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老僧悟字义
自牧2025-07-02 20:463,218

山中老僧求墨宝

  一笔写尽三家义

  若是他年能复笔

  可否写出新天地

  “二哥,你说都是在珞珈山上出家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红衣女子一边收拾床铺,一边与男子说道。

  男子手拿玉箫在空中比划着什么:“这师徒二人可不象是普通的和尚。”

  女子闻言停下了手上的活计,一脸好奇的凑到男子身边:“我也觉得,但并说不出来为什么。二哥,你说说。”

  “哪里有和尚连自己法号都忘了的?”

  “那有怎么了?年纪大了呗。”

  “看他行事说话并不像老糊涂了,却又忘了自己的法号?”

  “那牛爷不也是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了?”女子说完便掩起小嘴,看着正一脸深意望着自己的男子。

  男子呵呵一笑:“管他是不是普通的和尚,反正过了今晚,我们就走。”

  女子想了想便也不再去追究什么,又继续去整理床铺,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事:“二哥,你说这苏姐姐一走就是十年。他那师弟真的那么难找么?”

  男子见女子神情有些暗默,眼睛挑了挑笑着说道:“灵儿,你也不必这么担心,以苏姐姐的修为,怕是整个修真界能奈何她的也没几个人。”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苏溪山中的崔若和灵儿二人。自从十年前苏九狐到唐国寻她师弟,颠倒是非僧,来来和尚至今未归。灵儿与苏九狐关系甚好,曾几次要来寻苏九狐,但牛爷和鬼母就是不同意。

  十年中,白日里无命教崔若修行,夜里则鬼母一直监督崔若看书、写字、音律等等,反正都是和修行无关之事。因为这,崔若好一顿的向牛爷告状。但牛爷说自己教灵儿炼丹、炼器,没工夫理他,全听鬼母的就对了。十年下来,境界按牛爷说的跟三花差不多,就是依然没有灵力,但琴棋书画却样样精通。后来几年里,没事的时候就会进山打打猎。其实说是打猎,那兽王级别的倒是没少击杀。整个苏溪山的凶兽,只要听到有人吹箫,胆小的都大小便失禁。久而久之便都逃进到深山中,不敢轻易出来,搞得脚行和历练的修士进山后,只能采采果子了。

  曾经也有几伙人也特意来查询过原因,到后来什么也没查到不说,有的还会被一阵箫声搞得晕头转向。本就因苏溪山上的凶兽不出来,而导致了整个修真界的凶兽材料短缺,这一来,就有很多势力派出得力之人进山。又是无一例外的无功而返,倒霉的若是听到箫声,便还会被捉弄一番,经常搞得狼狈不堪而归。

  就在两年前,还有个大势力组织了一次进山围剿。打着保护生态平衡,维护修真界凶兽市场稳定的旗号。陆陆续续能有三千余人同时聚集在苏溪山,由八百凝道境高手带队,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围剿,整个大陆便传出一个关于苏溪山的谚语:山中有魔头,号称鬼见愁,只要箫声起,人兽皆断头。很多人自是不信山里有什么魔头,若是真的,落尘宗早就去绞杀了,定是哪个修者在山中修行,不喜人打扰,这后来才有了就怕苏溪响玉箫这句民谣。

  直至三个月前,牛爷叫二人出来寻找苏九狐,还说什么到时候了,二人自是乐意的很。一路上有花落谁家提供线索,这二人才追踪到了唐国。也恰巧赶上大乘门要开什么法会,弄得珞珈山千余寺庙人满为患,二人走出了好远,才寻到这小寺庙来暂住一晚,天亮再继续寻苏九狐。

  灵儿将床铺整理好了,却突然愣住了,许久后才对又在那拿着玉箫比划着的崔若说道:“二哥,就这一张床,咋睡?”

  崔若继续比划着什么,随口说道:“你变成小狐狸,我搂着你睡。”

  灵儿见崔若如此说,面颊微红,但见其整天一有时间就拿着玉箫比划,直接走过去一把抢下玉箫娇怒道:“不知道你最近着了什么魔了,整天拿着比划比划的,我和你说正经的,一张床,咋睡?”

  崔若面露讨好之色嘻嘻笑道:“灵儿,来给我。晚上你睡床,我就坐在这睡。”说完便趁灵儿一个不注意就有把玉箫抢了回来。

  “你说你,想学符道,就去买只笔回来,整天拿着箫比划着,能有什么用?”灵儿说完见崔若又开始比划起来,一撅嘴便上床睡觉去了。

  崔若听灵儿这么一说顿了顿:“哎,灵儿,你说的对啊。明日我就去寻一直笔来,然后再弄些纸墨。”

  “二位施主,休息了么?”门外传来三藏和尚的声音。

  崔若看了一眼背对着自己装睡的灵儿,随即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还没,三藏大师有什么事么?”

