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电话后,余笙缓缓呼出一口气,继而起身为自己倒了一杯水。
余声声在沙发前的地毯上玩着它最喜欢的那个自动逗猫球,电视里播放着近期最火的那档真人秀综艺,现下正播到有趣的地方,嘉宾和主持人都笑得不能自已。
客厅里明明热闹得很,可他却早已自动屏蔽了这些吵闹的声音。
大三,男朋友,他一直都知道苏卿音那时候有过一个同校的男友,他甚至还远远地见过那人一面。
只是为什么现下和那时的心情,却完全不一样了呢?
那年十二月份,余笙去过一次z市。
当时他上一部戏刚刚杀青,去z市是特地为了见一位知名编剧的,当晚还要去a市准备第二天要出席的颁奖典礼。
同编剧的交谈十分顺利,基本敲定了他的下一部戏,会面因此提前一个多小时便结束了。
走出那家茶楼后,他才看到了周诺之前发给他的消息。
“小笙,我记得你说过今天要去一趟z市对不对?如果事情结束后还有时间的话,能不能替阿姨去一下卿卿的学校呀?今天有迎新晚会,卿卿要上去表演节目的,如果你能去的话帮我录段视频,没时间的话就算啦。”
卿卿,他无声念着这个名字,发信息给助理交代了一声后。便伸手拦下一辆车,“去z大。”
希望还来得及。
礼堂的人很多,他到的时候节目已经进行了大半,场内早已没了空置的座位。
门口的桌台上散落着一沓节目单,想来是多印的,他拿过一张从头看到尾,苏卿音的节目是倒数第二个,在十分钟后。
z大的礼堂面积很大,灯光和音响效果也很好,台上此时上演的正是最为热烈的街舞表演,全场的气氛都被调动起来了。
没有人会注意到门口的位置,有一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大明星。
街舞表演后,舞台便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场下的观众也逐渐安静下来,开始静待下一场表演。
打破这沉闷的,是一声旷古悠远的琴音。
虽说古琴琴音最大的特点便是“静”,但乍一听到,尤其是在这样回音效果强的礼堂之中,还是会让人不禁心头一震。
此声琴音的落下昭示着节目的开始,随即舞台亮起两束白光,一束照在舞台正中的红衣舞者身上,另一束则照在舞台一侧的伴奏者身上。
余笙低头看了一眼节目单,古典舞《凤求凰》,舞者:许乔,古琴伴奏:苏卿音。一身红衣的舞者随着琴音在台上翩翩起舞,头顶的那束光也始终紧紧跟随着她的动作,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得被她吸引。
而余笙的视线却始终都落在那束静止不动的光束下。
一袭白衣,一瀑长发,她的头上没有过多装饰,只插了一支白玉簪子,比之那抹红色似乎显得有些素淡,可他却再也移不开眼。
台上人始终没有抬起过头,在她看来,这场演出的主角是那名舞者,她的所有注意力都在眼前的古琴上。
琴弦微动,从那人指间流露出的声音或旷远如远山,或清冷如天籁,或悠长如人语,三音交错,变幻无穷。
余笙一直记着周诺的交代,手机的摄像头早在节目刚开始时,便对准了台上的人。只是屏幕上只有一个人,他没什么心思去拍旁人,反正周诺想看的也只有她一个,和他一样。
一曲终了,舞台之上灯光大亮,弹琴的人终于起身,同红衣舞者一起站到了台中央鞠躬谢幕。
掌声雷动之时,余笙关掉了摄像头,然后跟着台下的观众一起为这场表演鼓掌,虽说表演没有高低优劣之别,但他已经偏心地将这一场归位了全场最佳。
她们一会儿应该会去后台,他现在过去的话,大概还能在走之前见她一面。
不知道小姑娘会不会被他突如其来的到访吓到,或许,会是惊喜吗……
手机刚被放到口袋没多久便响了起来,来电人是他的助理,“笙哥,我已经在z大门口等你了,我们现在要赶快去机场了。”
余笙没有立刻应答,而是下意识地抬头往台上看去,台上多了一个人,一个穿着灰色大衣的男生已经捧着一束花上了台。
他站在了苏卿音身前,送花、拥抱,然后小姑娘扬起脸冲他笑了一下。
对了,上次回家的时候,周姨好像说过,卿卿谈恋爱了,想来对象应该就是那个男孩子了。
台上人谢过幕后已经下台了,舞台再次归于平静昏暗,接下去就是最后一个节目了。
“笙哥?”那边的人迟迟没有听到他的声音,语气里带了一丝焦急。
余笙看了看时间,确实再耽误不得了。
