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追逐了那么多年的人,有些感慨才是正常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没有选择和姚冬雪坦诚二人没什么。
“父亲,这位是?”纪风首先开口询问,在看向韩馥雅的目光里充满警惕。
“南齐长公主,韩馥雅。”傅丞胤冷淡的介绍,然后牵着姚冬雪的手坐下,所在位置和韩馥雅还有些距离。
“这是你儿子?”韩馥雅上下打量纪风,然后点点头,“别说,长得还挺好看。这么说来,你那个前夫应该模样也不错。”
纪风:“……”在傅丞胤面前提母亲的前夫,这女人一看就来者不善。
姚冬雪解释,“风哥儿长得像我。”
纪风的确和他那个死鬼父亲不太相似,非要说两个人差不多的地方,或许就是一双深邃的眼睛。
原著中并未对男主父亲样貌有过多赘述,应该说一笔带过。
而她也没有原主记忆,还真很难从记忆里知道对方是什么模样。
“你儿子许了人家吗?”韩馥雅饶有兴致的问。
听到这话的姚冬雪瞬间警惕起来。
咋?这老女人还看上了纪风?
“他有心上人,你别想了。”姚冬雪急忙打断韩馥雅乱七八糟的想法。
韩馥雅耸耸肩,“那真是可惜。本来我还说咱们可以结和亲家。”
姚冬雪:“……”
就连纪风都挺无语,这事儿怎么又扯到他身上?
不过她能这么说想来不会对母亲造成威胁。
“你不介绍介绍?”韩馥雅还注意到纪风身边还有几个同龄人,模样都长得不错。
姚冬雪一一介绍,李休表现的好像个和尚,目不斜视。
宋挚倒是还好,他性格开朗,虽然不想和南齐长公主有什么大的牵扯,但该有的体面还是得有。
一行人围坐在一起用了晚膳,韩馥雅喝的酩酊大醉,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让她独自回去。
她本来想把人安置在丞相府,但纪风居然主动提出送人回去。
姚冬雪:??孩子,你不怕女主误会?
“不行,让零去送。”而且她真的觉得让韩馥雅在丞相府呆一晚上问题不大。
算了,还是送走比较好。
她突然想起韩馥雅当年追求傅丞胤在京城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件事估计有不少人知道。
算了算了,敬谢不敏。
傅丞胤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他配姚冬雪消消食就去了书房。
姚冬雪本来是打算回去休息,早点休息明天可以早点起来去上早朝。
这早朝时间是早上六点,但她得五点就爬起来,这工作简直就不是人干的。
牛马,给越国做牛马!
哎!
姚冬雪觉得她有必要提议越皇把这个早朝时间往后延迟,时间太早真的顶不住。
不过转念想想,这古代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什么也能生活,也导致休息的早。
这休息的早自然起来就挺早。
如此说来也情有可原。
不过纪风这会儿叫住她有什么事?
“母亲。许久没有看见阳弟,不知道他在哪?”纪风还挺担心他那个混账弟弟。
在他看来没有把弟弟教好也有他的一份责任,作为兄长应该教弟弟的。
父亲没了,这就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姚冬雪其实也差点把纪阳的事情给忘了,说起来真的很长一段时间没看见他。
“之前他实在不听话,让你爹管着。”傅丞胤把人给带走了,到现在也没个话,其实她也不清楚。
到底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且又不听话,一心想弄死他老娘。
这种人留着何用?
“我想见见阳弟,母亲,方便吗?”纪风试探性的询问。
“回头我问问。”姚冬雪其实挺不喜欢纪风这点,但是也清楚她劝不了他。
之前什么话都说完了,还是这个样子,那实在是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义。
“谢谢母亲。还有一事。”纪风变得支支吾吾,似乎瞻前顾后的样子。
“什么事情?”
“就是之前母亲送来给儿子的书童,叫林木的那个。他失踪了。”
姚冬雪心中早有猜测,所以纪风说出这话的时候她并不觉得惊讶。
“大概失踪多久时间?”
纪风看姚冬雪这么冷静,他意外的同时心里也稍稍安定下来。
母亲应该是知道些线索。
“就在上山后的第四天。之前儿子就发觉他鬼鬼祟祟的,但不知他到底有何目的。而且人是母亲送来的,想来应该是没问题,否则母亲也不会把人送来。”他现在对姚冬雪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母亲已经彻底改变,她不会伤害自己。
那个人失踪一定是他自己的原因。
姚冬雪算了算时间,林木失踪和零出现差距并不大。
“我会派人去找他。既然是他自己离开的,那么肯定有他的原因。或许是你们二人没有这缘分。”姚冬雪拍拍儿子肩膀,又温和的问他,“这段时间可有和晚萤联系?”
纪风脸红了,他支支吾吾的说:“偶尔有书信来往。但是真的很少,母亲,儿子没有轻浮粘着她。”
算起来他也有两个月没看过她了,不知道她有没有变化,在宫中过的好不好。
姚冬雪微微颔首,“你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偶尔书信来往也是好的。一直不联系也不可能。”
“儿子想休沐的时候见见她,只是殿下在宫中生活,儿子没机会看到她。”
“那就好好温书,以后进入仕途自然可以见到她。”
听到这里的纪风叹口气,有气无力的说:“春闱在两年后呢,即便儿子想考也急不来。”
姚冬雪也有些迟疑。
越国情况特殊,旱灾五年还能坚守,科举制度还能推行,这本来是不合常理的。
“对了,上次科举举行过吗?”姚冬雪记得科举是三年一次,不幸的是自己儿子没遇上上次科举,但回过头思考,他刚刚学习,即便遇上了也没办法,考不上的。
与其这样打击自信,还不如赶后面的科举。
这样也好。
“上次科举没有举行。那段时间越国风雨飘摇,百姓吃都吃不饱肚子,哪里可能温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