  “哦,贫僧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施主……”

  “既然是不情之请,那就别说了。”崔若突然打断了三藏和尚的话。不知怎滴,崔若自从见了这三藏和尚后,便觉得并不像个普通的出家和尚。敌我难分,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妙。

  “哦,那可惜了,本想着请施主赐下一份墨宝,哎,散了吧,施主早些休息吧。”

  崔若闻言,突然眼睛一挑:什么?让我写字?那肯定得有笔啊。早知道把鬼母的那支笔偷出来就好了,那可是好东西。就是不偷出来,白天买一支也是好的。真是的,那邹大哥送什么不好,非送我一本符道之书,给我都整的着魔了。

  “大师等等!”崔若想到此处便出声叫住了门外正要离开的三藏和尚,起身便要出去。

  灵儿见此也坐了起来:“是我们打扰人家,还是请大师进来吧。”

  “施主可改变注意了?”

  崔若哈哈一笑,走到门前将房门打开道:“本来想睡了,但听大师想让我写字,这时间长没写字了,手还痒了起来。大师请进!”

  三藏和尚微微一笑,便走了进来:“打扰施主了。”

  “不打扰,是我们打扰了大师清修才是,大师请坐。”

  三藏也不客气,只是看着崔若笑。

  崔若一脸狐疑,这和尚想求我写字,咋两手空空的就进来了?还有,他怎么知道我会写字?他看着我笑什么啊?

  “大师,不知您想写什么字?”

  三藏和尚见崔若一直看着自己双手,哈哈一笑:“一个字。”

  “何字?”

  “这是贫僧最近自己悟出来的一个字。”

  “何字?”

  “它不念字。”

  “那我怎么写?”

  “贫僧写给施主看。”三藏和尚说完,便用手蘸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一个不是字的字。

  崔若见了此字双眉紧锁,横看竖看都不知是何字。

  “施主可以先写下来再看不迟啊。”三藏和尚不知何时手中拿着一支毛笔,而桌子上也不知何事多了一张宣纸,和一块砚台。砚台里的墨显然是刚刚磨好的,但却不见墨在哪里。

  崔若心里一惊,但这个字像是有着某种魔力一般,随即也不去想其他,接过三藏和尚手中的毛笔,舔满墨,开始写了起来。

  只见这字像极小篆体,上边是个雨字头,下便是而,但中间两竖过长,加上弯弯折折几笔,下便倒像是个弗字,前边则是一个走字。若是分开来,应该是需、弗、走三个字。

  崔若写罢便拿起观看,面露疑惑的看向了三藏和尚。

  三藏和尚接过此字看了看:“施主写了一手好字啊,这是贫僧进来悟出的一个字,也知叫什么。见施主来,指尖处像是经常写字之人,便才有此冒昧之举,还望施主莫要见怪。”

  “此字当如何将?”崔若彷佛被这个字吸引住了。

  三藏和尚微微一笑道:“施主可知当今九国有哪些宗门传承最久?”

  “当属儒、佛、道三家。”崔若略做思考便答道。

  “九国虽说宗门众多,但唯独此三家传承最久,追随者也最多。可知何故?”

  “请大师点化。”

  “点化不敢,拙见倒有些。这儒,可教化世人,亦可借此间道理通达三界。佛,也是我大乘教派所修之终极。其中奥妙众多,但世人修之即可向善,亦可静心。道,天地之机,世人无机缘者不可修。虽处处存道,但世人不识。虽时时用道,但世人以为己力。虽不懂,但还离不开。”

  “其他宗门也有传承,若深入其理,也各自玄妙。”

  “这是自然,但此三家最为包容不是么?”

  “这倒也是,可能之所以能传承之久,也能根植人心,便也是这包容吧。”

  “天地万物本各有不全,而天地将其包容,所以天地圆满自成大道。国人各有不全,王若包容,国将自成国道圆满。家人各有不足,家长能包容,便家庭美满自成家风。所以能容者,才可圆满自成。”

  “大师智慧,但不知大师悟出此字之玄机何在?”

  “儒者,人之需也。礼义廉耻,忠义孝悌,读书明理等等等等,都是人需要的;佛者,人之弗也。贪嗔痴慢疑,与五浊六根等等,都是人要去除的;道者,走在先,首为后。经历方有悟,只是一味的悟而不行,岂不谬哉?天地生万物,自是根据万物之道而包容。若是之前就先设定好了一切,那万物估计也没了生命和灵魂。故此,贫僧悟下此字。走在前,需在上,弗为根。随之经历而知所需,遇窘境方知所弗。”

  “大师!此字妙哉。不如给个叫法?”

  “此字为施主所写,莫不如施主给此字赐下一音如何?”

  崔若想了想,也不推辞:“此字参透,可圆满人性,那叫它‘盈’可好?”

继续阅读:第四十二章 亭中方便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半部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