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章:忙忙碌碌
凌己2025-07-28 19:025,137

  刘文杰鬼使神差的走过来。

  只见那几个军卒的后头也摆着张桌子,一旁还竖着杆白旗,布面上就两个字:募兵。

  刘文杰眼睛直勾勾盯着其中一个军卒看。

  一会看看他腰间的腰带,一会看看他脚上的靴子,最后,他眼睛直勾勾的盯在了肩上的军衔上。

  他看的很出神。

  哪怕被他看着的那军卒都站到了眼前,也都没有回过神来。

  “哎…”

  军卒举起手来在眼前晃晃。

  刘文杰这才像是大梦初醒。

  他下意识后退一步,低下头来,战战兢兢的唤了声军爷。

  军卒上下打量两眼,觉得面前这年轻人倒是也有趣。

  刚刚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等到他跟前了,他却是又胆怯的不行。

  军卒笑了一声,问道:“小子,想当兵吗,头年一个月八百文,次年开始逐年上增,等你像老子一样……”

  说着,军卒摸摸肩上的军衔,有些自傲道:“等你像老子一样,成了中士,一月能拿三两银子,并且,吃喝都不用愁,一天敞开肚皮尽管吃,隔个两三天,还能开次荤,鸡鸭鱼肉,牛羊猪肉,可劲了造。”

  听的能吃饱肚子,并且军饷还不低,边上一大高个连忙道:“军爷,我报名,我愿意当兵。”

  军卒闻声瞄了一眼,没好气道:“你太高了,那凉快哪待着去。”

  大高个不忿道:“军爷,我个高不正好吗,要是去攻打城池,我三两下就爬上去了。”

  “老子是水师,用不着去攻打城池,赶紧一边待着去,瞅你长的跟竹竿子似的,那船上能装得下你?”

  军卒不耐烦的挥挥手。

  大高个撇撇嘴,一边低声嘟囔着,一边不情不愿的离开。

  “他娘的,也不知道长那么高做什么。”

  和刘文杰差不多高的军卒,虽然是骂骂咧咧的,但那眼睛里却是有着羡慕之色。

  过后。

  这军卒接着看向刘文杰:“小子,怎么样,想不想当兵,我看你身子也结实,个子也合适,投了军,以后必然也是个好手。”

  刘文杰有些易懂。

  但是。

  想起刚刚这军卒说他们是水师,刘文杰却是又犹豫了起来。

  大明朝的水师不少,基本上沿海地带,或多或少都有设置水师卫,那些个水师大老爷,一个个顶着官军的名头,等到出了海之后,却是一点官军该干的事都不干,把你船拦下借两个钱花花,这都还算是好的了,碰到些心狠手辣的,还会直接化身强盗,不仅要把你船上的货都给抢了,在抢完之后,还会将船上的人给杀了,然后在放把火,将船直接给沉了。

  刘文杰一家,跑的都是近海,那些官军还有几分忌惮,所以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绝,但是平日里,也没少被拦下要钱,对于水师,不管是刘文杰还是他爹船老大,都是没什么好印象,平日里也没少祈祷妈祖娘娘,把这些王八蛋全都给收了。

  等了半天,见刘文杰不回话,军卒不耐烦道:“小子,问你呢,愿不愿意。”

  见他气势十足,刘文杰一时也不敢说个不字,糯糯道:“军…军爷,不…不知道,你们是那个军头的?”

  “老子是北海水师。”

  北海水师?

