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明显有点不高兴,“你今日怎么总是走神儿?”
陆淮恩起身跪在了皇上面前,“儿臣今日染了风寒,总是觉得晕晕乎乎的,再喝上点儿这马奶、子酒,更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宣慈帝微微点了点头,“你倒是和你母妃很像,都是沾不了多少酒的人,既然不舒服就先回营帐休息吧。”
“谢父皇。”
陆淮恩几乎没有犹豫,直接朝着自己迎战的方向走去。
三公主不满意的努努嘴,“看着七弟不像是风寒感冒,倒像是心里压着事儿了。”
“明明都封了亲王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应该柏宴请一请这个达官显贵们才是。”
“三姐此言差矣,”五皇子说道,“据说七弟封了亲王之后,一直闭门不出,也不知是不是两位王妃太美了,绊住了他的手脚。”
听到这话的人,一阵哄笑。
皇子间打趣说点荤话,本不打紧,只是这话落到宣慈帝的耳朵里似乎就变了味儿了。
他分封陆淮恩为慎亲王,就是洞悉了他背后里做的那些小动作,想要提醒这个不安分的儿子,学会谨言慎行。
这个儿子自幼在自己身边长大,精明的很,但是格局却不够大,若是真的闭门不出,想必是对他这个亲爹心存芥蒂了。
再结合陆昭珩前几日的话,莫不是想要弑君弑父了?
三公主戳了一下五皇子,“媳妇儿没娶上一个,话倒是不少,看我回去不禀告了母妃,赶紧给你找个媳妇儿好好管管你。”
“母妃一心向佛,可没时间搭理我这个混蛋儿子,姐姐就不必费心了。”五皇子倒也没多忌惮。
姐弟俩的感情很好,看的周围人都心生嫉妒,在这深宫之中,若是有一个真心相扶自己的兄弟姐妹,那所成之事必定事半功倍呀。
三公主和五皇子的生母是淑妃,是四妃之首,虽然没有得一个贵妃的称号,却也是后宫响当当的存在。
这位淑妃家世背景显赫,又儿女双全,向来是这宫中人人羡艳的对象。
几年前,淑妃险些被人陷害,丢了半条命,至此之后就想远离后宫争端,潜心向佛了。
皇上念及旧情,给淑妃刻意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堂,里面还请了几个姑子,专门陪着淑妃研习佛法。
都说嫔妃做到淑妃这份儿上才算是真正的后宫赢家。
想成宠了,就能夺得皇上的恩宠。
生下一双儿女,个个都争气,五皇子这次在治理旱灾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中口碑甚好,甚至有超过陆昭珩的趋势。
不少大臣都给他送了帖子,只是这位五皇子并没有争夺太子的心思,锯了这些帖子不说,一心钻研,水利之术。
三公主更是当时皇宫里唯一的女孩儿,是宣慈帝的掌上明珠,本人才华横溢,不光精通琴棋书画,骑射打猎,甚至对兵法都非常熟识。
宣慈帝曾经夸奖过,三公主若是男子的话,这几个儿子加起来都不及她半分。
就是这样的盛宠之下,淑妃竟然能迅速抽身,潜心向佛去了。
活的可谓是一个肆意自在,不想伺候皇上了,就追寻佛门!
凌殊悦觉得以后太子继位之后,后宫若是争端的太过于勾心斗角了,她找个类似的法子避世去了。
男人这东西,伺不伺候又能怎样呢?
儿女才是自己的,可儿女长大了,要有自己的路要走,总不能日日绑在身边吧。
还是过好自己更为舒适妥帖。
草原的风吹得人头脑发昏,凌殊悦听着宴会上奉承的话语,心里计算着时辰。
喜公公在不远处超着陆昭珩微微点头,两个人瞬间会意,这事儿是成了。
现在应该只需要把皇上引到陆昭珩在营帐中去即可。
凌殊悦想了一下,给身后的翠竹使了个眼神儿。
翠竹瞬间会意,悄悄离席之后,在外面站了一小会儿,紧接着一边大喊一边朝着这边走过来,“不好了,不好了太子殿下。”
“放肆!”陆昭珩例行公事的呵斥了一句,“没规矩的奴才,冲撞了父皇,小心要你的脑袋。”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宣慈帝自然要显示自己的慈悲胸怀。
更何况翠竹穿着的是普通人家侍女穿的衣服,并不是公众的服制,看样子应该是凌殊悦的婢女。
既如此,也没必要惩罚,倒不如卖给凌家个好处。
宣慈帝无所谓的挥挥手,“罢了,虽说是个奴才,但却也是大户人家悉心教导的,,平日里不会做这些不合礼数的事情。”
“朕倒是好奇,你看到了什么?能够如此震惊呢?”
翠竹吓得瑟瑟发抖,拼命的在那里磕头,“皇上,皇上,奴婢刚刚过七皇子的营帐,亲眼看见里面闹鬼了。”
“似乎掐住了七皇子的脖子,七皇子一直在里面闷哼,奴婢胆小,又是女子,不敢冲入那七皇子的营帐。”
“这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守卫,只能跑过来求太子殿下了。”
“闹鬼?”宣慈帝笑了。
所有人都笑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朕从来不信鬼神之说,不过呢,你这丫头倒是个懂本分的,已经到了这种时候了还不忘恪守男女大防,可见凌家只会教育女孩的。”
听了宣慈帝的话,凌殊悦立刻谢恩,“皇上宽宏大量,臣女感激不尽。这翠竹是我的婢子,今年不过才十四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平日里最怕的就是鬼神之说了。”
“近日冲撞了皇上,悦儿一定回去好好责罚的。”
翠竹并没有缓和神色,而是接二连三地朝着地上磕头,“奴婢保证,奴婢真的听到了。虽说我们凌家与七皇子发生过摩擦,可毕竟那是一条人命啊。”
陆昭珩适时的起身,“听你这么说,孤倒是好奇了,还真想看看你口中的这鬼神是什么样子的。”
“父皇,可否准许儿臣前去看一看?看一看七弟是否真的被鬼缠上了?”
太子这么说,三公主也瞬间来了兴致,“父皇,你就让儿臣也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