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
金大牙家闹妖精被高人收服,救了金大牙一大家子性命这消息就跟长了腿儿一样,四九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尽管市面上不太平,洋鬼子还在作恶,但是却拦不住这么一件奇闻异事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的没几日就传扬开。
李贺年和严和平两个默默无闻的老百姓,突然一下子火了,成了名人。
有的说是世外高人,来驱赶洋鬼子的;有的说是菩萨转世,搭救世人的;也有的说就是真神下凡,好比当年的济公,林林总总把两个人传的神乎其神,老百姓不但喜欢议论这些乱力乱神的东西,其实心里也更有一种期盼,在乱世能有一个活神仙降世临凡,搭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解救众生脱离苦海。
这些话自然也会传到李贺年和严和平耳朵里,兄弟两个一下子成了四九城的名人,又适逢乱世,俗话说树大招风,一下子成了京城的公众人物,也不知道是福是祸,让两家人着实不安,心里头总有些不踏实。
这几日严家和李家的家门口,总是会有人偷偷摸摸的往大门里头瞧,就像看西洋镜似的,见有人出来又急忙闪到一边装模作样的聊天。搞的两家人平日连大门都不敢开。有和两家人熟的,干脆就找上门来,有要批八字的、有要看风水的、有要请符转运的,弄得两家人哭笑不得,推辞也不是,街里街坊的无缘无故没必要得罪人家,可是应承下来也不是,毕竟这玄门中的事不像老百姓想象的样子,解释了半天人家也听不进去,只是觉得这家人架子太大不肯赏脸,简直就是叫苦不迭。
这些日子洋鬼子占领了北京城后,一直抢钱抢物,搜刮财物大肆奸淫掠夺,杀人放火,金银财宝一箱一箱往城外运,看得人真叫一个心疼,这是多少财宝都叫洋鬼子抢去了!但是老百姓又能怎么样,只能干瞪眼生气,没招!两家人被邻居们扰的不轻,又不乐意见洋人在北京城抢东西,干脆也就彻底不出门了,只要家里还有吃食,一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李贺年本想着去看看严和平,一是点击着他的伤势,二是想尽快找严老爹问问那宝贝的来历,这么一件宝贝在他手里,心里也有些不安,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李贺年是明白的,要是不把事情弄个明白,这心一直提在嗓子眼,总觉得堵得慌。
结果也叫老太太给拦住了,没叫他去。
老太太说:“老百姓干啥都是一阵风,起起哄就过去了,正好这阵子外头不太平,你先别出门了,等市面上没这么乱了,消停点了再去看和平也不晚。”
听了老太太这么说,李贺年也不敢忤逆老太太的话,只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尽管成天的在家闷的难受,可没别的办法,估计这段时间北京城的老少爷们们,大都像他一样成了闲人。
世道乱了,倒霉的先是老百姓。
眼瞅着过了二十多天。
这日,他闲的无聊,干脆躺在家里睡大觉。可这觉睡的也不安稳。来来回回的做梦,末了做了一个噩梦,“啊!”的一声惊醒。
他从床上一下子做起来,额头上都已经是汗珠,衣服都已经湿透了一大片,他稳了稳心神,擦去额头汗珠,才发现眼前站着几人正惊愕的看着他。
来得不是别人,正式自己的老娘、越秀和赵德海。
“做恶梦了?”老太太关切的问。
“娘,没事没事,”转头望向赵德海问道:“德海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叫我一声。”
越秀心疼丈夫,急忙拿过毛巾给他擦汗说道:“德海来了好一阵子了,见你睡的实没让我们叫你,一直陪着娘在外面说话,结果你在屋里癔症了,吓我们一跳。”
李贺年擦了擦汗,心里寻思着也好久没见赵德海了,又不少的话要和他说,于是说道:“娘,秀儿、我和德海聊会儿。”
想不到李老太太和越秀点点头出去后,赵德海忽然就想变了个人似的,就像看怪物似的瞧着他,瞧的他浑身不自在。
“我脸上长虱子了?”李贺年纳闷:“瞧什么呢?”
赵德海嘿嘿一笑说道:“我瞧瞧这李大神仙,到底有哪里不一样,怎么我有眼无珠,没发现身边还有这么一位活神仙?!”
