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陈天民与他的室友们
情殇孤月2025-10-29 10:242,554

黄毓沛开着“春达浦”三轮摩托车在中央航校里转悠。

  陈天民虽然不是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乡巴佬,但看着花园式的中央航校,还是东张西望,像极了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蒋介石为了建立他的“新空军”,创办中央航空学校不惜从各方面予以优待,特别是物质生活,给以特殊的待遇,借以收罗一部份空军人员和青年学生,为之效命。

  绝大多数的干部家属和美国顾问都集中住在笕桥新村,新村与中央航校相连。

  笕桥新村都是新建的西式楼房,只有一部分平房。

  校长、副校长、教育长和美国总顾问每家住一栋楼房。

  处长、副处长、独立的科长、校长办公厅秘书和美国顾间每两家住一栋楼房。

  其他科长、组长和飞行教官每四家住一栋楼房。

  低级的一般官佐家属则住在新式平房内。

  新村设有自来水,暖气设备,卫生设备等,科长以上的家中都装有自动电话。所有房屋四周,都栽有花草树木,形成园林化,相当美观。

  另有一座大楼房,作为军队俱乐部,内设各种娱乐室、阅览室、招待所、中餐厅与西餐厅、浴室、理发室等。此外,还有一所子弟小学、一所幼儿园,设备都很完善。

  要说这里是一个小城市,都不为过。

  黄毓沛带着陈天民走马观花,介绍说道。

  “航校里除了美国教官,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处室,一个是我带的教育处,一个就是政训处。”

  黄毓沛开着车,从醒村公路两边的桃花林中穿行。

  “教育处,下面设有教授科跟飞行实训科。后面那个归美国教官管,没什么好说的。”

  “我这手底下的教授科长叫孙炎,他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陈天民不禁竖起耳朵听着。

  黄毓沛继续说道:“他虽然是个河南人,但却是东北航空学校毕业的,曾经被选送去日本留学,是张少帅的旧部。”

  “所以没有人比他更懂日本人的飞机与战术,这也是我让他做教授科长的原因。”

  “教授科底下还分分发动机组,电气通信组,空中轰炸组,战斗射击组,侦察照相组,飞机装备和仪表组,体育组等。”

  黄毓沛扳着手指头,如数家珍道。

  “发动机组长饶国璋,江西人,留法学航空机械回国来这里任教的!”

  “电气通信组长尤嘉璋,浙江人,上海无线电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飞机组长项惠民是法国留学生。”

  “轰炸组长王卫民、战斗组长王清茂,侦察组长王再长,都是东北航校最优秀的学生,都被我们调来了!”

  “体育组长徐汝康是中央国立大学体育系毕业的……”

  “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好老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陈天民被黄毓沛这么一介绍,越发憧憬起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了。

  “政训处,内设理论教学科和思想教育科。处长是蒋坚忍中校,他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毕业生,一直做政治工作。”

  “政治理论教学科长徐鹤林,是个浙江人,理论教官张韶舞、周禧,其中周老师跟你是江苏老乡。”

  黄毓沛的摩托车从蒋坚忍的小楼前停靠了一会,忍不住吐槽说道:“至于蒋坚忍处长,你过几天开学就会看到他了。”

  陈天民不禁问道:“蒋处长亲自教我们?”

  黄毓沛用带着广东口音的方言,愤愤不平道:“他一个搞政治工作的,偏要加入到第五期航空学校,来当空军。因未经过飞行体格检査和高中以上学科考试,在教务会议上被我们都给否了……”

  “但他还是正式入学了,据说他是蒋委员长的堂侄子,被蒋介石特批入学的。”

  “堂堂陆军少将,来空军当中校,还跟你们一群年轻人当同学,他可真是不知羞啊!”

  黄毓沛很快就到了宿舍楼下。

  与其他大学住平房、土房不同,中央航校的宿舍楼已经是十几栋连在一起的楼房了。

  陈天民下了摩托车,正要把行李搬进去,迎面就走来了十几个穿白大褂的青年医生。

  看到黄毓沛开着春达浦,载着陈天民,都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黄毓沛解释说道:“他们是航空医官。航空体格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根据各期招生的身体检查情况,投考学生平均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能及格。”

  “不但入学考试时检查严格,而担任飞行任务中的飞行员,每年也要定期检查。身体一发生毛病,随时有被航空医官撤销飞行合格证,停止飞行的可能。”

  “你以后少不了要跟他们打交道。”

  陈天民看向那些青年医生,眼神之中不禁多了一丝敬畏。

  要是哪天被他们撤销了飞行合格证,不能飞了,那可太惨了。

  进了航校宿舍楼,飞行员宿舍上下铺,四个人一间,角落里居然还有一架用电的华生牌电风扇。

  这东西可是稀罕货,比起同时期的大学,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了。

  陈天民是最先到的,根据惯例,选在了靠近阳台的下铺。

  黄毓沛又与陈天民交代了几句,就回教务处去了。

  很快,陈天民就等到了自己在中央航校的第一个室友。

  那人与陈天民差不多年纪,一身草绿色的陆军军装,提着两只破旧的皮质行李箱。

  他推开门看了一眼已经在收拾靠阳台下铺的陈天民,一句话也没说,选了陈天民对面的那张下铺。

  陈天民看了那人的陆军军装一眼,一下子就想起了黄毓沛说蒋坚忍的话。

  “堂堂陆军少将,来空军当中校。”

  这些陆军怕不都是来空军镀金的。

  他冷冷看了那人一眼,也没搭理他,两人分头布置床铺,也不说话。

  这就是陈天民与室友陈锡纯的第一次见面。

  很快,第二个室友就来了。

  比起第一个冰块脸的陆军,第二个室友跟陈天民就投契多了。

  两人选了一张架子床,很快就一个在上铺,一个在下铺用家乡方言聊起天来了。

  第二个室友叫吴鼎臣,是江苏淮安涟水县人。

  淮安说的是北方官话,镇江虽然地处江南,但跟南京一样说的也是江淮官话。

  许多淮安人也到镇江来谋生,比如化名“长啸”的李公朴,其父亲就是来镇江谋生的淮安人。

  两人的家乡话几乎没有差别,无缝对接,很快就变成了好朋友。

  等到傍晚时分,正午时分,快要吃午饭的时候,最后一名室友终于到了。

  那人身高一米八,身材也十分结实,把身上背着的包袱重重扔到了陈锡纯的上铺,大声说道。

  “各位兄弟,俺叫巴清正,巴山夜雨的‘巴’,清正廉洁的那个‘清正’。”

  他朝着众人伸出黑黢黢的手,笑着:“俺是东北滴,以后大家都是兄弟嘞!”

  坐在下铺手里捧着一本《飞行学》教科书的陈锡纯,默默“嗯”了一声。

  另外一张床上的陈天民与吴鼎臣对看一眼,面面相觑,都没说话。

  中央航校第五期,103宿舍的第一次会面就这样在所有人都略显尴尬的情况下发生了!

  *******

  史料斧正:陈天民(陈怀民)入学的中央航校第五期相关资料在航校迁往内地时已经亡轶,仅第五期学员名录得以保留。根据现存的笕桥航校旧址(如醒村别墅群)多为两层砖木结构,推测学生宿舍可能类似,每层容纳2-3间宿舍,每间住4-6人。故宿舍号,室友,校内活动均为合理推测与艺术加工,请勿作为史料进行使用!

  为作品艺术性与表现效果,本作中对部分史料进行了加工与艺术修饰会在文后全部指出!

继续阅读:第55章:令人窒息的训练环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空战英豪:陈怀民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