  刘文杰愣了愣,下意识的问道:“军爷,这是哪个卫所的,小的怎么都没听过。”

  “卫所都革了,还什么卫所不卫所的。”

  军卒先是嘟囔了一句,而后没好气道:“老子不是卫所上的,老子直归五军都督府统辖,跟原先水师卫不一样。”

  听的不一样三个字,刘文杰忍不住又看了眼军卒身上的军装。

  是啊,看衣服,的确是和原先那些王八蛋不一样。

  “小子,你到底是愿不愿意,不愿意就别浪费老子时间。”

  军卒说着就转过了身,刘文杰不知怎的,心里头一急,脱口而出道:“我愿意。”

  军卒又转过身来,笑呵呵的拉着他到桌子前。

  在这张桌子后头,也坐着一个人,他的身上也穿着黑色的军装。

  刚刚在刘文杰面前一口一个老子的军卒,在桌子后头这人的面前,显得十分恭敬,笑呵呵道:“书记官,我又拉来一个。”

  被唤书记官的那年轻人,看了刘文杰一眼,冷着脸问起了刘文杰的个人信息,他问的问题很多,包括有没有成亲,家里几口人,都是做什么的,在得知刘文杰还有个弟弟后,又问他弟弟成没成亲,这可比衙门登记户册的那书吏,问的可要详细多了。

  刘文杰有些紧张,一五一十的回答了所有问题,过后,那书记官将写满他个人信息的纸张递过来,刘文杰在上头按了个手印。

  “明儿午时之前,还是到这里来,来的时候叫个家里人一同,明儿会给你发笔钱,到时好让家里人带回去,听清楚了吗?”

  书记官抬头看来,刘文杰连忙点点头。

  随后。

  刘文杰回到码头上来。

  船老大等人心急的等了半天了。

  见到他的影子,连忙一窝蜂的涌了上来。

  “怎么样,衙门里的人怎么说,给你…给你登记民册了吗?”

  刘文杰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户籍册来。

  船老大虽然不识字,但他认识衙门的官印啊,此刻看着那广州知府衙门的大印,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男人,忍不住又是痛哭了起来。

  现在也没人顾得上安慰他,周遭水手一听是真的,立马争先恐后的向着码头外面跑去。

  船老大抹了把眼泪,急忙催着刘文杰去叫他弟弟和他娘。

  对于疍民来说,船就是家,刘文杰的弟弟小他两岁,今年不过十六,身子比他瘦弱,也比他矮,不到他肩头高,不过,兄弟二人也有相同点,那就是皮肤黝黑,刘文杰的弟弟还小,干不了什么重活,平日里就是帮着扫扫货仓甲板一类的,他娘就负责做饭。

  刘文杰将他娘和他弟弟从船上叫下来,船老大拿着户籍册,带着妻儿火急火燎的往衙门跑去。

  本来,知府衙门是没想着加班的,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慢慢来就是了,但是,围在衙门外的人太多了,一见他们收起桌子想要停工,那些排了挺长时间队的人,一下子就急眼了,纷纷闹了起来,说什么都不让衙门的人走。

  没办法,这些个刁民群情激奋,搞不好就要生出事情来,所以知府衙门只好妥协,开始安排人手,加班加点的轮轴转,

  船老大三人,一去就是大半天,直到大半夜才回来,船上的水手们,则一个都没有回来,他们以前不敢到陆地上来,所以这城里的花花生活,没几个人体验过,如今有了户籍,他们也不怕被人欺负了,谁敢欺负他们,打回去就是了,他们这些在海上摸爬滚打之人,谁手上还没点功夫了。

  以前被欺负,他们是不敢还手,因为衙门不把他们当人看,还手了,就算争了一时之气,衙门那里也不会放过他们,所以,以前他们都是能忍就忍。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户籍,他们就是正儿八经的人了,只要占着理,就是闹到衙门那里,那也没什么好怕的。

