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十万大军抵达阿梅城,云亦骑着战马在浩浩荡荡的女军之中格外出众,亮黑色的盔甲搭配暗红软巾,腰间挂着佩剑,脚上蹬着长靴,盖世的气魄散发着傲人的雄姿。
阿梅城外早已聚集了大批的子民与官员,她们交头接耳谈论着都城来的这位后宫。
穿着华贵的几位官员走到近前迎接云亦等人,为首的是一个年约四十上下的中年女子,她翘首期盼的模样十分急切,匆匆来到岳将军面前俯下身子扣礼道:“在下阿梅城城主梅落樱,恭迎各位将军,女皇大军一到,阿梅城终于是有救了!”
“城主快快起来,我们进城赶紧商议军事。”岳辛瑶搀扶起梅城主。
大军扎营在城外,只有百余名亲兵跟进内城保护云亦、岳将军、萧将军等人。
阿梅城坐落在女儿国边塞,异域之美有别于都城,圆塔型的屋顶花俏的墙饰,这里被女人们打造得异彩纷呈。
云亦一路走一路看,欣赏着画般天地。
或许正是因为这里是边塞城池,街路上时常能看见男子走过,他们有的是陪同女主出游,有的是出门帮家里带些东西回去,这里的女人似乎早已习惯和男子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这些人都是巫厥人?”云亦好奇的问道。
梅城主笑着点了点头,回答说:“巫厥族在这片土地居住了一百多年,他们的血脉自然也渗透到了女儿国,女儿国的女子也有很多去了那边,其实阿梅城与巫舵城一直都不提倡战争。这次他们不知是怎么了,一夜之间大军压境,若不是我们城中子民奋力抵抗,阿梅城恐怕···唉···”梅落樱说着连连叹息。
云亦暗想: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原因。
穿过热闹的街市,一路向东正对着阿梅宫,青瓦金砖格外耀眼,虽比不过女皇宫殿的奢华壮观,但亭台楼阁的奇异也是一景。
梅城主招呼着大家走进大殿,云亦注意到脚下的铺着的松毯,这原本是巫厥族特有的制品,采用羊毛编织,花样纹络都很考究,这一块显然价值不菲。
云亦抬头环视一眼墙壁,上面挂着的图腾也是巫厥人信奉的神灵。
“梅城主的宫中怎么会有如此多巫厥饰物?”
“哦~~这些都是在下的良驸装点的,他原本是巫厥将军后来弃暗投明来到阿梅城,他与我相识相惜了二十载,各位将军千万不要误会,梅落樱绝不会做对不起女儿国之事。”
萧魍冷冷的笑了笑:“这可不好说,梅城主的事我会如实禀告女皇,陛下觉得应不应该处置那就是陛下的事了。”
岳将军拍了拍梅城主的肩膀,安慰道:“女皇陛下一向仁德,何况东宫驸也是巫厥人,陛下不会为难城主。”
听了岳将军的话,梅落樱忐忑的心才放下。
她命手下将阿梅城附近百里的地势沙盘呈上来,众人围站在旁边观看。
梅落樱指了指沙盘西北的一座城池说道:“这里便是阿梅城,而这边···”她的指尖绕过几条山脉滑向另一侧,继续说道:“这边就是巫舵城,再远一些到了悬崖峭壁旁边是罕督城。半月前的那次强袭据说有七成兵力来自罕督,三成是巫舵城增援。”
岳将军仔细的看着地形,点点头问道:“他们一共来了多少人?”
“差不多有二十万。”
“这么多?”云亦诧异喊道。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兵将,就··就仿佛是神兵天将,按照我们以往对巫厥这两个城池的了解,突然出兵十万已经算是极限,不可能会偷偷藏着十几万人躲过我们的密探。”
云亦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一只手掐着额头慢慢退到旁边。岳辛瑶观察到了,可也没动声色,继续与梅城主商议战事。
二十万对十万,再算上阿梅城的守军,也不过四万余人,实力相差很多,想谈和恐怕不容易。
兵马休整两日,云亦带领十四万女兵赶往风烟渡,这里是阿梅城与巫舵城中间的一条长河,风烟渡是两方人马渡船而过的必经之地,如今二十万巫厥士兵已经到了河岸这边,岳将军只能离着他们远远的安营扎寨。
女鼓手敲响议和的鼓点,不多时敌方阵营传出回声,他们定于明日午时详谈议和之事。
岳将军为防有诈,决定不让东宫驸跟着一起去,她带二十几名贴身士兵前往。
云亦想要跟着去,正好可以见见同族人,可岳辛瑶一再推托到底是让他留在阿梅宫等消息。
到了傍晚岳将军才姗姗归来,刚一坐定便命人拿来茶水大口大口的饮下。
萧魍与云亦四目相对,都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
“岳将军,谈得如何了?”
岳辛瑶摆了摆手,示意她等等一会再说,又喝下两壶茶,她才开口:“这帮蛮子根本不是巫舵城和罕督城的人,他们应该是从巫厥本土过来的。”
“你是说他们找到了如何穿越天谴绝壁的办法了?”
岳辛瑶无奈的点了点头。
萧魍失魂落魄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脑袋里一片空白。
“我要写急报连夜送往宫中,让陛下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恐怕战事不会停息了。”岳辛瑶低沉的说道。
云亦一把按住她的手臂,目光犀冷许多。
“你先等等,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你??你如何解决?”岳辛瑶看着他一脸的不相信。
“这不必你操心,将军给我三日,我若还是处理不好到那时再通知陛下也不迟。”
辛瑶不懂云亦有和对策,可见他说得信誓旦旦,勉强答应下来。
三日为期,云亦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他要夜探军营,亲自会一会敌方将领。他冥冥中感觉到,此次巫厥突然来袭跟他有着很大关系。
云亦回到自己房中,留下一张纸条,写道:
岳将军,我已于午夜去往敌营,不必惊慌,我本是巫厥人乔装容易,三日我若未归,你只当启禀陛下,说我借此机会逃离女儿国返回家乡。
东宫驸云亦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