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挂着两个瓢
一个大来一个小
风吹为何瓢不动
原是和尚在睡觉
崔若在一块大石上盘膝闭目,突然一个黑衣人出现在其身前,随即单膝跪地低声说道:“不知少主急招何事?”
崔若缓缓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身前之人道:“悬赏令上还有什么人活着?”
黑衣人回到:“那支!”
崔若深吸一口气,双眼凝视远方,片刻后说道:“为什么还活着?”
“此人有一种神奇的功法,可以掩饰自身的气息。”
“把他的资料给我。”
黑衣人一顿了一下说道:“少主这是何意?”
崔若冷笑一声道:“这个悬赏令我来完成!”
黑衣人忙道:“不可!程大先生交代过,少主和小姐不能接悬赏令!”
崔若怒目道:“资料给我!”
黑衣人十分的为难,想再说些什么,但还不敢。
“莫要为难与他,有什么事我帮你。”一个身影远远地走来。
崔若一见顿时眼中露出喜色:“无命!你回来了就太好了!”随即对身前黑衣人说道:“没你的事了!”那黑衣人闻言,如同大赦般连忙称是,给无命行了个礼就很快的消失了。
崔若拉着无命的手道:“走!陪我去趟宋国!”
无命面露疑色的四处张望,随即问道:“灵儿呢?”
崔若一边拉着无命走一边说道:“灵儿被那支抓走了!”
无命停下了脚步,拉住崔若道:“你先别急,先和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崔若无奈,只得将事情大致的给无命讲了一遍。无命听完双眉紧锁,片刻后喃喃说道:“他那支竟然有这个胆子?”
崔若道:“怕是他是狗急跳墙了。”
无命摇摇头说道:“我总觉得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对了,此次我还有个消息要和你说。”
崔若说道:“我们便走边说。”
无命道:“也好,你平时习惯身法赶路,御空则一直不太行,我来带你。”
崔若想了想也是,若是一直靠身法赶路,无命可是要受罪了,随即点了点头。
唐宋交界唯有一条通道,那便是号称第九关的‘娘子关’。
娘子关因当时真人境修者,唐国的平阳公主带兵驻守而得名,千年以来,皆是由女修者驻守此地。只是并不是那个国家的修者,而是浩然正气派遣。如今这娘子关中的城主,便是浩然正气的真人境长老‘莫问’。
娘子关中便没有南津关那般繁华,但多了几分书香之气。亭台楼阁,松柏沿街,随处可见的书法墙,就连灯都是书卷造型。若是赶上清晨大雾,此地便如同仙境一般。让人行走在街上,都感觉灵魂被洗礼了一番。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李亚松此时此刻也就能想到这句了。
卢九合哈哈一笑道:“没想到双刀樵夫也信这个?”
晓书童掩嘴一笑道:“难道你不信?”
卢九合看去,只见这晓书童不愧为书痴,举手投足见都透着书香之气,若是不知道雅字何解,与其三日便知。
刘亚松见此哈哈笑道:“我见卢兄也是饱读之士,不像我这个粗人,整日里就喜欢与木为伍。”
卢九合微微一笑道:“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看我今日行走在这娘子关街头,便很好的说明了我读的书不多,哈哈。”
晓书童悠悠说道:“但卢兄见识,并非典籍可学。”
卢九合整日里言语行为皆是不拘一格,所以让人称作疯癫道,可一遇到这书痴晓书童便疯癫不起来了。
尴尬的笑了一声说道:“每个人的见识都是一本书,若是找到喜欢读的人,那便是缘分。”
刘亚松闻言十分的赞同,而晓书童则面上飞起红云,许久后难难道:“晓书童正是将卢兄当成一本书来读的。”
此时无比的安静,卢九合看看天,看看楼,刘亚松尴尬的低着头向一个门面走去。
晓书童长出一口气,像是憋在胸中许久的一口气终于吐了出来,十分的舒畅。
卢九合突然喊道:“刘兄!你去哪?”
刘亚松闻言回头道:“我到这转转!”
晓书童一看那楼,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只见那楼上的匾额三个漆金大字‘戴春林’。
卢九合见了也是笑出了声:“刘兄好贴心啊!”
刘亚松一头雾水,抬头看看匾额,眨了眨眼睛指着这小楼问道:“戴春林啥意思?”
