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就在北直隶的边上。
自进了北京城开始,对于这块地方,多尔衮就在心里头盘算着了。
原先,多尔衮的打算,是先南下,将大明给灭了,但是现在,既然已经结盟,那就只能从南下变为西进了。
山西,当前还归属于李自成,要想西进的话,先得将山西给拿下来,随着战略目标的转换,多尔衮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山西方向,对于山东,他就不是那么在意了,也没有了出兵的打算。
据清军探子打探,山东现在兵马不过三四万,还皆都是些老弱病残,而李自成又远在陕西,对山东鞭长莫及,所以,山东归属于顺军,对于北直隶的安全,不会产生一分威胁,让其维持现状,横在大清和大明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地,这是当前最为有利的结果。
多尔衮没想去收山东,却没曾想,山东的王振飞,竟然主动差人来洽谈,表示愿意归顺大清。
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一省之地,这样的好事,要是在和谈之前,多尔衮一定会欣然接受,但是现在,多尔衮自是不会答应王振飞想要归顺的请求。
清军的兵力本就不多,要是收下山东的话,那他们就得分兵驻守,这等到去打李自成的时候,必将更加捉襟见肘。
所以,多尔衮拒绝了王振飞想要归顺的请求,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私下里,多尔衮接受了王振飞的忠心,委任他为大清山东巡抚,只不过,不准王振飞光明正大的改弦易辙,不准将此事泄露出一分。
王振飞对此自然也无二话,他的目的是归顺大清,只要能达成这个目的,那到底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其实也都所谓。
山东这边既然已经表示听话,那么在山东方向,也就不用在布置太多的兵马。
山东方向的清军,满汉加起来,原本总共有五万人,现在,多尔衮在山东方向,只留下了五千兵马,另外的四万多人,全都调去了山西方向。
随着天气变暖,清军开始为西征做准备,不过,暂时他们不会动手,现在清庭这边,首先要办的事,是将科尔沁部的布木巴,送去南方跟朱慈烺成亲。
对于朱慈烺的婚事,满清这边之所以这么上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要借着送亲的由头,去南方,让明庭将合盟时答应下的各种条件,尽快的兑现,比如钱粮武器盔甲等,拿到了这些东西,对于清军的实力,能有个大大的提升,在对战李自成时,也能大大提升胜利的几率。
所以,在合盟之后,清庭这边,当即就忙碌起了和亲的事情。
多尔衮本想着亲自送亲,亲自去南方看看,亲自去见见那大明皇帝,看看他到底是无进取之心的刘禅,还是忍辱负重的勾践。
对于多尔衮的这个想法,范文程强烈的表示反对,他害怕多尔衮去南方容易,可回来的时候怕就不会难么简单了。
当然,范文程不是怕大明敢对多尔衮做什么,以此次合盟大明的表现来看,就是借他们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对多尔衮下手。
范文程怕的是豪格,他害怕多尔衮这一去,豪格他们要是有所动作的话,那些北京的天,保不齐可就说变就变了。
范文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这种事情不是没可能发生。
多尔衮深思熟虑过后,打消了亲自去南方的想法。
最后,送亲的主使,以另一个摄政王济尔哈朗为主,次使有两人,一个是蒙古人,是科尔沁部的人,另一个,是个汉人,这个汉人叫做洪承畴。
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之时,洪承畴统兵十三万,出山海关救援锦州,结果,到了地方,被清军一个冲锋就给击垮,十三万大军四散而逃,洪承畴被清军俘虏,而后乖乖的当了大清的臣子。
洪承畴,是投降的汉人之中,官职最高的,秉持着千金买骨的心思,清庭对洪承畴也十分重用。
不过,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对于洪承畴并没有多么重视,在进关之后,给了他一个高高的大学士头衔,然后就丢到一旁不管不顾了。
洪承畴现在,可以说就是一个吉祥物,被高高挂起来,名头虽然高,但没有什么实权,不过,他在清庭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多尔衮之所以亲自点名他出任和亲副使,一是想彰显大清对和亲的看重,二嘛,则难免有几分示威的心思。
这个差事,洪承畴心里头其实是不愿意接的,也许是因为羞愧,也许是因为其他,洪承畴不愿意去南方,不愿意去见大明的新皇帝,他以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想跟多尔衮推了这件差事,但是,多尔衮却是不准,不管洪承畴说什么,多尔衮非要让他出任副使,无可奈何之下,洪承畴只能是答应下来。
洪承畴是能以权势相迫,但蒙古人那边,却是没法太过强硬。
科尔沁部可汗吴克善,对于大清不经过自己的同意,就将心爱的女儿和亲给汉人,十分的生气。
今年给大清送年礼,吴克善之所以让自己的女儿来,本是想着撮合撮合布木巴和顺治,他们两个要是能成,那是最好不过了。
结果却没想到,大清的皇后没当成,却是弄了个大明的皇后。
清庭现在虽然是和明庭结盟了,但满人都是些什么德行,吴克善心里头明白得很。
满人都是狼。
是吃人不吐骨头,是永远喂不饱的狼。
现在他们和大明结盟了。
用不了两年,等到李自成那边收拾妥当了,清庭必然会撕毁盟约。
到时候,大清和大明刀锋相向,那布木巴能有个好果子吃?
