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民想起这次北上兰州的目的是接受苏联援助的飞机,他赶紧旁敲侧击地询问起舒斯特尔,苏联制飞机与美国、日本飞机的差别。
舒斯特尔与陈怀民似乎也聊得十分投缘,丝毫没有藏私,就开始跟陈怀民讲解起苏联目前主流的战斗机,伊-15与伊-16两个型号与美国霍克3战机,日本九零式、九五式战机的异同。
陈怀民非常认真地听着,并且做笔记。
“伊-15”目前的改造型是“伊-152”,由苏联飞机设计大师波利卡波夫操刀,只可惜还是没有跳出窠臼,仍然是双翼机。
伊-15战斗机是他设计的一种双翼战斗机,据说受美国Trophy竞赛上的LairdLC-DW-300“Solution”小型双翼竞速机启发,波利卡波夫设计出伊-5战斗机。
随后,又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伊-15。
飞机采用铬铝合金管材和铝镁合金的新材料作骨架,外覆蒙皮,在减轻飞机重量的同时又不影响强度。
伊-15上翼采用海鸥翼型,下翼采用平直翼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双翼战斗机,由波利卡波夫设计,系伊-15战斗机的改进型,采用常规双翼布局及活动百叶板散热设计,装备4挺射速1800发/分的7.62毫米斯卡司机枪,翼下可挂载150千克炸弹或副油箱。
均为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采用风冷发动机,武器以机枪为主,兼顾对地攻击能力。
这种设计倒是与霍克3战机有不少相似之处,想到这里,陈怀民对于学开“苏联飞机”,在心里又多了一些把握。
不过,舒斯特尔也说道:“中国战场上的情况,也已经传到了苏联。日本生产出了单翼飞机,我们苏联也已经基本列装了……”
“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不久你们就能遇见了。”
陈怀民微微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他对陈怀民的请教还是会积极回应,但对刚才说的事情……
舒斯特尔显然不愿意再多说,对此事讳莫如深。
几天后,火车从西安到了宝鸡。
舒斯特尔选择在宝鸡下车,临下车时,居然从包里拿出了一本苏联空军飞行员随身携带的小册子送给了陈怀民。
陈怀民一脸无奈:“你给我这个,我也看不懂俄语啊!”
舒斯特尔笑了笑,又从包里取出了一本口袋书大小的俄文词典。
陈怀民顿时笑了起来:“你怎么不早拿出来?”
舒斯特尔用中文说道:“不是你们中国人说的吗?”
“这叫兵不厌诈!”
两人同时都笑了起来。
陈怀民看着舒斯特尔的身影下了车,随着火车渐渐开远,他的身影也越来越远。
联想起舒斯特尔说的“不久你们就能遇见”,他微微皱眉,思索道。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宝鸡到兰州的最后路程,过得很快。
经过十几天的跋涉,在下了火车后,陈怀民又坐着西北特有的骡车,赶往兰州机场。
兰州依山带河、形势险要,战时是大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当时沿海被日本封锁,而苏联是当时唯一对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源源而来的大批军事装备,使兰州成为苏联援华人员、飞机、武器及其它物资的主要通道和中转站。
中国向苏联提供的钨砂、锑、锡;汞、锌、铋等物资以及茶叶等物品,也多由回程汽车通过兰州运输。
从苏联中亚阿拉木图和西伯利亚外贝加尔地区来的飞机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分别经新疆、蒙古来到兰州,然后编组分赴中国各地机场。
中国不但扩建原有拱星桥和临洮机场,而且新建了兰州周围的东古城、西古城和中川村机场,构成兰州机场群。
机场不可能建在兰州城里,所以从兰州城去兰州机场,坐骡车就需要走一整天。
别看西北都是大平原,但实则丘壑纵横,望山跑死马可不是闹着玩的。
中国又是当时世界上不产石油的贫油国,使得西北地区的汽车使用极其稀少,大部分都是骡车、驴车这样的畜力运输工具。
你问为什么不用马车?
因为马匹是军用物资,骑兵的升级版本就是坦克,但1937年的中国能够投入战斗的坦克不到60辆,而且大部分都在淞沪会战中毁于一旦了。
所以民间畜力车基本用的是驴车跟骡子。
陈怀民到了兰州之后,就把能买到的这几天报纸都买了,又买了几张大饼,两个馍馍做干粮,就坐上了去兰州机场的驴车。
下午的太阳,依旧火辣辣地照在西北的荒漠上。
陈怀民抽出几张报纸的广告版垫在屁股下面,背靠在驴车的挡板上,换了一个稍微舒服点的姿势,他开始看报纸了。
接连几张都是坏消息。
淞沪战场接连失利,在失去罗店之后,1932年“一二·八”时第十九路军拼命守下来的核心防区蕴藻浜也被日军占领了。
虽然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日寇兵锋还是直指淞沪会战中上海城区的最后一道防线——大场镇。
追忆五年前在上海支援淞沪抗战时的情景,陈怀民只得长叹了一口气。
其他几个战场的消息也不乐观。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在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中正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虽然中国人停止了内战,但日本人的强大,让你们的情况不容乐观。”
这是在火车上的时候,舒斯特尔非常认真地跟陈怀民说的话。
就在陈怀民准备把报纸收起来的时候,一份英文报纸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份英文报纸的标题翻译成中文就是:“日方确认九六式战斗机首次被中国空军击落!”
陈怀民赶紧拿起报纸,激动地看了起来。
要知道,上次被击落的九六战斗机摔进了钱塘江里,给了日本军方死不承认的借口。
这次终于让他们承认了!
很快,他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刘粹刚!
陈怀民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开心爽朗地大笑了起来。
“不愧是刘中队长!”
“如果有人能击落小鬼子的九六式,那一定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