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广场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士兵们,对那些品行恶劣的军官,你们尽可大胆检举揭发,本王定会为尔等主持公道,严惩奸恶,以泄众愤。”
朱由检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广场。
他的话也点燃了士兵们心里希望之火。
那些军官顿时阵脚大乱,恰似热锅上的蝼蚁,惶恐不安地看向自己的队伍。
只见有的人目光中满含威胁之意,分明是在严厉警告士兵们莫要胡言乱语;
而有的人则满脸乞求讨好神色,显然是巴望着士兵们能为自己美言几句。
此时,戚金见机大喊道:“众军官皆须安静!悉数蹲于地上,不得妄动!”
周围负责看守的戚家军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挥动长矛,执行戚金的命令。
朱由检目视前方,提高声调大喊:“士卒们,本王给你们十分钟时间提出意见。”
他略微停顿,又接着喊道:
“十分钟之后,那些无士卒力保的军官,皆将以有罪论处!”
朱由检这番话让他的意图昭然若揭。
他主要是想让士卒把那些品行端正的军官选出来。
至于军官是否有罪,无士兵说他的好就算作有罪定。
就这么简单粗暴。
“不过,若有谁敢信口雌黄、胡言乱语,定要小心项上人头!”
朱由检的话语犹如凛冽的寒风,吹得士兵们心头一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刹那间,现场变得热闹非凡。
那些军官大多素来轻视士兵,从不把士卒当人看待,
此刻担心自己往昔的恶行被揭露,个个惊恐万分,冷汗淋漓,身体瑟瑟发抖。
而士兵们则心态各异。
有些士兵喜气洋洋。
往昔那些军官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如今他们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让士兵们扬眉吐气,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畅快之感。
部分胆大的士兵勇敢地站了出来,义正辞严地披露上官的种种恶行。
然而,这样的士兵不多。
毕竟,大多数人心中都存有顾虑,担心事后遭到军官的打击报复。
而那些品行优良、平日善待士兵的军官,此刻终于得到了回报。
士兵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对于真正的好官,自发地不约而同地众口称赞,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这些军官平日的点滴善举。
虽说朱由检已宣称军官交由士兵们处理,但他依然有着全盘的考量。
一旦有军官被士兵指证有恶行,旁边的戚家军士兵不管事情真假,便会立即将其揪出,并用绳索牢牢地捆绑起来。
而那些被士兵称赞的军官,则交给戚金、秦邦屏和曹文诏等将领处理。
只要他们认可的,便可将其带到一旁。
只是,这样的军官数量也为数不多。
队伍之中,前后左右的士兵们往往会交头接耳,小声地议论着。
两边负责警戒的戚家军士兵并未加以制止,只是严禁走动串通。
朱由检目光如炬,犹如敏锐的雄鹰,任何违规的举动都逃不过他的监视。
十分钟的时限转瞬即逝。
仅有少数军官被带出。
那些被捆绑的军官,自知罪责难逃,已然认命,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而那些被带到一旁站着的军官,心中庆幸不已的同时,也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充满了感激之情。
绝大多数军官依旧留在原地,他们心怀忐忑地等待着朱由检的裁决。
广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压力所笼罩。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朱由检,等待这位至高无上的大法官宣布审判结果。
只见朱由检抬头挺胸,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视了一眼前面的军队,而后大喊道:
“戚金、秦邦屏、曹文诏三位听令!”
这三位将军恭敬地敬了个军礼,声音响亮地回道:“请信王殿下吩咐!”
“即刻整军!务必于半小时内完成!”
朱由检的这道命令让众人惊愕不已。
半小时之内完成整军任务,这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连皇上朱由校也不禁露出疑惑表情。
然而,那三位将军却毫不犹豫地大声回道:“遵令!”
随即,他们胸有成竹地下达一道道命令。
很快,一队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如潮水般冲入广场。
他们二话不说,迅速地将各支军队里的老弱和兵油子毫不留情地揪出来,像驱赶羊群一般将他们驱赶到一边集合。
紧接着,又有一队队早已准备就绪的基层军官整齐地入场。
每个军官从五支军队的前排,依次各挑选二十个士兵,而后便快速地将他们带离广场。
这一支支百人队到达右侧花园广场后,又会在里面安插总旗与小旗军官。
所有的百人队将被戚家军、白杆兵、勇士营三家平均分配。
他们再任命百户以上的各级军官。
广场上的军队数量在飞速减少。
不到半小时,在大臣们惊愕的目光里,上直二十六卫十几万兵马的原有建制,已全部被打乱重建,并在瞬息间易主。
此时,就算把现场的军官放过去,恐怕也无法再指挥这支全新的军队。
朱由检的心情此刻彻底放松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着果断与威严,接着又下达了几道指令。
“将那些被士兵指证的军官和迟到的军官,统统斩杀,且抄没其家产!”
杀头的事都是由朱由检的军队负责。
一则他借此让自己手下的新兵练胆;二则他不想让戚金等一干将领因此树敌。
这道指令迅速被落实。
刹那间,又是几百颗人头落地。
鲜血染红了小半个广场。
现场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众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反对。
只因之前又有三个贸然发声的大臣,被朱由检身边那些武林高手揪出来弄死。
而现在,他们如同活阎王一般,正虎视眈眈盯着这些文武官员。
那眼神明确无误地在警告众人:
不怕死,就尽管跳出来搞事。
只不过,在这恐怖的气氛里,不断有大臣晕倒在地的。
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或其他亲人被杀,怒不敢言,悲不能泣。
此情此景之下,他们能不晕倒吗?
朱由检见状,不禁生出恻隐之心,于是又补上一道命令。
“凡被斩军官的长辈为朝中大臣,且已足额缴纳了赎罪银,可以不予抄家,只需酌情增加些银两赎回尸体即可。”
要在平时,这道命令是何其离谱。
而现在,即便那些晕倒的大臣,他们也认为朱由检总算多少有一点点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