吴克善想到这就气愤的不行。
他自小就把女儿当掌上明珠的宠着。
历史上,这布木巴最后就嫁给了顺治,不过,两人的关系并不好,等到顺治地位稳固之后,就将皇后布木巴给废了,这布木巴一气之下就回了科尔沁,因为此事,科尔沁部和大清的关系恶劣了许多,顺治为了笼络科尔沁部,便又差人想要将布木巴给接回去,结果那布木巴不愿意回去,吴可善直接粗暴的将顺治派来的人给赶出了草原,顺治觉得自己的面子被践踏了,于是派兵去科尔沁部,想要逼迫布木巴回去,结果这吴可善还真是个女儿奴,竟然尽起科尔沁部的骑兵,直接将顺治派来的兵马给围了,还撂下了一句狠话,要是再欺负他女儿,他大清就和科尔沁部比比,看看谁的铁骑更厉害。
由此可见,这吴可善对于自己这女儿,是多么的宠爱,是多么的看重,如此,大清想要把布木巴往火坑里推,身为父亲的吴可善,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他从科尔沁部,连着派了好几波人来北京,想要将布木巴给接回去,但是,都被孝庄给拦了下来。
眼见底下人无用,吴可善就亲自出马,从科尔沁部星夜赶路来了北京。
他黑着个脸,不管是多尔衮还是顺治,或者是孝庄,他都不给什么好脸色。
蒙古现在虽然听命于大清,但是,他们并不是被满人给征服了,蒙古和清庭之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有着一定自主性的臣服。
就如之前进关的时候,蒙古人可以听从清军的命令,协助他们作战,但是,满清首先要真金白银的拿出好处来,要是没有银子,要是没有实打实的好处,蒙古人不一定还会敬着他大清。
毕竟蒙古人的骑兵也不差,女真人再厉害,他们也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况且,清军全都加起来,不过十来万人,单单是一个科尔沁部,可都不止这点人。
所以,对于清庭,吴可善有着几分敬,但是可没什么怕的,将他给逼急眼了,那说翻脸也就翻脸了,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对于这位科尔沁大汗,不管是多尔衮还是孝庄,也都不敢摆什么谱,更别说逼迫了,他们两个,只能是好言相劝,只能是不停的服软说好话。
“大汗…”
孝庄笑着道:“我虽然是大清的太后,可我也是科尔沁的人,布木巴这孩子,性情聪慧,长的也大方,在她的身上,能看到我小时候的影子,我可是喜欢她喜欢的很呐,又怎么会把她往火坑里推呢。”
“那大明现在虽然不如以前了,可人家任然是有着半壁江山,那南方是什么地方,我虽然没去过,但也听说过,风景好,富庶,布木巴嫁过去,吃不了苦。”
“再说了,如今我大清和大明结为兄弟之国,我大清为兄,大明为弟,有我大清在,有我这个太后给布木巴撑腰,大明谁敢为难布木巴,就是那明皇,他在布木巴面前,也不敢去摆什么谱。”
“你就把心放宽吧,布木巴嫁过去,是去当皇后的,你想想,我这个大清的太后是科尔沁的人,大明的皇后要是也是科尔沁的人,那咱们科尔沁,在草原上,是不是就更没人敢惹了。”
孝庄唾沫星子一大堆,说的都口干舌燥了,那吴可善却仍旧是拉这个脸,一言不发。
多尔衮这时又道:“大汗,这和亲的事,没有先跟您商量,是我大清失礼了,之所以选布木巴,也是实在没办法。”
“我大清各旗,没有什么适龄的,还请您见谅,这和亲一事,其实要是细说的话,对咱们都有利……”
听到多尔衮这话,吴可善绷不住了,冷笑两声,怒视道:“有什么利,有利的是你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就是让布木巴过去,当个眼睛吗,替你们盯着大明那小皇上,替你们盯着那大明朝的人。”
说着,吴可善又转看向孝庄道:“太后娘娘,您倒是还记得自己是科尔沁的人,我看呐,您现在光记得自己是大清的太后了。”
“你但凡还把自己当成一个科尔沁的人,还把自己当成布木巴的姑母,也不会直接把他往火坑里推了。”
孝庄干干一笑,有些心虚的将脑袋别到一旁,不敢看着吴可善道:“大汗这说的什么话,我怎么会把布木巴往火坑里推呢。”
“非得让我把话说明白吗?”吴可善突的一拍桌子,瞪着眼睛道:“你们结的这盟约,能维持个几年,一年,还是两年?”
