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伪装华侨骗投资
小七缘2025-10-17 10:002,355

  江省,临川县。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临川县革委会那栋略显陈旧的二层办公楼里,却因为一个“海外侨胞”的到来而透出几分不寻常的热切。

  林宇坐在会客室的木制长椅上,身下的硬木板硌得他有些不舒服。

  他穿着一身在这个年代看来极为扎眼的“行头”——深蓝色的涤纶西装,熨烫得笔挺,却掩不住内里那股子与他此刻身份不符的虚浮气。

  这身衣服,是原主掏空积蓄,又不知从哪个地下渠道弄来的“进口货”,精心包装自己的道具。

  他微微抬眼,打量着对面几位县里的领导。主位上的是县革委会主任王建国,五十岁上下,面容严肃,眼神里却带着一种急于做出成绩的焦灼。

  旁边是分管经济的副主任李为民,以及县商业局的几位干部。他们的目光热切地落在林宇身上,或者说,是落在他所代表的“海外关系”和“投资前景”上。

  “林先生,您能心系祖国,愿意回乡投资建设,我们临川县上下是非常欢迎,也是非常感动的!”王建国主任的声音洪亮,带着地方干部特有的质朴与热情,“您提出的那个,‘侨汇商店’的设想,我们班子讨论过了,认为非常有前景!

  能够丰富我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还能为国家创汇,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林宇,或者说,此刻占据着这具躯壳的快穿部门员工林宇,心中一片冰凉。

  他穿越过来已经三天了。三天前就成为了这个同样名叫林宇的混混身上。

  原主的记忆如同肮脏的泥浆,涌入他的脑海——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父母早亡后更是无法无天。

  最终,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竟然想出了冒充归国华侨,诈骗地方政府投资的主意。

  他选中了临川县这个相对闭塞,又渴望发展的地方,利用信息差和一番精心编织的谎言,竟然真的快要得手了。

  原计划是,拿到第一笔“启动资金”——足足三十万人民币,在这个工人平均月薪不过三四十块的年代,这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然后立刻卷款潜逃,换个地方继续挥霍、行骗。而此刻,谈判已近尾声,协议基本敲定,就差最后签字和资金划拨了。

  林宇甚至能感觉到原主残留在身体里的那一丝即将得逞的兴奋和贪婪,但这感觉很快被他灵魂深处涌起的巨大荒谬和压力所覆盖。

  几十万的国家损失,一系列干部因此受处分,甚至影响前途……原主造下的孽,现在需要他来偿还,不,是必须扭转。

  “系统,”他在脑海中无声地呼唤,“这就是你说的‘不崩人设但做好事’?我现在顶着个骗子的身份,手里捏着快要到手的赃款,你让我怎么洗?”

  【叮。检测到宿主强烈需求。鉴于本世界情况特殊,原主行为已严重触及法律底线且即将造成重大恶劣影响。

  现提供特殊身份辅助道具:‘海外关系认证包’。使用后,将为宿主在当前世界背景下的海外身份(美籍华人,祖籍临川)提供逻辑自洽的证明文件及初期启动资金(一万美金)。

  请宿主妥善利用,扭转局面,完成洗白与救赎任务。提示:使用该道具后,宿主需在‘华侨’人设下,将诈骗行为转化为真实投资与贡献。】

  系统的提示音一如既往的冷静,却让林宇松了口气。有办法就好,有突破口就好。一万美金在这个年代也是巨款,更重要的是那个“认证”的身份,这是他将谎言变成现实的基石。

  他收敛心神,学着原主那副略带矜持又有些“归国人士”优越感的腔调,开口道:“王主任,各位领导太客气了。

  身为炎黄子孙,能为祖国、为家乡尽一份心力,是应该的。”他刻意带了一点若有若无的,模仿不太像的“港台腔”,“关于投资的具体细节,我这边还需要再做最后的确认。

  毕竟,从国外组织货源,打通运输渠道,都需要时间,也希望能确保一切顺利。”

  他这番话,既维持了“积极投资”的表象,又为接下来的“出国筹备”留了余地。原主是准备假借筹备之名直接跑路,而他,是真的要出去一趟——把系统给的身份坐实,把承诺的货真价实的商品弄回来。

  李为民副主任立刻接话:“理解,理解!林先生做事严谨,是应该的。我们县里一定全力配合,提供一切便利!手续方面,您不用担心。”

  接下来的会谈,林宇尽量表现得既积极又“专业”,提出了一些关于店面选址、人员培训的初步想法,听得几位领导频频点头,越发相信这位“林先生”是真心来投资的。

  会谈结束,王主任热情地握着林宇的手:“林先生,晚上我们在招待所准备了便饭,您一定赏光!”

  林宇笑着应承下来。他知道,这是必要的应酬,也是他进一步了解情况、稳住局面的机会。

  晚上,县招待所的小包间里,气氛比白天更加热络。除了王主任、李副主任,作陪的还有商业局的赵科长,以及……一位穿着朴素蓝色列宁装,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女子。

  “林先生,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县中学的老师,陈雪梅同志。”王主任笑着介绍,“雪梅老师可是我们县里少有的高中生,文化水平高,正好,可以跟您多聊聊,了解了解国外的情况嘛。”

  陈雪梅看起来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眼神干净,带着一种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认真和些许腼腆。她站起身,微微向林宇点头:“林先生,您好。”声音清脆,像山涧的泉水。

  林宇心中了然。这大概是县里看他这个“华侨”年轻,又单身,存了那么一点牵线搭桥的心思,或者至少,希望有个有文化的年轻人能更好地“接待”他,让他对临川县更有好感。

  “陈老师,你好。”林宇保持着风度,微笑着回应。他注意到陈雪梅在看他时,眼神里除了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这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姑娘,并非全然被动。

  席间,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林宇小心地应对着,既要维持人设,又不能说得太多露出马脚。他大多时候是倾听,听王主任讲临川县的发展困境,听李副主任讲物资匮乏的难处,听赵科长抱怨商品供应的紧张。

  陈雪梅话不多,但偶尔开口,问的问题却很有见地,比如:“林先生,听说国外的超市商品种类非常丰富,普通人日常都能买到吗?”或者,“您觉得,如果我们这里开这样的店,最大的困难会是什么?”

  林宇借着她的话头,谨慎地分享了一些“见闻”,重点强调了物流、管理和质量把控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将一些现代商业理念包装在这个时代能接受的语境下传递出去。他看到陈雪梅听得非常认真,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继续阅读:第四百四十二章伪装华侨骗投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快穿之渣男洗白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