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景月闻得此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陷入沉思之中。
她心里明白,周氏所言不无道理,不过,她却无法接受这说辞。
白若离扬了扬嘴角,战景月说话,其实话糙理不糙,听起来还是有点道理。
战景月悄声道,“我只是悄悄说话罢了,哪有其他的意思,阿娘我知道错了,不敢胡说了。”
周氏微微皱起眉头,狠狠地嗔怪地瞪了战景月眼,但那眼神之中更多的却是深深的无奈。
她缓缓转过头来,目光落在自己的女儿身上,轻轻叹了口气。
“孩子,有些事情你心里清楚就行了。娘也并非有意要对你这般严苛,实在是因为咱们现在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咱们呢!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得小心翼翼才行啊。
如果稍有不慎,恐怕就会重蹈覆辙。”
周氏说着,轻轻地摇了摇头,对战家曾经所经历过的那些苦难仍然记忆犹新。
想当年,战家遭遇那场巨大变故的时候,整个家族都被流放边疆,那可是战家人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耻辱印记。
即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可那件事情始终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每一个战家人的心头上,让人难以释怀。
而任凭是谁,哪怕使出浑身解数,也根本无力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好不容易战家迎来了新的转机,拥有了更为光明的未来前景。
在这时候,需要加倍谨慎行事,连战北渊那样精明能干,深谋远虑之人,平日里也是处处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懈怠。
家中的女眷们,自然应该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全力以赴才行。
这时,原本喧闹嘈杂的金銮殿突然变得安静下来。
只见朝堂之上,站满了文臣武将以及他们的家属,当今圣上周文帝和宠爱的淑妃娘娘也亲临现场。
每个人的脸上流露出庄重肃穆的神情,使得整个大殿内的气氛,愈发显得凝重而压抑。
周文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俯视着下方群臣及其眷属。
待众人行完礼之后,他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各自归座。
紧接着,只听得一名太监扯着嗓子高声喊道。
“殿下到——太傅到——”
那声音异常尖锐刺耳,仿佛能穿透人的耳膜一般,在空旷的大殿里久久回荡。
宸王和太傅去拜见了周文帝,还没有起身,太监又说道。
“请欧阳太傅为太子戴冠,着太子服饰。”
“请皇上,为太子赐虎符,允太子掌管后宫诸多事宜。”
周文帝在圣旨上大笔一挥,将印章盖上,随后声音清冷中带着冷然。
“彦儿,你是朕所有皇子中最争气的,而今朕封你为太子,愿你一心为百姓,为天下人谋福祉,朕将虎符与太子授印予你,望你不付所托。”
宸王司徒彦心中难掩激动的情绪,他付出一切的努力,就是为了争这个位置,还好老天有眼,竟然让自己得到这一切。
如此想着,司徒彦也没有忘记接旨,他恭敬的朝着周文帝行礼,声音恭顺的说道。
“多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不辱命,承天命,定然会记得自己初心,做群臣的表率。”
周文帝觉得宸王今天的这番话说的格外的让人舒服,不由得赞许的点头,感慨的说道。
“不愧是朕的孩儿,倒是有朕年轻时候的风范,你如此有信心,朕心里也是信你,希望你莫要忘记初心才是。”
宸王将周文帝的话都应承下来,总算是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从今往后,他就不是唯唯诺诺的宸王,而是东宫的主人。
且是燕国唯一的太子,日后也是燕国的国君,这天底下的绝色女子都该收入他的手中。
“从今日起,宸王司徒彦就是朕亲封的东宫太子,他的话等同于朕的话,只要没有违背燕国的规矩,凡事都以太子的话为重。”
众人连忙跪下,给太子司徒彦道喜。
“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
文武百官纷纷活络起来,对于司徒彦被封太子,心里也是有答案的,无非是皇上的信任和宠溺而已。
淑妃坐在皇帝的身边,心里已经飘飘然,她一直在等周文帝的另一道圣旨下来,谁知周文帝没有下文。
而是将主场给了司徒彦,让太子和文武百官接触,这样倒也是能省去不少的麻烦。
等周文帝借口身体不适时,淑妃连忙带宫人跟了出去,她随周文帝回了殿中,忍不住说道。
“皇上,您当初不是说过,这辈子心里只有妾身,如今怎的轻视妾身。”
淑妃擦了擦眸中不存在的泪水,见周文帝无动于衷,竟然哭的梨花带雨一般,她情绪激动的说道。
“皇上,难道你心里没有妾身,所以任由别人戳妾身的脊梁骨吗?”
周文帝心里有点烦躁,不过淑妃的话她还是给面子多听了几句,如果是别人,她才懒得听完。
只是淑妃实在美丽,又是年少的夫妻,他总是给淑妃机会,无非是过去的情谊而已。
“这话是如何说起,难道朕封彦儿为太子,你作为他的生母,难道不替他开心?”
淑妃连忙表态自己的想法,将话直言不讳的说出口。
“我当然替他开心,只是皇上,其他的事妾身也希望你能明白,太子的生母是小小的淑妃,旁人听到,不是笑掉大牙了?”
一旁的万公公听到这话,吓得脸色都变了,也只有淑妃娘娘,敢这样胡乱的说话,换个人都不敢如此。
周文帝心里虽然有点不痛快,只是自己宠爱的女子,难道还能说别的。
“你如今的身份,位同副后,还有什么不满意,淑妃,朕过去宽宥你数次,如今你竟然逼迫朕,当真不顾半点情谊?”
淑妃想逼问,只是也知自己得寸进尺,她想要皇后的位置,只有正室的出身,才不会让彦儿被人诟病。
最重要的是,百年之后她能与皇帝合葬,只是皇上似乎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倒是让淑妃心里有点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