“等到将那李自成平了,你们真的能老老实实的,就守着这北边的半壁天下过日子吗?真的就能老老实实的,跟着大明划江而治吗?”
“你们那点心思,别以为没人知道,今天,说什么我也要将布木巴带回科尔沁,谁要是敢拦着我,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孝庄脸色一僵,向着多尔衮看来。
多尔衮也没想到,这吴可善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好话说了半天,他愣是不松口。
见软的是行不通了,多尔衮只好试着来一下硬的。
“大汗,这事都已经定下了,我跟大明那边,也都是商议好了,现在反悔是不可能的了,这事不管你答不答应,布木巴都得往南边去,大明的这个皇后,她当定了。”
“你好大的口气。”
吴可善拍桌而起:“我倒要看看,谁敢把她带着往南边去。”
多尔衮也站起,冷着脸道:“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大汗真的要不顾忌,这么多年来,我大清和科尔沁的情分吗?”
“你还有脸说情分,是你们先不讲情分吧,我把话撂在这,今儿个,我要是把布木巴带不回去,那我科尔沁和大清的情分,从今天开始,也就断了,以后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都跟我科尔沁没什么关系,别想指使我科尔沁一兵一卒。”
多尔衮气的脸一黑。
眼见闹的都快翻脸了,孝庄连忙笑呵呵的起身,一边说着好话,一边拉着吴可善坐下。
“王爷。”孝庄暗叹一口气,有些无奈道:“要不,就换个人吧。”
“太后,我早都说过了,八旗之中,没有合适的。”
多尔衮的话应刚落,吴可善就道:“你们有没有合适的我不管,但是,别想把我女儿往火盆里推。”
“大汗,你莫不是以为,我大清离不开你科尔沁部吧。”
多尔衮也来了怒气,开口威胁道:“和亲的事情,皇上已经正式下旨了,你现在不答应,那让皇上如何下得来台,你这心里,到底还尊不尊我大清的皇上。”
“你要是还尊,那这事就不要在多说,你要是不尊,那我大清就得考虑考虑,这草原,还该不该让你科尔沁说了算了。”
“草原上的部落,可不只有你一个科尔沁,这些年,其他部落尊着你们,基本可都是看着太后的面子,看着我大清的面子。”
吴可善冷冷看来:“你少威胁我,草原是我们蒙古人的草原,不是你们女真的草原,没有大清,我科尔沁在草原上,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两人互相看着。
眼中都有着冷着,都有着敌意,甚至,都有着杀意。
孝庄心急如焚。
她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因为一个和亲的事,或者说,只是因为一个区区布木巴,这吴可善竟然都不惜跟大清翻脸。
有没有搞错,草原上的女人,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这草原上的女人,不就是用来通婚和亲拉拢关系的吗?
孝庄觉得十分棘手,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早知道如此,这和亲的对象,就不选择布木巴了,或者说,早知道如此,就先跟吴可善知会一声了,在得到他的同意之后,在跟明庭那边商议此事多好。
现在可好,这事弄得,吴可善咬死了不松口,要是将他逼急了,怕是真的敢跟大清翻脸,可要是自个让步,明人那边倒是好说,他们的脸面没人在意,可顺治却是不行。
和亲的事情,顺治都已经下旨了,这要是将旨意收回,一会伤了大清的脸面,二会丢了顺治的天子威严,他这个儿皇帝,现在在朝廷里,说话本就没有什么分量,这要是连科尔沁都不给面子,那以后怕是更没什么人听他的了。
孝庄为难之际,一道俏丽的身影进来。
吴可善抬头一看,刚刚还黑着的个脸,立马笑的灿烂:“布木巴。”
“阿布。”
布木巴用蒙古语唤了一声,吴可善笑的更加开心了。
看着自己落落大方的闺女,他更是定下了心,绝不能让自己的宝贝女儿,成为大清的牺牲品。
余光扫了扫孝庄和多尔衮,吴可善冷哼一声,转而笑着道:“布木巴,去收拾东西,爹这就带你回草原,回科尔沁,回咱们自己的家。”
“大汗,你可真想好了。”
多尔衮阴沉着脸道。
吴可善瞄了一眼,冷冷道:“谁要是敢拦我,那就看看我科尔沁的铁骑,答不答应。”
多尔衮捏紧了拳头。
一时间。
空气中火药味很足。
两人看着对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十分明显。
孝庄还想当个和事佬,但不等她开口,那布木巴就道:“爹,我愿意和亲,我愿意去大明。”
吴可善面色一僵。
多尔衮面色一愣。
孝庄面色一喜。
“布木巴,你……”
吴可善急得站起,他想说什么,但刚刚开口,就被孝庄直接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