“嗨!”李贺年一听就明白了赵德海的意思,肯定是这些日子外面传的风言风语被赵德海听见了,他肯定是心里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才过来探望,忙说道:“这事真不赖我,我这些日子都不敢出门儿了,你说这话儿是怎么说的,你给我那玩意到底是什么来历?怎么还有这般神力?”
赵德海说道:“这些日子我听说你的事了,才知道为什么你没去泰兴轩,一准儿是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了,你这人呐,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忒小,我听说你这事以后,也在宫里去找人私下里打听,结果任嘛儿没打听出来,这不这几天闲了,过来瞧您来了。”
李贺年给赵德海倒了杯茶,自己睡的口渴难耐,也倒了杯茶一饮而尽,说道:“就连宫里都查不到这宝贝的来历?”
赵德海在房间里踱着步,良久后才说:“要说这宫里头的物件,甭管什么玩意,大小、数量、来历等等都会记录在案,但是这个宝贝楞是没有个记载,也没人认得,你说怪不怪?”
李贺年叹息一声:“真不知是福是祸呦!”
赵德海拍拍他肩膀:“瞧你这样儿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呀,放宽心吧,好日子在后头呢。”
李贺年苦笑:“借你吉言吧,对了,晚饭在这吃吧,咱哥俩可有日子没好好喝会子了,叫越秀弄两个菜,咱俩好好喝两盅。”
“那敢情好!”赵德海拍着大腿叫好,脸上堆满了笑容。
马上叫了越秀去炒了两个小菜,烫上一斤酒,二人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边吃边聊。
酒过三巡李贺年问赵德海:“我这些日子没怎么出门,现在外头市面上怎么样?还乱乎吗?”
赵德海听李贺年这么一问,放下酒杯说道:“好多了,洋鬼子该抢的也抢了,该拿的也拿了,发财还没发够,正打算和咱大清国谈判呢,指不定憋什么坏呢!呸!这帮兔崽子!”
“眼瞅着天可就凉了,”李贺年瞧着窗外,院子里的小树,树叶已经开始凋落,飘的院子里到处是树叶:“这多事之秋,让多少人心里头都犯愁,等到了腊月,眼瞅着就是年关了,恐怕这是大清国子民过的最糟心的一个春节了。”
“你瞧你嘿!”赵德海拍大腿,不耐烦的说道:“说的好好的,你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别整天忧国忧民的,那不是你我应该想的事,只要咱们能好好的过个年就成了,别的你想管也管不着,让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头都不痛快了。”说着话把刚端起来的酒杯“啪”的往桌子上一放说道:“不喝了,走了!”
“这怎么说走就走啊?”越秀一旁见了感到有些意外,急忙站起一边送一边说:“这酒才喝了一半这么就走了呢,这话儿怎么说的!”
“嫂子你甭管了,”赵德海摆摆手说道:“我李大哥那忧国忧民呢,下次再喝吧!再说时辰也不早啦,我也得早点回宫去,就说最近主子们都不在宫里,可是也不能没人看着不是,要不介宫里头那群小兔崽子非造反不可。”
越秀说着好话,送走了赵德海,回来直埋怨李贺年道:“你说你喝酒就喝呗,净扯些没用的干什么,人家德海好容易来一趟,你就不能说点高兴的话吗。”
李贺年也不理她,独自自斟自饮起来,喝了半晌后,觉得晕晕乎乎的有些上头,回到里屋直接就睡了。
第二天天光大亮,只听得门外“咣咣咣”有人砸门,吓的李家一家子一激灵。李贺年心里暗骂这是谁呀,哪有这么叫门的,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批件褂子也顾不上提上鞋,一溜小跑的出来开门。
“来了来了,谁呀这是,哪有这么叫门的!门都敲散啦!”说着话把门打开,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门外两个衙役,手里拎着镣铐,怒目圆睁瞧着李贺年。
李贺年心头一紧,老百姓就怕见到官家的人,有理也会变成没理,心说这世道也太乱了,怎么衙役跑这来了,别再是出了什么乱子了吧,自己最近连门都没出,不可能犯下什么案子啊,忙陪着笑脸问道:“二位官爷,您二位找谁啊,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其中一个衙役瓮声瓮气的问道:“你是李贺年?”
