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和王安脸上满是惊讶与疑惑。
朱由检对这两支军队难道很是了解?
他为何给予他们如此之高的评价呢?
朱由校虽然相信朱由检的判断,但还是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
“这两支军队虽名声在外,但毕竟远来疲惫,而且人数较少,真的能成大事吗?”
朱由检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
“皇兄,你有所不知。这白杆兵作战勇猛,他们的兵器独特,白杆长枪在山地作战中威力极大,而且纪律严明,对朝廷忠心耿耿。”
“戚家军更是不必说,当年戚继光将军训练出的这支军队,在沿海抗击倭寇战功赫赫,他们的鸳鸯阵闻名遐迩,士兵之间配合默契,战斗力极强。”
说完,他看着王安问道:“这两支军队怎么会在城外呢?”
王安一脸恼恨,恨恨地说道:“还不是兵部那帮家伙搞的鬼,他们原本是要开赴辽东战场的,却被兵部扣住了饷银…”
朱由校不禁骂道:“这帮贪婪的家伙!”
朱由检却笑了起来。
“这次倒还多亏了这帮家伙帮忙,不然我们哪来的两支精锐部队可用呢。”
他停顿了一下,转头对朱由校说道:
“皇兄,请即刻下旨,要京城所有军队今日务必进驻南苑,明早开始会操!”
朱由校心里还有些没有底,轻声说道:
“五弟,你可否具体谋划给讲讲呢?”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便缓缓说开了。
“各支军队一入京,皇上就再下一道旨意,将中层以上军官召集过来商议会操一事。至于剩下的士兵们嘛,则要求他们放下武器,由太监引他们入场。而白杆兵与戚家军则作为警戒部队…”
他吧啦吧啦把整军计划详细说了一遍。
朱由校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觉得朱由检的计划虽说有点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好!就照五弟说的办!”朱由校眼神坚定地直视前方,语气果断地说道。
随后一甩衣袖,抬腿就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走!咱们去书房!”
众人跟着来到后面的书房,朱由校一进门就大声嚷道:
“笔墨伺候,朕要亲自拟旨!”
此时的他,想到即将掌控兵权,马上就有足够的实力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抗衡,神情略显亢奋。
一个训练有素的小太监听到吩咐,迅速跑到书桌前,熟练地开始磨墨。
小太监的手快速地转动着墨锭,不一会儿,墨就快磨好了。
王安见状,赶忙将下圣旨专用的纸张在书桌上摊平,然后拿起一支御笔,双手恭敬地递给朱由校。
朱由校接过御笔,在砚台里蘸满墨汁,接着便在纸上笔走龙蛇,挥毫泼墨。
不得不说,他的书法确实很有功底,写出来的字刚劲有力,气势恢宏。
然而,据清朝编纂的历史记载,朱由校没读过多少书,连字都写不好。
这又一次证明了一个事实。
历史都是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编造的,怎么对他们有利就怎么编。
朱由检这时提醒道:“皇兄,您还得给白杆军和戚家军下一道密旨。”
“好!”朱由校点头应了一声。
朱由检又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传旨之人的选派一定要慎重。而且,为了赶时间,要多路派出信使。”
朱由检点头称是,然后对王安说:“王伴伴,你是宫里老人,对宫中太监最为了解,这事就交给你落实如何?”
王安挺胸表态道:“这事您放心,奴才一定安排忠诚可靠之人过去。”
朱由检又插话道:“皇兄,白杆军和戚家军那边,我建议还是让王伴伴亲自过去为好,再从内库拉几车银子过去,就说是皇帝对他们的赏赐。”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报告!”
朱由检一听是方正化的声音,立马高声回道:“进来!”
方正化推开门,神色慌张地快步走进来,说道:“皇上,五殿下,出事了!”
朱由检不禁轻轻皱起眉头,带着一丝恼怒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方正化虽然被朱由检责备,但仍然紧张得很,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李公公和曹将军,在勇士营整顿军队的时候,发生了兵变……”
“啊!”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一下子从椅子上猛地站起身来,不由自主地惊呼出声。
这里刚在讨论整军的事,那边就发生兵变。
在当前的严峻局势下,兵变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他心急如焚,茫然失措地看着朱由检。
朱由检自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一旦勇士营兵变的消息传开,又在有心人的暗里推动下,引起其他军营的士兵也跟着哗变,那局势可就不好收拾了。
再有,如果兵变没得到及时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导致士兵们情绪失控,冲出军营,再裹挟众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在京城烧杀抢掠…
这个结果就最为可怕了。
但朱由检还是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慌,故作镇定地说道:
“不就是几千士兵闹事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
接着,他转头对方正化示意:“方班长,你先把具体的情况说清楚!”
“是李明过来报信的。”
方正化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门外招手。
紧接着,一个身着盔甲、身材高大的人迈着大步走了进来,此人正是李明。
“皇上!”李明一见到朱由校,下意识地就要跪地行礼。
朱由检一把将他拉住,没好气地说道:
“行了!都穿着盔甲了,就别搞那些虚礼了,赶紧说正事吧。”
李明这才想起,朱由检之前说的话,男人膝下有黄金,不能随便给人下跪。
他内心当然是不愿意下跪的,不想当奴才,而是渴望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可眼前站着的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啊。
那种天生对皇权的敬畏感,让他不敢有丝毫越轨的举动。
一时间,他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朱由校似乎看穿他的心思,出言安慰道:“从今往后,你们都是朕五弟的人了,一切都听从他的安排就行。”
“谢皇上!”李明和方正化恭敬地弯腰躬身行了一礼,齐声感激道。
得到了朱由校的许可,李明不再耽搁,立刻神情严肃地开始讲述:
“皇上,方才李公公派人来禀报情况。事情是这样的……”
随着李明的讲述,整个事件的真相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