  所以,这些水手们,在拿到户籍册之后,就兴冲冲的跑到了城里头去,喝酒的喝酒,逛窑子的逛窑子,去赌坊的去赌坊,都去逍遥快活去了。

  船老大回来的时候,也买了些酒菜,就在甲板之上,船老大拉着一家人坐下,先是将几杯酒倒进了海里头去,而后又冲着南宫的方向,恭恭敬敬的敬了皇帝一杯酒。

  过后,船老大这才喝了起来,他给刘文杰倒了一杯酒,给刘文杰他弟弟倒了一杯酒,给刘文杰他娘倒了一杯酒。

  就这样一杯接一杯,刘文杰本来想说说水师的事,可是一直开不了口,直到第二天,宿醉的刘文杰醒来,眼瞅着就要到中午了,着急的刘文杰,这才跟老爹说了自个投军的事。

  船老大一愣,目中满是不可思议。

  “爹,你快跟我去吧,马上就要过时间了。”

  “可是,这船上的货,今儿得抓紧卸了,再不卸,就要臭了,这要都坏了,咱们可赔不起。”

  船老大想了想,让刘文杰的弟弟跟他去。

  刘文杰带着他弟弟,一路到了昨天登记的书记官这,书记官还记得他,也没多问什么,拿过来一张纸,写了几行字,就让刘文杰按了手印。

  通红的手印一按,刘文杰拿到了一枚银元,银元上的面额,是五两银子,这可不少了。

  刘文杰想着,拿着这笔钱,能给爹娘买几身上好的丝绸衣服了,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他爹娘,穿过锦衣绸缎。

  刘文杰面色激动,拉着弟弟就要走,结果刚转过身,就听那书记官道:“你去哪啊,让你弟弟自个回去。”

  听这话的意思,像是不准他走。

  刘文杰傻眼了,结巴道:“大人,您…您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书记官轻笑一声:“从拿了银子开始,你就算是军人了,在这等着吧,等会还有人来,等人来齐了,咱们就出发。”

  “去…去哪?”

  “问那么多作甚,去该去的地方,行了,让你弟弟赶紧回去吧。”书记官不耐烦道。

  刘文杰顿了顿,小心翼翼道:“大人,我不知道今日就要走,我跟爹娘也没说,什么东西也没拿,还有啊…”

  说话间,刘文杰将弟弟往前推了一把:“我弟弟年纪小,他一个人连回去的路都不认识,这样,我把银子先放下,我把我弟弟送回去,跟爹娘说一声,然后再回来可好?”

  “你也不看看这什么时候了,哪有那么多时间等你,少说废话,赶紧的,去那边乖乖等着。”

  书记官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堆人。

  “大人…”

  刘文杰还想说什么。

  书记官脸一板,冲着站在左右的两个军卒,没好气道:“把他拉过去。”

  两个军卒上前,一左一右拽住胳膊,刘文杰惊慌失措,一边喊着大人一边挣扎着。

  “哥…”

  刘文杰的弟弟害怕的都要哭了。

  书记官瞄了一眼,冷声问道:“你认识回去的路吗?”

  刘文杰的弟弟慢慢点了点头。

  “行了,那你就回去吧,把钱装进衣服里,回到家在拿出来。”

  说着,又有一个人过来,书记官开始忙活起了自个的事。

  刘文杰的弟弟不知所措的站了会,而后其是想起什么来,急忙转身向着码头的方向狂奔而去。

  等他跑回来,船上的货已经卸掉了,船老大心满意足的坐在甲板上,正美滋滋的抱着烟杆,在那吞云吐雾呢。

  “爹,爹,不好了…”

  刘文杰的弟弟气喘吁吁道:“大哥……大哥让抓壮丁了。”

  船老大一愣,随即将烟杆一收,着急忙慌的问起了怎么回事。

  刘文杰的弟弟将银元掏出,又将自个看到的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

  船老大听完,如是屁股着了火似的,连忙就向着那募兵的地方去。

  一路上,他连口大气都不敢多喘,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等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赶到之时,那招兵的地方,已经是空荡荡了。

  船老大四处寻寻,都是看不到儿子的身影,这急得他直跺脚。

  从这一天开始,刘文杰就像是消失了一般,直接音信全无生死不知,船老大刚开始还不停的托人打听,后来时间长了,他也就死心了,甚至在心里头,他都已经接受了刘文杰不在人世的可能。