卢九合打趣道:“刘兄家中娇妻若是知道你如此贴心,定是很暖。”
晓书童不忍咯咯一笑道:“戴春林可是九国中最著名的胭脂楼啊,快快回来吧,哪里见有男人逛戴春林的。”
刘亚松闻言,突然一个大跳便躲得老远,转头低声埋怨卢九合道:“你不早说一声,还看我的笑话,我可是怕你尴尬才偷溜的,你欠我一顿酒啊!”
卢九合闻言拍了拍刘亚松肩膀叹道:“贫道有什么好尴尬的?你情我愿的,又不是什么失礼之事。不过刘兄你刚刚,好像有些……”说完便大有深意的看着刘亚松。
晓书童轻咳一声道:“这里的城主人称‘馥比仙’的莫问。”
刘亚松刚才略有尴尬,此时听晓书童说完问道:“馥比仙是什么仙?”
晓书童突然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卢九合哈哈一笑道:“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只是一听便知道其才之大,知之广了。”
晓书童笑道:“卢兄果然好见识,这莫问是浩然正气的一位真人境长老,也是晓书童的师父。”
刘亚松虽然没太听懂二人所说的具体是啥,但最关键的这一点倒是听明白了。合着城主就是晓书童的师父,看来有酒喝了。笑道:“那就赶紧去见你师父吧!”
旷无名和嬴玉行至一处荒野,一望无际,茫茫一片。
旷无名看着前方说道:“过了这片荒原,便是那太行山了。”
嬴玉说道:“那我们今晚就在太行山中休息吧。”
旷无名点头不语,二人继续赶路。
“崔若!前方便是娘子关了,我们不能御空了,要走路过去才行。”无命对崔若说道。
崔若平日很不喜欢御空,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恐高。这这次不一样,灵儿被抓了去,肯定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赶快赶到宋国都城。听无命如此说,已经无力说话了,只是点了点头。
树上挂着两个瓢,一个大来一个小。风吹为何瓢不动?原是和尚在睡觉。
路痴和尚与破山和尚二人斜躺在树上休息,这一夜二人追踪阴气根源,直至此处便突然消失了。见天大亮了,阴气衰弱,二人就决定在此休息,待酉时后阴气渐盛再继续。
此时已是午时,由于天太热,路痴和尚睡不着,便拿出了那个大蒲扇扇风纳凉。
破山和尚微微睁开眼睛道:“大师也怕热?”
路痴和尚冷哼一声道:“和尚我为什么不怕热?”
破山道:“心静自然凉啊。”
路痴呵呵一笑道:“和尚我没有心,咋静?”
破山也不和他继续,笑呵呵问道:“大师可有何看法?”
“啥看法?太阳出来热是很正常的。”
“贫僧当然说的不是此事。”
“你问阴气到此突然消失的事?”
“正是。”
“没看法!没了就是没了,不是本就没有,就是此处有人布下过阵法隐藏阴气。”
“贫僧也有此想。天正热,反正无心休息,不如我们再好好查看一番?兴许会有什么蛛丝马迹也说不定。”
路痴和尚笑呵呵道:“好啊!你去吧,和尚我等你。”
破山笑道:“大师说笑了,贫僧先去周围查看一下地形。”说完便跳下树,向远处走了。
路痴看着破山背影摇头笑道:“既现地上,那根不是在地下就是在天上。”
破山闻言突然脚步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没回头笑道:“多谢大师指点。”便走远了。
娘子关城主府中,卢九合、晓书童和刘亚松三人正与一位老妪谈话。
这老妪虽然年长,但眉眼间不难看出,年轻之时便是一位绝世美人。老妪一身正气凛然,举手投足皆温文尔雅。
晓书童对老妪说道:“师父,卢兄虽然给人感觉行为乖张,但胸中之才并非典籍中所能学。”
这老妪非是旁人,正是这娘子关城主,馥比仙莫问。
莫问略有蔑视的看了一眼卢九合,又看了一眼刘亚松道:“二位进来在修真界中名气不小,莫问佩服,后生可畏。但具我所知,二位都是散修吧?”
刘亚松恭敬说道:“莫先生谬赞,名气谈不上,只是散修不比宗门,所以修行时则更为努力些。”
莫问道:“听你的意思是说宗门弟子则不努力了?”
刘亚松刚要解释,卢九合在一旁说道:“莫先生可见过圈养的狗会咬人?”
晓书童见此连忙看向莫问,其面色极其难看。
莫问凝眉厉目看了一眼卢九合道:“听晓书童说道长大才已出典籍之外,难道就是这圈养之言么?”
卢九合哈哈一笑道:“那贫道还真有些圈养之道,不知道莫先生可想听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