!”

  接着,就是明晃晃的龙袍,和景瑜威严但仍是略显年轻的脸。

  晏清微微一笑,跟着众官员跪下行礼,道,她声音清脆,没有任何不自然,仿佛这件事坐起来已经好百遍:“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二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寻夫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