“不错不错,我是李贺年。”赶忙回答。
问话衙役听罢,朝身边手持镣铐的衙役一努嘴儿,只听镣铐“哗棱”一声响,李贺年只觉得眼前一花,脖子上头一凉,镣铐套在李贺年的脖子上,把他锁住了。
李贺年立时慌了神,躬身拱手,缠着声音问道:“二位爷!这怎么话儿说的?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我可是良民呀,别在是弄错了吧?”
“有话到顺天府说去,跟我们爷们儿说不着,咱们爷们儿只负责拿人!”衙役不由分说的一抖手中的锁链,一挥手说道:“带走!”
这一吵一闹,惊动了房里的李老太太和越秀,娘两个出来见李贺年被衙役无缘无故的锁了,马上慌了神,赶忙上去拉扯衙役的衣袖央告道:“二位爷,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说拿人就拿人啊,我们都是老百姓,都是良善之人呐,到底怎么回事啊,就算是把人带走也得有个说法不是。”
衙役给这么一闹,立刻脸色一变,不耐烦的一抬手“啪”的一声,将李老太太和越秀掀翻在地,“呸”的吐了口唾沫说道:“告诉你们,李贺年勾结义和拳,和洋人作对,现在朝廷缉拿义和拳的同党,他的案子犯了,有话到顺天府去说吧!”说完冷哼一声,转身推推搡搡赶着李贺年就走。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着实意外,本本分分的一个生意人,非但生意做不成了,现在只能窝在家里,可是想不到一夜之间又变成义和拳的同党了,简直就是祸从天降!
自从慈禧太后西行以后,发下旨意要捉拿义和拳以及拳匪的同党,一律严惩不得有误,要是真和义和拳粘上关系,被打进大牢里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这不简直就是死路一条吗?
李贺年都来不及跟家人说句话,就被锁了走了,披在肩膀上的衣服甩落在地,鞋来不及提上,也都给走丢了,回头瞅瞅老娘和媳妇,老太太情急之下一口气上不来晕倒在地,越秀抱着老太太哭了起来,一双儿女从院子里也跑出来,见这阵势吓得“哇哇”大哭。
在胡同口拐角处,李贺年看到这祖孙三代哭做一团,简直心如刀割!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俗话说官字两张口,人家说你有罪你就是有罪,说你没罪你就是没罪,这镣铐锁上了,就不会轻易再拿下来。
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肯定没有和义和拳有勾结,怎么突然被人按了这么个罪名呢?李贺年的思绪已经完全乱了,脑子里头犹如一团乱麻一样,根本找不出头绪,只觉得自己昏昏沉沉的被带走了,这一路上所有的景象都变得模糊不清,路人对他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他既看不到也听不见,仿佛魂游天外一般。
到在了顺天府衙门,顺天府尹升堂,两旁站班衙役高喊“威武”,李贺年才如梦初醒一般回过神来,抬头往上一看,不是顺天府又是哪里?
顺天府尹“啪”的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堂下何人?”
李贺年双腿一软,跪在堂下磕头道:“草民李贺年,开……开药铺的!”
顺天府尹冷哼一声,道:“呸!你们这帮刁民,你说开药铺的就是开药铺的?快说你和义和拳是什么关系?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官大刑伺候!”
李贺年顿时懵了,忙说道:“这话从何说起啊,怎么和义和拳挂上钩了,大人呐,小民冤枉啊,义和拳还烧了我家的老宅和药铺,小人怎么会勾结义和拳呀,大人明鉴!”说着磕头如捣蒜一般。
顺天府尹道:“尔等判匪就是巧言善辩!老实告诉你,有人检举揭发了你,你的案子已经坐实了,何况朝廷早已发了上谕: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说着冷哼一声接着道:“你最好乖乖画押认罪免得皮肉受苦!”
李贺年又岂能认罪,明明就是有人诬告,忙申辩道:“大人,肯定是搞错啦,大人明鉴,大人明鉴!”
顺天府尹不耐烦的摇摇头,一挥手说道:“拉下去,大刑伺候,直到他认罪画押为止!”
李贺年大惊,忙大声喊道:“大人,您不能草菅人命!小人是冤枉的,冤枉啊!”
“朝廷重犯不得姑息,拉下去快快让他认罪画押,退堂!”顺天府一拍惊堂木,挥袖而去。
李贺年身边立刻上来两个衙役,不由分说将李贺年押到顺天府大牢。
到在大牢里吗,李贺年抬头一看,顿时面若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