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朱由校。
张维贤温言鼓励:“太子殿下,您无需担忧!有我等为您撑腰。”
朱由校转头看了看李选侍,又望向大臣们,眉头微蹙,似在权衡思索着什么。
出乎大臣们意料的是,他最终神色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
“李娘娘并未胁迫本殿下,而且我也期望众臣能颁布任命她为皇后的圣旨。”
刹那间,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李选侍见状,如骄傲的公鸡般高昂着头,得意洋洋地扫视着这些大臣们。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悲恸欲绝的哭喊声:“呜呜!我的父皇啊!”
“父皇啊,大明还盼您力挽狂澜,您怎就溘然长逝……”
那哭声中饱含着无尽的悲痛与哀伤,如同一把锐利的刀,刺痛着众人的心。
门边一名太监忙向李选侍大声禀报:
“太后,是五殿下前来,您意下如何?”
这一声“太后”让李选侍心花怒放,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贪婪与野心的光芒。
她不仅妄图借此谋取太后之位,甚至还想效仿当年孝懿皇后,将大明江山社稷尽握手中。
朱由校正要随李进忠他们离开,听到这太监的禀报,立马停下脚步,并惊喜的呼喊道:“小五子,你没事了!”
说罢,抬腿便准备往外走,口中还念叨着:“我去接小五子进来。”
李进忠伸手将他拦住。
“太子殿下,您还是别乱走。”
朱由校正要动怒,却听到方从哲怒叱:“一派胡言!谁是太后?”
李选侍火冒三丈,针锋相对地高声道:
“先帝曾亲口应允我皇后之位。我又是太子养母,理应尊为太后。”
方从哲冷哼一声,满脸不屑道:“既非嫡出,又非亲生,凭何占据太后尊位?”
乾清宫门外,朱由检试图混入殿内的计划落空,内侍们毫不留情地将他阻拦。
朱由检怒火中烧,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想掏出怀中匕首一路杀进殿内。
可他也明白这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只能一边涕泗横流,一边大声呼喊:
“让开!我要去祭拜父皇!”
此刻的他,神色急切又哀伤,宛如一只被困牢笼的野兽,急切渴望挣脱束缚。
张维贤瞪着李选侍,毫不客气地呵斥道:“李选侍,你究竟何意?五殿下要进来祭拜父皇,你为何阻拦?”
李选侍并未回应张维贤,而是转头紧盯着身边的王四,厉声质问道:
“不是安排人看住小五子,不许他乱跑吗?他怎么又跑到这儿来了?”
王四一时语塞。
半晌,他才结结巴巴地回道:“奴才……奴才马上查明缘由,并向您禀报。”
见李进忠挡在自己身前不愿放行,朱由校只好对李选侍说道:
“李娘娘,让小五子进来吧!”
李选侍朝着门边太监点了点头。
“放他进来吧!”
很快,朱由检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虽比朱由校小六岁,但两人身高相近,且朱由检身材更为壮实。
此刻的他满脸憔悴,双眼红肿,神情悲痛欲绝,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崩塌。
或许是殿内的紧张气氛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他不禁驻足往殿内张望。
只见李选侍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站在殿堂中央。
那些大臣们则与她相对而站,彼此间呈现出一副剑拔弩张的对峙态势。
而朱由校则被几位太监控制住,站在他们中间。
他那副怯弱的样子,让朱由检心中不禁涌起几分失望:
你都即将君临天下,怎么就不能展现一些气魄呢?
此刻,朱由校一边向朱由检招手,一边急切地说道:“小五子,快过来!”
朱由检没有搭理朱由校,而是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父皇!”
便脚步踉跄地朝殿内冲去。
李选侍淡淡地瞥了一眼朱由检,心底莫名泛起一丝疑虑。
她隐隐感觉,他今日的表现有些异样。可具体何处不对,却又难以言明。
于是,她有些不耐烦地吩咐道:
“小五子,去内殿跪拜!”
然而,朱由检仿若失魂一般,神情痴傻,似乎根本没听到李选侍的话,反而加快脚步朝着她猛冲过去。
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眼眸深处,潜藏着一股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坚毅、果断,甚至还夹杂着一丝阴狠。
当然,没有任何人知晓,此刻的朱由检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软弱可欺的皇子。
李选侍见状,不禁呵斥道:“小五子,你耳朵聋了吗?没听到本宫的话?”
朱由检冷冷地扫了李选侍一眼。
这一眼仿佛带着冰碴子,让李选侍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你想干什么?”
她的声音里不知不觉被揉入一丝恐惧。
朱由检悲愤地大喊道:“太祖托梦告诉我,我父皇是被人害死的!”
李选侍一听,当即噗嗤笑出声来。
“太祖会给你托梦?简直是无稽之谈!”
殿内众人听闻此言,脸上也纷纷露出怀疑的神色。
方从哲轻咳一声,赶忙制止道:“殿下,这些神神怪怪的事情可不要乱说……”
“不!”朱由检挺直他那小身板,像是捍卫着什么重大秘密一般,大声吼喊道:
“太祖在天堂,大明诸事他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是他刚才亲口对我说的!”
说着,他怒视着李选侍,一步步朝她缓缓走近,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你这恶妇用红丸害死我的父皇,又妄图软禁太子,借此来掌握朝廷大权!”
朱由校怔怔地看着朱由检。
他很想出声提醒:李选侍虽然可恨,但她现在与他们可是一条阵线上的人。
没有她的帮扶,他们如何斗得过郑贵妃与其他大势力呢?
更何况,就他所知,李选侍并非“红丸案”主凶。
而朱由检前世熟知的历史却是,“红丸案”与“移宫案”的罪魁祸首正是李选侍。
他此时势单力孤,唯有凭借“太祖托梦”的名义,将矛头指向李选侍,阻止移宫案的出现,让朱由校尽快登基,执掌权力,才能够推动后续计划顺利进行。
对其他人来说,朱由检此言一出,如晴天霹雳在寂静的大殿中轰然炸响。
他们皆瞠目结舌,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眼中满是惊愕与疑惑。
十几岁的朱由检,不过是个孩童,怎会说出这般惊人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