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朝堂局势
寒铁2025-07-28 18:032,186

  接着,王承恩又传达皇上的真实意图,并让他们自行抉择。

  周遇吉、张无极、胡彪三人闻言,心中反而轻松下来。

  他们当即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放弃现有官职,追随信王殿下。

  而曹文绍与孙应元内心却无比纠结。

  他们挣扎着权衡许久,终因没有勇气背叛家族,只能低垂着头,默默不语。

  王承恩理解两人苦衷,好言安抚一番。

  随后,他宣布信王部队与御马监兵马正式分离。

  愿留在御马监的将士,统统划归曹文诏与孙元化麾下。

  他们仍在勇士营整军,其余将士移驻他处,以免受即将到来的李进忠影响。

  散会后,一营四卫五位将领分头前往各自军队征求将士意见。

  结果令人欣慰,超三分之二的将士表示愿追随朱由检。

  考虑到皇上可能会过来探望朱由检,为避免皇上猜忌,大家又作出一项决定。

  勇士营只保留一支精锐军队与白杆兵,共同护卫朱由检的安全。

  其他军队与青壮,一律转移至其他其他四卫驻扎。

  李进忠与侯国兴到勇士营后,被安置在一间单独的营房里。

  只要他们不出勇士营,其行动基本上未被禁止。

  李进忠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请求去探望一下朱由检。

  这个请求被王承恩拒绝后,他便老老实实待在营房。

  后来,他们打探到,一营四卫还有一万多将士愿效忠皇上,且只有两位主将。

  可李进忠依旧不敢贸然行动,脑子快速运转,反复权衡利弊:

  “朱由检这是何意?想把这支军队交给我?我若插手整军,是否会惹麻烦?”

  而侯国兴却按捺不住了,直接说:

  “李公公,我去把那两位将官叫来!”

  李进忠没有反对。

  侯国兴当即兴冲冲前往这支军队营地。

  可让他失望的是,曹文诏与孙应元拒绝接受李进忠的召见。

  他们明确表示,自己是信王殿下临时任命的参将,需等他醒来指示才会听令。

  此举虽会得罪皇上与李进忠,他们却决意以此回报朱由检知遇之恩。

  侯国兴恼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这二人手握兵权。

  不过,他不甘心就此罢休,而且在营地试图以皇上名义收买人心。

  还别说,一些士兵受他的蛊惑后,纷纷表示愿投靠他这新主将。

  曹文诏与孙应元不在意他的举动。

  因为他们早就清楚,优质兵员大多随朱由检走了,留下来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更有不少立场不坚、投机钻营之辈。

  侯国兴想拉拢就随他去吧。

  于是,侯国兴胆子也更大了,在营地里上窜下跳,最后竟有近半将士投靠他。

  朱由检依旧静静地坐在浴桶里修炼。

  浴桶里的药水不知已经更换了多少次。

  朱由检的状况倒是似乎在逐渐好转。

  可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醒过来,包括向天奇在内,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

  这就像一片沉重的乌云,笼罩在他的嫡系手下们的心头,让他们一个个显得心事重重,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一营四卫原先空旷寂寥,仿若被人遗忘,如今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到处都是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所有仓库里,都堆满各种各样的物资。

  这还不算,刚才那一波疯狂的抄家行动,更是收获了令人震惊的巨额财富。

  金银珠宝等贵重物资,一律被运回营地妥善保管。

  而其他海量的普通物资,都暂时存在数十个秘密储存点,并安排重兵在把守。

  虽然皇上已下旨禁止抄家,可抄家行动,依旧还在继续。

  只不过没有之前那样明目张胆罢了。

  朝堂大臣们后来发现不对,便集体找皇上朱由校闹。

  朱由校佯装无奈地对他们解释:

  “朱由检未醒,他手下有十几万人,最大的官才是连长,又没有为首之人。”

  “他们不听旨意,朕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朕还能调兵把他们围剿吗?”

  “他们现在对朱由检忠心耿耿,如果把他们逼反了,谁又能负责呢?”

  群臣虽然知道朱由校心里打着坏主意,却又找不到合适理由反驳,只有灰溜溜地散去,赶紧先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家别被抄再说。

  人口的收集也一直没有停止。

  那些被强掳过来的专业人才,大多都会被带回营地看押起来。

  而适合当兵的青壮,则多数被安置在外面几个荒废已久的军营里进行整训。

  由于征兵的条件太过优厚,二十两安家饷银,到了营地,又能放开肚皮吃饱饭,这使得众多穷寒子弟趋之若鹜。

  就连周边更远的地方,也源源不断地有人闻讯赶来。

  各连长在征兵一事上意见高度一致。

  他们态度坚决,哪怕引起皇上猜忌,也要敞开门接纳青壮,并越多越好。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增强自保能力。

  物资和人口的统计工作,则是由一百多个擅长算术的太监与宫女负责。

  他们从开始忙碌到现在,依旧没有能够统计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太和殿。

  朱由校与张维贤、方从哲三人,就平息那二十多起兵变之事,已商议了许久。

  张维贤和方从哲本原本就是利益集团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立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站在皇上这一边。

  而且,面对情绪激动、群情汹涌的满朝文武,就算他们有心想要帮助皇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最终,朱由校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同意取消会操,并且下旨不许朱由检的人随意抄家。

  这场皇上与群臣之间激烈斗争,最终以群臣大获全胜而告终。

  兵变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下来。

  各支军队陆续返回各自的军营。

  这场精心筹备的会操就这样不了了之。

  朱由校想掌握兵权的愿望也彻底破灭。

  而殿前这场考试,也渐渐沦为笑话。

  庄严肃穆的太和殿形同闹市。

  大臣们肆意地来回走动,有的在高谈阔论,有的则吵吵嚷嚷。

  安心坐着考试的,已没有几个人了。

  傍晚时分。

  朱由校心灰意冷,也懒得再关注这场考试,直接带着客氏起驾返回皇宫。

  他摁住奶妈,发泄般折腾了半宵,憋屈一整天的心灵,才得到些许慰藉。

  而随着朱由校的离开,朱由检苦心安排的这场考试,也就此宣告草草收场。

  至于大臣们满口答应捐献一半家财的事情,除了皇上还被蒙在鼓里之外,早已成为大臣们之间私下的笑谈。

  所以,皇上何时能收到大臣们的捐献,最终又能收到多少捐献,这一切都成了一个令人期待的未知数。

继续阅读:137阴谋上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魂穿明末:傻皇子朱由检称霸全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