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称帝
梨花吹雪2025-07-02 18:092,034

在广袤无垠的北地,宣国以其剽悍勇猛的骑兵而闻名遐迩。

  

  骑兵们个个身手不凡、骑术精湛,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犹如一阵狂风骤雨,令人闻风丧胆。

  

  然而,尽管如此强大,当他们面对京城那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由白若离精心布置的天罗地网时,却也只能望洋兴叹,想要插手其中简直比登天还要困难。

  

  正因如此,局势对于我方而言进展得异常顺利。

  

  而白若离智勇双全,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于风起云涌的江湖之中毅然决然地自立门户。

  

  一时间,那些在江湖上四处漂泊、走投无路的英雄好汉们听闻此讯后,纷纷慕名而来,投身到她的麾下。

  

  要知道,白若离可不是什么来者不拒之人。她有着自己严格的择徒标准。

  

  但凡入得了她法眼的,必须手中握有一技之长或是独门绝学。

  

  而且绝不能是那种只知混吃等死之辈。

  

  毕竟,在这弱肉强食的江湖世界里,唯有真才实学方能立足。

  

  也正因为她这般高标准严要求,所以最终能够留在她身边的大多都是身怀绝技、出类拔萃之士。

  

  而正是凭借着这些顶尖高手们的齐心协力,白若离所创立的门派得以迅速崛起,并在京城这片繁华之地声名远扬、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宣国与燕国之间那场旷日持久的混战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战火纷飞之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其中不乏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人物,他们本已心生退意,打算从此金盆洗手,远离京城那纷繁复杂的世事纷争。

  

  奈何现实残酷,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重新踏上江湖之路,寻找新的出路和依靠。

  

  如此一来,白若离新开的门派顿时涌入不少江湖人士,她将门派交给卧龙去打理,至少能掌握江湖的动静。

  

  江湖中,并非都是草莽匹夫,有本事的人也多不胜数。

  

  *

  

  战北渊浴血奋战之后,终于凯旋而归。

  

  他的身影略显疲惫,但步伐依旧坚定有力。

  

  只见他缓缓走来,脸上虽有几处轻微的伤痕,却丝毫不影响其英俊威武的面容,而他那高大挺拔的身躯更是没有丝毫损伤,这让一直提心吊胆的人们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众人见此情形,纷纷跪地恭迎这位战功赫赫的英雄。

  

  他们神情肃穆,眼中满是崇敬之情。

  

  而此时端坐在高位之上的周文帝,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并未流露出丝毫的嫉恨之意,反而是增添了几分由衷的欣慰之色。

  

  随着京城的大部分骑兵逐渐撤退离去,原本紧张混乱的局面开始渐渐稳定下来。

  

  京城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后,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然而,如今外敌已退,百姓们也能够重新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到家园的重建工作当中去。

  

  “你辛苦了,北渊。”

  

  周文帝望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感慨万千地说道。

  

  此次战役之所以如此艰难,皆因太子司徒彦暗中勾结宣国人所致。

  

  那些狡诈的宣国人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了京城,给燕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若不是战北渊及时率军抵御,恐怕整个燕国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想到这里,周文帝的心情愈发沉重。

  

  但事已至此,他所能做的唯有期盼着这场风波能够尽快平息下去,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只有这样,他那颗悬着的心才能真正放下。

  

  听到周文帝的话语,战北渊微微颔首,表示敬意。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既不显得卑微怯懦,又无半点傲慢自大之态,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将风度。

  

  “皇上多虑了,北渊并不觉得辛苦。

  

  身为臣子,保家卫国乃是分内之事。

  

  只要能看到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哪怕付出再多努力也是值得的。”

  

  这番话说得真是妥帖至极啊!周文帝听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回想起当年,他竟然轻信那些虚假的证据,一时糊涂之下,竟将战家满门上下全都流放边疆。

  

  忆及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的心头便只剩下无尽的悔恨与自责。

  

  好在天可怜见,战北渊并未因此遭遇不测而身亡。

  

  否则待到百年之后,他又有何颜面去地下拜见自家的列祖列宗呢?

  

  要知道,自己犯下的这桩弥天大错,无论如何都是需要想方设法去加以弥补的呀!

  

  此时,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们皆恭敬地跪地齐声说道。

  

  “将军此次立下这般不世之功,不知皇上您打算何时恭请将军登上皇位呢?”

  

  不得不说,这些大臣们所说之话着实有些大胆,但周文帝却心知肚明,自己已然时日无多。

  

  所以对于这些言辞无忌的大臣们,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宽容大度。

  

  毕竟,那番话本就是出自他口嘛。

  

  只听得周文帝缓缓开口道,“此事自是宜早不宜迟,既然如此,那就定在明日举行登基大典吧!

  

  朕的身子骨早已大不如前,实在是拖延不得啦!”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们再次齐刷刷地跪伏在地,异口同声且满怀感慨地说道。

  

  “皇上果真是英明神武、深谋远虑啊!微臣等对皇上您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呐!”

  

  周文帝依照承诺,尽快安排战北渊即位的时间,大肆操办。

  

  只是战北渊不想大费周章,只想简单行事。

  

  如此一来,战北渊在清退骑兵后,朝堂重振后,事情差不多办妥当了,直接拿着兵符掌握了朝廷。

  

  在事情平息下来后,周文帝第一时间公布,战北渊就是以后得帝王,封号自拟。

  

  此举一出,所有人都因此事震惊,毕竟事情太突然,很难让人相信。

  

  不过朝野已经传遍,倒是没人质疑,只有坊间流言不断。

  

  最为震惊的当属战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祖母了!

  

  老太太近来一直在斋房内虔诚地斋戒修行,对外界之事一概不知晓。

  

  待她结束闭关,踏出那扇紧闭多日的房门时,才惊觉京城里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

继续阅读:第六百二十二章 听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新婚当天被流放?搬空国库一路浪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