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环视周围戚家军将士一眼,用充满感情的语调,提声喊道:
“我会奏请皇上,给这次伤亡的将士按功翻倍论赏。此外,我还会拿出一百万两白抚银,交由你发给他们。”
周围将士闻言,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齐声呼喊:“信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戚金感激涕零,又要跪下谢恩,被朱由检一把扯住。
“戚将军,刺客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借此机会做我们想做的事。”
戚金惊喜道:“您的意思是即刻整军?”
“你说呢?”朱由检一脸玩味的样子。
“本王受伤这么重,不该整点动静,找人泄泄火吗?”
说着,他抬手挥了挥,插在手臂上的箭矢摇晃着,似乎有掉下来的可能。
戚金恍然大悟。
难怪朱由检三个护卫,包括那个女护卫都毫发无损,而朱由检却身中数箭。
原来朱由检想以这假伤势,增大这起刺杀案的严重性,方便他下一步行动。
于是,他心领神会,当即谏言道:
“末将建议,立马召集上直二十六卫军队,对他们展开严格盘查。”
“言之有理!”朱由检夸赞道。
“你马上去面见皇上…”
接着,他又对戚金耳语了一些话。
戚金立马领命离开。
此事早就惊动了皇帝朱由校。
他雷霆大怒,当即下达了两道旨意。
“封锁皇宫,调所有亲军去围剿刺客!”
“调白杆兵与勇士营入宫!”
若不是李进忠极力劝阻,他都要亲自赶赴现场指挥作战。
不一会,戚金急匆匆地走进御书屋。
他将事情原原本本地禀报一遍。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突然,他一掌重重地拍上龙椅扶手。
这“啪”的一声,如同惊雷乍响,把屋里的人都惊得赶紧跪到地上。
只听朱由校怒不可遏道:“朕的皇宫之内,竟然发生如此胆大妄为之事,定要彻查到底,严惩不贷!”
他的声音在宫殿里回荡,带着无上的威严与愤怒。
他半眯着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暴怒的心情,而后吩咐道:
“李进忠,速派御医去医治朱由检。”
“奴才遵命!”
李进忠爬起身,赶紧外出安排。
见戚金欲言又止的样子,朱由校问道:
“吾弟还对你说了什么吗?”
戚金往屋里扫了那几个太监宫女一眼。
朱由校立马明白他的意思,挥手道:
“你们都出去!”
戚金便将朱由检交待他的话一一道出。
朱由校神色大喜:“好!吾搭台,他演戏,一切按他说的办!”
他原本还有所顾虑,不好下手整军。
而如今,刺杀案可是天赐良机,他可以放任朱由检对这些军队大肆清洗,将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那些大臣们谁若敢跳出来反对,那自然就是与刺客有关。
随后,朱由校又下发了两道圣旨。
“令上直二十六卫军队,即刻到太和殿前广场集合!”
“令京城四品及以上文武官员,全部至皇宫观礼!”
他不仅要整军,还要借此震慑群臣。
彼时,朱由检正端坐在太和殿一间偏房的檀木椅子之上。
其神色略显疲惫,却依旧保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
他身上所中的箭矢已被拨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圈浸血的绑带。
屋内除东方不败等三人外,还有奉旨匆匆赶来的秦邦屏和曹文诏,以及王安、周遇吉等人。
王安对众大臣的情况熟悉,是朱由检特意召来有用的。
他眼神中透着精明与干练。
而周遇吉则是率朱由检的卫队过来的。
他浑身散发着一种军人的刚猛气息。
朱由检的卫队战士们,身姿挺拔,神情冷冽,犹如钢铁铸就的壁垒,将这偏房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王安正在汇报孔庙广场被抓的那些书生家属缴纳赎银之事。
那些书生,大多出身大户人家,又思想颇为固化。
朱由检本有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而后纳为己用的想法。
然而权衡之下,他最终放弃这一念头,而是采取缴纳赎银的方式来处理此事。
当然,闹事的主从犯又另有惩处。
其中主犯一律被就地处死,毫不留情。
而从犯则视情节轻重,施以鞭刑。
至于赎银标准,又主要分三个档次:
书生若已身死,家属所缴赎银最少;受伤书生的赎银次之;而那些完好无损的书生的赎银则是最多。
这些书生的家属原本处于观望的状态。
他们心存侥幸,或许还在暗自盘算着是否有转圜的余地。
而等到那三起骇人听闻的抄家灭门惨案传开后,他们顿时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朱由检的手段之残忍、决心之坚定。
于是,他们纷纷带着银子,急匆匆地赶往广场赎人。
他们唯恐一不小心激怒朱由检,不仅自家的书生性命不保,还会为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截至目前,除几百名穷家子弟,或是那些没亲人在京城的书生之外,其他书生家属共计缴纳白银六百八十多万两。
朱由检听闻自己在无意中又获得如此一笔巨额财富,不禁兴奋得哈哈大笑。
“好啊好啊!想不到这些书生都是一头头肥羊啊!”
他的语气中虽透着欢喜,却也夹杂着一丝丝遗憾。
这遗憾,大概是他觉得当初把赎银的标准定得过低,导致有许多财富从指缝间溜走了一般。
周遇吉激动地插话道:“不是马上又可抄家了吗?现在我们兵强马壮,这次完全可以把范围扩大一些。”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财富的贪婪与渴望。
其他人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就像看到一大堆金银珠宝等他们去搬运。
朱由检却长叹一声,缓缓摇头道:
“我皇帝哥哥的日子也不好过。这次抄家的贵重物品一律归他,我们只要那些粮食和物资。”
众人一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齐齐哀叹,脸上满是惋惜的模样。
正说着,戚金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一阵寒喧后,戚金转述了皇上的回复。
朱由检得知皇上的态度,先是大喜,随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心中暗自思忖:既然皇上如此支持,那自己就把事情玩大玩狠一点。
这想法在他脑海中迅速生根发芽,犹如一颗充满野心的种子,即将破土而出。
随后,他将该想法和盘托出。
众人听闻,纷纷表示赞同。
尤其是戚金、秦邦屏和曹文诏三位将领,他们更是激动不已。
因为朱由检准备借此机会,对京城所有军队动大手术。
这就意味着,他们三人将掌握更大的兵权,这无疑是个平步青云的绝佳机会。
众人细细商量一番,便各自分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