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小婉则提供了故事最原始、最纯粹的灵魂,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细腻入微,常常能提出让林宇拍案叫绝的细节设定。
两人思想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往往林宇提出一个框架,苏小婉就能立刻填充进血肉;苏小婉萌生一个灵感火花,林宇便能将其拓展成燎原之势。
《归途》的故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如同被精心雕琢的璞玉,逐渐散发出温润而耀眼的光芒。
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迷失与回家的故事,而是融入了对文明、记忆、身份认同的深刻思考,情感张力十足,科幻设定也扎实可信。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最初的拘谨和客套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
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方就能心领神会。苏小婉在林宇面前变得自信开朗了许多,眼睛里总是闪着创作时兴奋的光彩。
而林宇也发现,和苏小婉在一起讨论创作、甚至只是简单聊聊日常,都能让他感到一种难得的平静与愉悦。一种超越合作友谊的情愫,在共同奋斗的土壤里悄悄萌芽。
时机成熟,林宇决定将苏小婉正式引荐给周编辑,并敲定出版合同。见面那天,苏小婉紧张得手心冒汗,林宇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递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周编辑,这位就是我的合作者,苏小婉。《归途》的灵魂贡献者。”林宇介绍道。
周编辑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羞涩但眼神清澈坚定的女孩,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他阅人无数,能看出苏小婉身上那种属于创作者的纯粹气质。
简单的交谈后,他更加确信,这个女孩对《归途》故事的理解和投入,是真实不虚的。
林宇将完整的《归途》书稿递给周编辑。周编辑花了一下午时间仔细阅读,越读越是心惊,越是欣喜。
他原本以为只是比《星光彼岸》好些,但没想到成品的效果如此惊人。文笔老练(这主要归功于林宇),但故事内核中那种独特的、动人的真诚感,显然来自苏小婉。两者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使得《归途》成为了一部既有商业吸引力又有文学深度的优秀作品。
“太好了!”周编辑合上稿子,激动地说,“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林宇,苏小姐,恭喜你们!这绝对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接下来的合同签订过程非常顺利。在林宇的坚持下,合同明确规定了苏小婉作为共同作者的署名权和相应的版税分成。
看着合同上并排写着的“林宇、苏小婉”两个名字,苏小婉的眼眶微微湿润了。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印在即将出版的书籍上。
出版社随后正式公布了《归途》的出版计划,并确认了合作者苏小婉的身份。虽然仍有零星的质疑,但更多的是好奇和期待。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能让林宇如此推崇的合作者,究竟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归途》的宣发悄然启动,而林宇的《万界游侠》第二部也开始了连载,再次以惊人的想象力和深度引爆市场。
两颗新星,在文坛的夜空下,正沿着各自的轨道,交相辉映,即将共同谱写一段新的传奇。
《归途》的出版计划公布后,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又一枚石子,涟漪扩散间,不可避免地裹挟起了泥沙。
正如林宇所预料,当合作者“苏小婉”这个名字从神秘的“笔友”变为具体的人时,舆论的焦点迅速发生了偏移。最初的期待和好奇,很快被一股质疑乃至恶意的暗流所冲击。
网络上开始出现各种声音:
“苏小婉?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哪个大学毕业的?之前有什么作品?”
“查无此人,一上来就和林宇这种级别的作家共同署名?这背景不简单吧?”
“呵呵,懂的都懂,怕是‘灵魂’交流出来的署名权哦。”
“林宇也是被迫的吧?肯定是人情或者资本的力量,可惜了《万界游侠》积累的口碑。”
“坐等《归途》扑街,看这个关系户怎么收场。”
一些捕风捉影的“爆料帖”开始流传,暗示苏小婉有神秘后台,或者与林宇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才换来了这个“挂名”的机会。
尽管这些帖子漏洞百出,但在网络这个放大镜下,依然蛊惑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苏小婉的博客和刚刚开通的社交账号下,开始出现冷嘲热讽甚至人身攻击的评论。
苏小婉第一次面对如此汹涌的恶意。她关掉电脑,蜷缩在出租屋的沙发上,脸色苍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巨大的委屈和压力几乎将她淹没。她热爱创作,珍视《归途》如同自己的孩子,却没想到它的诞生会伴随着如此多的污秽和误解。
“林宇……要不,我的名字还是……”她哽咽着给林宇打电话,几乎想要放弃。
“小婉,”林宇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沉稳而坚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看着我,听我说。你没有做错任何事。《归途》的灵魂属于你,这一点,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噪音,交给我来处理。你只需要相信你自己,相信我。”
挂断电话后,林宇眼神微冷。他深知网络的习性,简单的澄清往往苍白无力。他需要一种更强势、更真诚的方式来破局。
他没有选择通过出版社发布官方声明,而是在一个傍晚,直接在自己的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长文。这篇长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实的叙述和不容置疑的肯定。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归途》以及我的合作者苏小婉女士的讨论,其中不乏误解和恶意揣测。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首先,与苏小婉女士的合作,是我创作生涯中一次无比幸运和珍贵的经历。并非我‘提携’她,而是她的才华,照亮并重塑了《星光彼岸》这个原本可能流于平庸的构思。
认识小婉,是在《万界游侠》创作期间。当时,我正为《星光彼岸》的未尽之意感到遗憾。
偶然读到小婉未公开的随笔和构思,我被其中蕴含的、与《星光彼岸》内核惊人契合却又更为深邃的灵感所震撼。那种纯粹、真诚和对故事人物命运深刻的关怀,是我在当时创作《星光彼岸》时未能完全捕捉到的。
是我主动提出合作。因为我相信,只有将她的灵魂构思与我的写作经验结合,才能诞生真正完美的《归途》。
合作过程中,小婉对故事的贡献是核心性的,从人物弧光到关键情节转折,无数闪光点都源于她的智慧。说她是《归途》的灵魂,绝非虚言,而是事实。
我理解大家的好奇与质疑,但请勿用莫须有的猜测,去伤害一位真正热爱创作、拥有非凡才华的创作者。署名权是她应得的尊重,而非任何形式的施舍或交易。
一切争议,请待《归途》面世后,由作品本身来回答。我相信,读者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篇长文一出,瞬间引爆全网。林宇如此旗帜鲜明、毫不避讳地力挺苏小婉,甚至用“灵魂”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她的贡献,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支持林宇的读者们纷纷站出来:
“宇哥牛逼!直接刚!就喜欢这么护搭档的!”
“我相信林宇的人品和眼光!坐等《归途》打脸黑子!”
“虽然还是有点好奇,但作者都这么说了,先期待作品吧!”
质疑的声音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气焰被压下去不少,更多人选择了观望,等待作品的最终呈现。
苏小婉看着林宇为她发出的这篇战斗檄文,泪水再次涌出,但这次是感动和温暖。她将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化为了动力,更加投入地与林宇一起进行《归途》最后的修订工作。
终于,《归途》正式上市。
那些抱着挑刺心态翻开书的人,很快就被吸引住了。那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读者,在阅读了几章后,也纷纷改变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