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你觉得,那些老人和妇女就一定值得同情吗?”
“你以为,贫穷就值得同情吗?”
“穷乡僻壤的人,未必就如同你想的那样善良,老人年轻时候,也未必就是好人。”
“充其量不过是坏人变老了而已。”
“至于那些女人,本可以留在大本营做饭,不用出来,但是她们也早就被贪婪蒙蔽了双眼,非要来抢些许好处。”
“为天灾所迫,完全可以去逃荒啊。”
“选择这条路,本就有罪。”
“相比这些,杀他们的威风,让流寇胆寒,做鸟兽散才是我的本意。”
“这种人,不见血,不听话。”
徐元淡淡笑了几声说道。
若是这次被他们攻克了长安城,怕是都能膨胀到去攻打都城。
“属下明白了!”
庞暖一拱手说道。
“明白就好!”
不到一个时辰,喊杀声和惨叫逐渐减弱,停止。
只留下血水潺潺流动的声音。
“大人,已经全部歼灭。”
“弟兄们在打扫战场了。”
眼下的张定边也和庞暖一干人一样,称呼徐元为大人……
这是亲信才可以有的称呼。
“嗯,不错,这一战,损伤多少?”
徐元问道。
“战死不过几百人,轻伤三千人。”
曹文龙在旁边低声说道。
显然他对这个结果,是不满意的。
朝廷强悍大军,对付区区十来万毫无战力的流寇,竟然有如此损伤。
他心里不是太能接受。
以往,他带领的朝廷官兵一只却响少粮,根本没什么战斗力。
眼下这支人马可不一样。
“哈哈哈,文龙,打仗哪有不死伤的。”
“流寇虽然战力低下,可十几万一拥而上,就是伸长了脖子让你砍,你的刀也会卷刃的。”
徐元对曹文龙的个人能力,还是极为赞赏的。
先前的朝廷大军,若是有这等战力,布置的三道防线,也就不会轻易被破了。
“大人,这粮食已经被流寇给劫走了。”
“我们是不是要追下去?”
张定边拱手问道。
“不用,按照原计划, 这粮食,本就要运到关中一带。”
“若是我们自己运送,弟兄们不免又要受累。”
“让流寇运送,他们必将担惊受怕,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鹤城,或者是陈仓、同官的某一处。”
“这三地,基本沦为了他们的大本营。”
“而本官的计划,就是要在关中一带用这些粮食。”
“你只需派人跟上即可,等他们到了再动手。”
徐元则是把流寇当粮食的搬运工了。
“大人高明,只粮食都运到关中一带干吗?”
“救灾吗?”
庞暖也问道。
“不,修渠!”
“三秦连年大旱,但是不代表缺水。”
“位于陈仓上边的渭河足够浇灌关中千里沃野。”
“此前不过是没有人开渠罢了。”
“历任的知府也好,巡抚也罢。”
“只想着捞好处,想着给自己捞银子,想着继续往上爬,根本不去考虑改善民生。”
“这也间接导致三秦连年大旱。”
“故而不管是关中一带的知府,还是三秦巡抚、布政使都死有余辜。”
徐元缓缓对众人说道。
“大人为大周劳心劳力,真是陛下之福,大周万民之福。”
张定边虽不喜欢马屁功,但是也忍不住拍了一下。
“呵呵呵,为官者,当以民为先。”
“不说了,弟兄们都辛苦半夜了,找地方休息吧。”
“明日一早,开拔关中。”
徐元说罢,起身下了鼓楼。
……
翌日,都城。
女帝在养心殿弹奏古琴,弹奏着古曲《凤求凰》,悠扬的琴声在诺大的宫殿回荡。
可无一人有此福分旁听。
普天之下,除了徐元,皆不配。
这悠扬的琴声,是包含着无尽的相思,是她对徐元的思念。
这些日子,琐碎的政务她都丢给了各部大臣,朝廷的头等大事赈灾有徐元操持。
她心底可谓是放松至极。
可不知为何,一旦闲下来,她就会禁不住的想徐元。
想那个有时候能力挽狂澜,有时候却能耐超人,有时候还有那么一些臭不要脸的俊朗太……男人。
“陛下, 陛下……”
“三秦来折子了……”
此时李德全踩着碎步,从外面进来说道。
“朕没告诉过你,弹琴的时候,不允任何人打扰吗?”
“你是不是活够了?”
女帝正在兴头上,十根纤纤手指在古琴上翻飞,脑海中浮现着徐元的影子。
浮现着她和徐元在一起的一幕幕,有一起讨论国事的画面,也有她跪下的……画面。
甚至都进入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
不由的,那张绝美惊艳的脸泛起了一抹红晕。
如此美好的时刻,骤然被打断,这怒气可想而知。
即便是对她忠诚无二的李德全也是一样。
“奴才有罪,奴才有罪。”
“奴才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扰陛下。”
“但是陛下说过,有元公公的折子,当在第一时间递上来……”
“奴才这才斗胆打扰了陛下。”
李德全跪地连连磕头。
“呢?”
“是他的……公公的折子?”
“呈上来。”
一听是徐元来的折子,女帝差点失态站起来。
心道:没心肝的,总算是来信了……
“是!”
李德全跪步上前,双手把折子举到了头顶,呈给了女帝。
“你且下去吧,没朕的传唤,不要来打扰朕。”
等李德全的身影彻底消失,女帝忙不迭的打开了折子。
“陛下,展信颜。”
“出都城已近两月,心中无不想念。”
“为你,灯明三千,为你,花开满城,为你,所向披靡。”
“青山不及你眉长,水清不似你目澈,跨过山水几场雨, 此生只愿与你长相厮守。”
“身在长安,夜不能寐,举头望天,万千星辰皆是你。”
写完了这一段,徐元才在后面赘述了大晋和三秦的事情。
“陛下,灾情远比所想严重百倍,灾民已达百万之巨。”
“且有灾民聚众成寇,以成气候。”
“大晋巡抚赵尔善欲私吞赈粮,被我斩杀。”
“布政使谈来贵品行良好,可代办赈灾事宜。”
“三秦灾情严重,陈仓、同官和鹤城三地,多有丢城失地。”
“流寇已聚二三十万,和官府抗衡。”
“虽情势危急,但一切有我在,你安心即可……”
“想你念你,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