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千雪与奕恒继续往府邸房间走,他们的目的是找到那些豢养的蛊毒。
如今距离奕星查封幽冥府,三月有余,那些蛊虫一直没有人喂养,心许饿死了也不一定。
打开养蛊的房间门,腥气铺面而来。
那些琉璃盏中的虫子并没像奕星先前说的那样蠕动。
整间房子安静得可怕。
“三个月无人喂养,估计它们都死了吧。”千雪推测。
奕恒观看半天,摇摇头说:“蛊虫是没那么容易死的,而且这罩子里面装着的还是有蛊王之称的金蚕蛊。老臣猜测,它们不过是暂眠而已。”
千雪诧然:“金蚕蛊是什么?”
奕恒眼中带着几分惧意:“普通的蛊,或是用人的骨血喂养,或是用毛发喂养。但这金蚕蛊的养成,比以上任何一种都要残忍。它是用新生婴儿的脑髓喂养。”
“每一只金蚕蛊,至少承载了上十个婴儿的脑髓。这里如此之多,不知道云州竟有多少婴儿死于非命。”
晃眼一看,这些金蚕蛊,通体透白,头上顶个黑点,密密麻麻。
有一部分虫子张着嘴,露出猩红的腔体,让人看了不光是觉得惊悚,还很恶心。
反胃之感袭来,千雪赶紧转身,面向了庭外。
“奕国师,您可有办法处理掉这些蛊?寡人不想这些蛊流出去,害了人.”
“在极地,生长着一种剧毒的穿肠草,只要一丁点,便可毒死一头猛兽。当地人叫它们物杀,据说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它毒不死的。”
奕恒顿了顿,又道:“只是,这种草长在遗失的龙脊之上。从来只是听闻,却没见谁采到过。”
寻找一个从没人见到过的事物,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其他方法么?比如地狱之火,能将它们焚灭么?”千雪问。
奕恒捋了捋胡须,摇头道:“这些蛊,大王你看着它们笨拙,实际上,若没有婴儿脑髓的牵引,它们是会四处乱爬的。还没等处理妥它们,可能就已经寻不到踪影了。”
“那怎样才能寻到物杀?”
“凤血为引,龙脊凸显之时,立即采摘。”
如此说来,要寻这物杀,非得凤千雪亲自出马不可。
但此去肯定诸多难以预料之处,朝中事务尚有许多没有办妥,万一不能及时回来,岂不耽误了国事。
千雪问:“假如两月之后,寡人再动身去极地,这些蛊虫会不会长到无法控制?”
奕恒回答说:“只要不喂养,它们便会一直处于暂眠状态。”
只要事态不变的严峻,能暂时控制住就好。
待选贤完毕,再行处理不迟。
当务之急,是为国家选拔更多的可用之人,减少青天御监的负担。
由于第一年举办科考选举,宣传不足,民众的积极性远没有想象的高。
三十六郡县,参与县级院试的总人数不足千人。
有的县甚至根本没有人参考。
考生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平民百姓参与甚少,更多的还是名门望族,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另外选拔的题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很难。
让他们论述国家制衡之道。若不是官宦背景,可能连国家的运转机制都弄不清楚,又如何能对制衡之道品头论足?
文章的佼佼者五人,进入殿选资格。
首先由凤千雪对他们的文章进行点评,这部分将占总成绩的十分之三。另外的十分之七,来自于殿考的最终打分。
殿考由千雪亲自出题。
第一届殿考题目是: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凤千雪亲自督考。
参加殿试的五名考生,资质还比较出众,在论述表达中可圈可点。
其中有一名叫做赵文龙的考生,十分出众。
他的观点也很值得一提。
既不溜须拍马,曲意*,也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有一段话,千雪印象尤其深刻。他在文中写道:“家乃人之根,国乃家之根。根固则叶茂,根死则叶枯。根茂而叶不繁者常见,叶茂而根稀者罕见。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必须基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人臣者,不可能不思温饱,但唯有国富,才能己足……”
千雪给他评分为满分。
后来翻看这名考生的家世背景,居然是员外之后。
千雪甚感宽慰。
五名殿选人才,分别进入户部、工部及慎行司任职。
赵文龙由千雪亲定,任职文书院院士,负责辅导王族子弟。
从前的韩太傅,便是担任的这个职位。
而另外一边,由奕星及韩永林把关的推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李思隐举荐了他的门客由十人之多,全部为武将。其目标之明确,野心之猖獗,可见一斑。
官宦子弟中也不乏翘楚者,但有一部分却是从前凤千璇的亲信之后。
韩永林不得不像凤千雪请示:“女王陛下,今年各部委举荐的人才,倒是不乏优秀之人。可其中三人都是从前厉王的部下举荐。臣下不知是当用,还是不当用。”
凤千雪吩咐道:“就让他们一同参加殿选,寡人亲自面见。出身不重要,若果然有真才实学,理当给与机会重用。”
“诺!”韩永林得到指示后,明确了方向,便去操办殿选了。
数日之后,被奕星和韩永林挑选上来的武举在祁连殿前的演习场举行最终测试。
千雪亲自坐镇点评。
十名武举,两两一组进行武艺比拼,优胜的五人进入笔试兵法论战。剩下的五人,则自动进入禁卫军成为宫廷侍卫。
有两名尤其优秀的武举,一个来自管家,是管炎的堂弟管虎。一个是奕星的手下,奕冇。
两人的武力都足以以一敌百,而且对作战的见解也颇为新颖。
最终,凤千雪给奕冇封的是飞鹰左护卫将军,而管虎则到烈虎任右统领都督。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有其深意。
飞鹰的右护卫将军是管炎,奕冇过去,二人互相牵制利大于弊。
朝中大事都安排妥当之后,千雪找来春意和奕星,问他二人说:“寡人欲去一趟极寒之地,你二人是否愿意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