  …………

  广州这边就是一个缩影,废除黄册令一下达,各个县府基本都跟广州一样,皆都在忙忙碌碌的登记户口,这也是一个统计人口的过程。

  而卫所那边,还是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户部、都察院这几个衙门,各自派些人,组成数个联合工作组,分派至各个省,负责具体的裁撤工作。

  那二十多个勋贵一掉脑袋,对于卫所上的这些个人,也都不大不小是个震慑,再加上朝廷的政策也算柔和,所以也没生出多大的抵触情绪来,革除卫所的工作也算是顺利,只是在浙江和江西两地,有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居然想来硬的对抗朝廷,他们的下场自是不用多说,没翻起多大的浪花来,就被直接平定了。

  在地方忙忙碌碌的时候,朝廷里头也没闲着,其中最忙的,就是户部了,这登记民册的事情,就是由户部来具体负责的,户部的人现在是脚不沾地,不管白天黑夜,那户部公房都是进进出出吵吵闹闹的,可以说,黄道周现在,恨不得将底下的人分成两半。

  除了户部之外,剩下最为忙碌的,就是吏部了。

  按照规矩,在新天子改元之后,吏部要对天下官员,进行一场考察,看看谁是能吏谁是干吏谁是碌碌无为之辈。

  同样,这也是方便皇帝,对各个地方,对底下的各个官员,能有个大概的了解。

  而主要负责这件事情的,就是阮大铖。

  自马士英举荐,进入吏部以来,阮大铖也老实了一段时间,做事公允不敢徇私,可有句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天启崇祯手下当官的时候,阮大铖擅长的就是拉帮结派溜须拍马贪拿卡要。

  这老实了一段时间,随着考察工作的开展,阮大铖的贼心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大明朝对官员的考察,分为四个档次,下中上以及上上,官员的仕途升迁,吏部的评级尤为重要,一个地方官,比如一个知府,在他的任期之内,要是能得个上或者上上的评级,那么在任期结束之后,就有很大的机会调入朝中,成为一名京官,如果当时朝廷里没有空闲位置,那他就先会被调入一个重要的地方,在干一任知府,或者去个地位不太高的地方,直接进入三司衙门,等到朝廷有空缺了,再将他调过去。

  而如果得了一个中,那么只会品级调任,并且,大明朝还有一个潜规则,如果在两个任期之内,都无法得个上,那么你的仕途生涯,就将止步于当前的官职。

  要是直接得个下的话,你就会挨到训诫,要是下一次考察的时候还是得了个下,便会直接被免官。

  由此可见,吏部的考察,对于官员的仕途生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所以,当改元考察的消息一出来,广州城以及广州附近衙门里的人,全都一窝蜂的跑来了阮大铖的府邸,而那些距离远的人,在收到消息的那一刻起,也都不约而同的派遣亲信之人,前来广州跑关系。

  既然是跑关系,自然不会空手来的,不过短短十余日,阮大铖就收取了二十多万银子,由此可见,大明朝的官老爷们,是多么的想要升职,是多么的有钱。

  对于这些送礼的人,他们这么懂事,阮大铖自然要给几分面子,照着礼单上的名字,他挨个给了个中以上的评级,那些礼物贵重的,更是得了个上上。

  当然,阮大铖也不是来者不拒,也不是谁的钱都要的,比如东林人的钱,阮大铖就是一分都不要。

  既然不拿钱,阮大铖那自然也不会给他们好评级,除了一些工作特别优秀,实在没办法给穿小鞋的之外,其余在地方各个县府的东林人,阮大铖大手一挥,都给了个中以下的评级,这下子,算是捅了马蜂窝了,朝廷里的东林人,纷纷开始跟阮大铖斗起了法。

继续阅读:一百六十一章:东林人和都察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皇太子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