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5日,李岳龙殉国,马丁中队几乎全军覆没,退出淞沪战场起……
兰州机场的气氛就变得更加紧张与压抑起来。
原本一直都是高志航授课,就在两天后的10月17日,忽然就改成了苏联教官授课。
可能高志航一开始并不打算让苏联人过多介入飞行员的培训,以免酿成空军对美国教官那样的体系化依赖。
所以,他凭借自己精通俄语,曾经做过俄罗斯女婿的优势,啃下了苏联飞机的各种技术资料。
但经过几天的授课,他似乎也知道时间不等人,只好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让苏联教官介入了第四大队的空军教学。
不过,这对于陈怀民来讲倒不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那个苏联教官还恰好是陈怀民的熟人。
没错,就是前苏联空军上尉舒斯特尔。
那个中文流利,还在火车上送了陈怀民一本俄语词典的家伙。
之前陈怀民在往兰州的火车上,两人避而不提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
为什么舒斯特尔这个如假包换的苏联空军飞行员会好好地出现在从南京到宝鸡的火车上……
他到中国来,究竟是做什么来的?
现在答案已经出来了。
舒斯特尔显然是作为苏联空军的一员来南京与国民政府洽谈合作,之后又被作为教官派到兰州机场来的。
舒斯特尔来了之后,就连陈怀民所在的筒子楼都热闹了起来。
因为舒斯特尔这个老毛子故意住到了陈怀民的对门。
好在这个苏联人并不是一个聒噪的家伙,陈怀民还能够忍受。
除了他拿出伏特加酒要跟陈怀民分享的时候……
说实话,陈怀民不是没有喝过高度数的烧酒。
可你丫,也不能直接喝医用酒精啊!
最关键的是,苏联人喝烈酒居然都是不吃菜,直接喝,而且对着瓶子吹的那种。
别说陈怀民只是个江苏人,就是东北老爷们也遭不住啊!
……
有了舒斯特尔这个中俄通,很多晦涩难懂的技术问题,就不那么困扰陈怀民这群精英飞行员了。
随着第一架苏联援助的伊—152战机被重新组装下线,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架墨绿色的飞机上。
虽然尾翼刷成了国民政府空军的蓝色,机翼也喷绘上了青天白日,但这样一架来自遥远异国的战机,依旧让中国的飞行员们都感到神秘与陌生。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正当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将由谁来担任第一次试驾的危险任务时……
高志航已拄着白桦木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到了那架崭新的伊—152战机旁边。
李桂丹赶紧上前拉住了他。
“高队,你疯了?”
高志航一把推开李桂丹,冷声说:“怎么?你是怕我摔下来吗?”
“告诉你小子,老子在法国开飞机的时候,你还在黑土地里玩泥巴呢!”
李桂丹依旧死死抓住高志航的胳膊:“万一你出什么事情,大家怎么办?”
高志航白了李桂丹一眼:“我摔下来有事,你们摔下来就没事?”
“我的命是命,你们的命就不是命?”
“我都会摔下来,你们就不会摔下来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
舒斯特尔扶了扶自己镶着五角星的军帽:“高大队长,试飞的工作,还是我们苏联人来吧!”
“毕竟……”
高志航摆了摆手:“难不成一直都你们帮我们飞?”
“不能够吧?”
没等舒斯特尔再说什么,高志航已爬进了伊—152的座舱里,打开了飞机的磁电机。
来自西伯利亚的钢铁雄鹰顿时发出了可怖的气浪声音,旋即分开阻拦的人群,缓缓驶入跑道,开始冲刺了起来。
“高大队长!”
李桂丹紧张地跟在高志航的飞机后面跑了好几百米,一直等到深绿色的飞机腾空而起,这才停下脚步,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飞机马达的刺耳轰鸣声里,那架伊—152忽然剧烈地震颤起来。
就在所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时候,高志航调整了飞行姿态,战机如利剑直冲向上。
荒芜戈壁大漠的黄色,澄澈天空的蓝色,蓦然被一道墨绿利剑划开一线。
一飞冲天!
短暂的惊讶后,所有的飞行员们都欢呼着,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高大队长,不愧是你!你太牛啦!”
跑道上的李桂丹激动地朝着高空的高志航举起手,竖起大拇指。
盘旋在兰州机场上空的高志航也解下自己的丝巾,把手伸出座舱,挥舞着那一条红色的丝巾,向地面上的战友遥遥致意。
“太好了,我们终于又有飞机可以飞了!”
巴清正抬着头看向天空的铁鸟,眼中竟闪烁起了泪光。
陈怀民在一旁不解问道:“小巴,你怎么……哭了?”
巴清正擦了擦眼泪:“太激动了!”
“你是不知道,你负伤以后,我们几乎没有飞机可以飞了……”
“当时天上有一架日本飞机,飞到了笕桥机场之后,居然停在了我们的机场上……”
“他没有投弹,也没有扫射,而是跳下飞机,扯下了一面军旗,带上飞机离开了!”
巴清正咬牙切齿道:“他还对我们做各种挑衅的手势……”
“当时,我们在大楼里看得清清楚楚!”
“当时我正准备掏枪朝他射击,被他给跑了!”
巴清正哽咽道:“这次,我们有飞机了!”
“我们有更好的飞机了!我再也不会让那个混蛋给逃掉了!”
说话之间,高志航驾驶的伊-152蓦然从众人头顶掠过,连续做了好几个特技动作。
乐以琴高声喊着:“来个英麦曼回转!”
“来一个英麦曼回转!”
其他飞行员们也跟着起哄。
高志航似乎是听到了他们的话,机身半滚倒转,拉起机头完成180度转向!
他做出了一个比陈怀民当时在空战中还要精准且优雅的英麦曼回转!
整个兰州机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与激动的口哨声。
就在这时,一名戴着眼镜的电报员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他手里攥着一张电报纸,用力地挥舞着。
“谁是高志航?”
“哪一位是高志航大队长?”
“急电,急电!出大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