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看了杨秀一眼,直接进入话题。
“陆家的人马上就到,请帖应该已经送到你的医馆了。陆少更是在大三元订好了一桌上等酒席,晚上要请你吃饭。”
杨秀则是呵呵一笑,摆了摆手。
“什么陆少,水少的,我一概不知。”
“别给我装糊涂。你以为我真的对城内的事情一无所知吗?不过,你也够本事的,居然能找人攀上陆家,更是能够让陆仪过来。要知道,那小子整天在家里面研究怎么喝茶,完全就是一个茶痴!十年不出门,居然让你给调出来了。”
杨秀索性也不跟他打马虎眼了,因为杨龙来了。
他就在楼下扬了扬手里面的帖子。
看来,应该是陆家的帖子。
“好吧,李少厉害,咱们直接进入结论行吗?”
“茶叶店归我,你的奶茶配方,也归我!”
杨秀乐了。
“那我有什么?”
“所有人安然无恙,以后只要你不跟我作对,我再也不会对你们出手。”
“稍微小气一点,我还要点别的,不然那些人你就自己留着吧。”
杨秀直接端起茶了。
李阳瞪着他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还有他端茶的份儿?
杨秀放下茶碗说道:“我还要茶叶店大厅房梁上正中央的一个明黄盒子。那个盒子用纸封着,你把盒子给我,我就把店面的房契跟地契都给你,至于奶茶的配方我现在就给你。”
他说完之后便直接端着茶碗碰了一下李阳的茶碗。
“我喝了!”
这喝茶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成交,第二个意思就是再也不给李阳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阳若是成交那就算了,若是不成交……也就算了。
反正杨秀有一点是看得很明白,估计是京官那边被御史指出欺压良民参了一本,扛不住了。
他应该是尽快让李阳把事情了结。
所以李阳这才没什么心思和杨秀缠斗。
谢家的人不能再关着,再关下去势必出事。再加上陆家的人已经到了,甚至可以说是隐藏了消息杀了李阳一个措手不及。
否则,他也不至于这么大,早上起来就找杨秀聊天。
天时地利人和,更何况他只有一个盒子。
李阳也不得不答应杨秀,毕竟今天就能得到茶叶店和奶茶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他端起茶碗跟杨秀的茶碗碰了一下。
“成交。”
“那好吧,我还要赶下一场呢,走了!”
杨秀特地指了指楼下的杨龙,笑着起身。
李阳之所以将它约到这么个地方来,也正是因为这包厢之内只有他们两个人。
现在他是赢了,可是赢的怎么看怎么像输了。
这一场赢得,比输了还难看呢。
居然让一个郎中在他面前混得有声有色,是应酬不断。
“没关系,山不转水转咱们以后再说!”
李阳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
陆仪,这是杨秀从李阳口中得到的陆家来人。
李阳刚刚刚也说过了,这家伙完全就是个茶痴,十年足不出户都在研究怎么喝茶。
不过,杨秀却能知道他的更多事情。
毕竟陆仪是一个很有名的人。
他当然可以足不出户而且丰衣足食了,因为有官职在身。他是光禄寺卿,而且是唯一一个不用当差当值的光禄寺卿。
朝廷当中如果有大的宴席,绝对是由他来主持茶礼,也是宴席当中的三大司仪之一。
另外,他还有一个很高的权利,那就是礼部少卿专门教那些刚刚中举而没有当过官的人如何喝茶。
别看陆仪年纪不大却是满朝文武的“茶师父”。
这样的人自然是受人尊敬,而且不屑于与人争斗了。
而且陆家有这样的一个人混迹朝堂之上,今后的生意也是做的风生水起,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可不是随便说的。
可惜,他们家真正起家是在他父亲的时候,已经拿了老家伙的钱置办了偌大的一个家业。
杨秀这一次说茶圣残页的事情,可以说是投其所好,正中他的下怀。
且不说陆家子弟志在必得,就说他本人也是不允许这一篇外泄的。
杨秀和杨龙两人会和,走到大街上。
却看到一只鸽子从天而降。
杨秀伸出手臂让这鸽子落到自己手臂上,从鸽子的脚上将一个小条子取下来。
那上边只有一字:“妥”。
看来是他要娇娘干的事情已经干完了。
“走,咱们去大三元。”
本地的江南菜以大三元为首,这个地方就一个特点便是贵!
来到这里吃饭,别管要什么,哪怕是要一杯水都比别的地方贵上三倍。
可是那达官显贵们请客,要的也就是这个面子。
大三元多花出三倍的钱,说明我比平常三倍的重视你。
陆仪很明显就是一个非常重视杨秀的人。
他的年纪和杨秀差不多,却有着茶艺师特有的沉稳和恬静。
来到这里,他只带着两个人,一个是随身的侍卫,还有一个就是书童。
毕竟是朝廷命官,亮出身份一般人也不敢惹。
在他面前,杨秀倒是不自觉的让自己变得正经一些。
两人见礼之后,杨秀坐下,彼此寒暄一通才正式进入主题。
先不说他们两个人的一番茶礼见解,再说李阳。
他匆匆忙忙的去了茶叶铺,从房梁上拿下那个盒子。
李阳只是觉得奇怪,杨秀怎么对这个盒子这么念念不忘的?
结果就是,空的!
没错,这么漂亮的一个明黄色的盒子居然是空的。
杨秀甚至还冲着盒子底面戳了两刀,发现真的是实心没有夹层。
“他有毛病吧,居然弄一个空盒子让我给他。”
李阳随手把这个盒子交给了手下人。
那边,杨秀和陆仪两个人也正好谈到了奶茶。
“据说,杨兄擅长调制一种茶,里面加了奶和糖,让人回味无穷啊。可惜,这非是茶之上品,烹茶还是以水为宜,这样可以体现茶本身的味道。”
若是一般人还真不敢和这茶道大师对抗,但是杨秀是何人啊?
他自然有的说。
“陆兄有所不知,古之茶谓之曰荼。前人不沏茶而是烹茶,专门拿一个小壶,把茶水煮开了。那里边放的东西就不一而同了。有的是花椒,有的是芝麻,若是与戎狄接壤还有可能放了鹿血肉屑喝了可以果腹啊。”
现在的杨秀,对着陆仪一阵忽悠,古代典故,加上现在思想,各种冲击,一通胡说下来,让陆仪都不得不感叹起来,有一种遇到知音,相恨见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