他叹了口气,看来是来不及了,不过她现在应该已经有别人陪了,他推开身后的礼堂大门,大步朝外走去,“我就来。”
苏卿音出生于十二月,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月,即暮冬。
苏家奶奶以前常说,她出生那年是z市十几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就连从不结冰的平江河,那一年都结了薄薄的一层冰。
不知道是不是因着这个缘故,她刚出生那几年经常生病,一年里约摸着有几个月都是在医院过的。
老人家虽然思想开明,但骨子里多多少少还是存这些迷信的心思,尤其是涉及到她身娇体弱的小孙女的时候。
老一辈人有这样一个说法,生于隆冬的女孩子不好养活,因此每年的生日都要过得郑重,身边要有家人陪伴,因为家人身上的人气会过给孩子,如此才会平安长大。
即使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身体已经慢慢好了起来,苏家依旧沿袭着她小时候那一套过生日的传统。
生日那天早上,奶奶会亲手给她下一碗长寿面,面条是前一晚做好的手擀面,长长的一根在浓郁清香的鸡汤中翻滚至熟,加上两片青菜和切好的鸡丝,最后再卧上一个白嫩嫩的溏心蛋。
一碗奶奶亲手做的长寿面是苏卿音关于生日最深刻的记忆。
周六晚上八点多,苏家的厨房里依旧亮着灯。
苏卿音坐在她专属的小板凳上,一边吃着赵阿姨洗好的草莓一边看着奶奶擀面,赵阿姨则在一旁注意着砂锅里的鸡汤。
“不要吃太多凉的,不然晚上胃要不舒服的。”眼看着白瓷碗里的红果子已经少了大半,苏家奶奶忍不住提醒道。
被点了名的人心虚地摸了摸耳后,万分不舍地放下白瓷碗后,转头又开始寻摸别的零嘴,“赵阿姨,昨晚做的松子糖放到哪里去了呀?”
赵阿姨还没来得及开口,老太太已经先停下手上的动作戳了一下孙女的脑门,“大晚上的吃糖,牙又不疼了?”
她方才用的力道并不大,只是因为手上沾了面粉,苏卿音的脑门上便顶了一个白色的小点,加上她此刻做出一副懵懵的表情来,这么看着,怪可怜的。
“晚饭没吃饱?”终是老人没忍住先软了语气。
眼看装可怜有用,苏卿音又瘪了瘪嘴,做出一副可怜相来,她知道奶奶向来最吃她这一套,“也不是,就是嘴里空落落的,总想吃点东西。”
果然,老人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终是败下阵来举手投降,“毓玲,”她朝着赵阿姨的方向交代,“拿点蜜饯给她。”
“哎。”
围观了全程的赵阿姨笑着应下来,起身打开了不远处的柜子,也就只有卿卿才能让老太太让步了。
手中重新被塞了一罐蜜饯,苏卿音顿时喜笑颜开,身后的小尾巴也重新开始晃动了,厨房里再次响起擀面杖在面板上滚动的声音。
“对了,奶奶,你知道范一楠吗?就是那个拍过《江东别》和《寄不出去的信》的导演,特别厉害的。”
“这个我知道的呀,”赵阿姨兴奋地接上了话,“当年刘家琮就是因为《江东别》获得影帝的嘛,那个导演厉害的呦。”
刘家琮是国内的老牌影帝了,和赵阿姨是一个时代的,可以说是那个时候大多数少女的梦中情人了,提到他时,赵阿姨的嘴角都忍不住翘起来了。
“对对对,余笙马上就要去拍他的电影啦!这可是余笙第一部担任男主的电影,”和赵阿姨成功达成共识后,苏卿音重新回过头来看向苏家奶奶,眼中尽是明晃晃地期待,“是不是很厉害?”
“是,很厉害,”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可是他去拍电影了,家里不是就你一个人了吗,不害怕?”
“这有什么好怕的,声声还在家呢。”今日炫耀偶像成就达成,苏卿音满足地往嘴里扔了一颗蜜饯,偶像的优秀当然要所有人都知道!
既然说到了余笙,老人回忆了下当年站在卿卿小姨身旁的那位年轻人,虽然只见过一面,但印象居然尤其得深,大抵是因为太过出众了吧。
“一直没问过你,你和那位余先生这段时间相处得怎么样?住在那里还习惯吗?两个人平时会不会有矛盾?”
又得到一个夸余笙的机会,苏卿音熟练地张口就来。
“余笙人很好的,你们不要担心,我跟你讲哦,他……”
那边的祖孙俩看样子还会聊很久,赵阿姨无奈地摇了摇头,打算去给她们泡些花茶来,卿卿在的时候,这个家总归是和平时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