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沉思片刻:"先应急处理。二毛,去我家拿硫磺粉和喷雾器!晓兰,你回村委会把药品那页资料抄几份,明天一早发给所有种植户!"
三人分头行动,忙活到天边泛白才控制住病情。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恢复生机的柑橘苗上时,张老汉老泪纵横:"小林啊,要不是你...我这老本都赔光了..."
这件事后,林宇意识到分散种植的风险。在他的提议下,村里成立了柑橘种植互助组,按地块划分片区,互相监督,互帮互助。他还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防病日历,由王二毛负责每天用大喇叭广播提醒。
沈晓兰看着林宇在村民大会上侃侃而谈,指挥若定的样子,眼中满是钦佩。谁能想到,一年前还是个人人喊打的混混,如今竟成了全村人的主心骨?
转眼又到秋天。第一批跟着林宇种柑橘的村民迎来了收获季。虽然规模还不大,但金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县供销社的王主任亲自带车来收购,价格给到了四毛一斤,比去年还高。当村民们捧着人生中第一笔"巨款"时,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林宇啊,"老支书沈大山拍着他的肩膀,声音哽咽,"你改变了我们村的命运啊!"
庆功宴上,村民们轮番给林宇敬酒,连曾经最看不起他的人也恭恭敬敬地喊他"林技术员"。沈晓兰坐在父亲身边,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林宇,眼中满是自豪。
宴席散后,林宇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如水,照亮了他一手打造的柑橘园。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向他致意。
"林宇。"沈晓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送你回家。"
两人并肩走在乡间小路上,谁都没有说话,但心中都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情感。路过一片茂密的柑橘林时,沈晓兰突然停下脚步:
"知道吗?我小时候,这片地全是荒草。我爹常说,这破沙地啥也长不出来..."她仰头看着挂满果实的树枝,"现在,它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林宇望着月光下她精致的侧脸,突然有种想要表白的冲动。但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奶奶焦急的呼唤:
"小宇!快回来!县里来电话找你!"
林宇和沈晓兰对视一眼,同时拔腿向村里跑去。这个时间点来电话,肯定有大事!
林宇气喘吁吁地跑到村委会,电话听筒还搁在桌上。沈大山一脸激动地指着听筒:"快!县长亲自找你!"
县长?林宇心头一跳,抓起听筒:"喂,您好,我是林宇。"
"林宇同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我是县长周为民。你们村柑橘种植的事迹上《农村工作通讯》了!省领导都做了批示!"
林宇耳朵嗡嗡作响,几乎听不清后面的话。直到沈晓兰悄悄戳了戳他的腰,他才回过神来:"谢谢县长关心...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谦虚!"周县长哈哈大笑,"明天我带相关部门去你们村调研,准备一下汇报材料!"
挂断电话,村委会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盯着林宇,仿佛他头上突然长出了角。
"省...省领导批示?"沈大山声音发颤,烟袋锅差点掉在地上。
林宇也懵了。他知道县农技站的刘技术员写了篇报道,但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大反响。沈晓兰最先反应过来,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准备啊!"
整个村子一夜无眠。妇女们打扫道路,男人们整理果园,孩子们练习献花。林宇和沈晓兰通宵达旦准备汇报材料,老支书沈大山则翻箱倒柜找出了珍藏多年的"中山装"。
第二天上午,五辆吉普车浩浩荡荡开进村子。周县长四十出头,身材魁梧,一下车就握住林宇的手用力摇晃:"小伙子,干得好!给我们县争光了!"
调研团里有农业局的专家,供销社的领导,甚至还有省报的记者。他们参观果园,走访农户,连珠炮似的提问。林宇对答如流,从土壤改良讲到病虫害防治,听得专家们频频点头。
"天才!简直是农业天才!"农业局陈科长拍着大腿感叹,"这些技术连我们专业出身的都想不到!"
中午的座谈会上,周县长当场宣布将村子列为县里重点扶持的"柑橘专业村",承诺提供无息贷款和技术支持。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亲手给林宇戴上了"致富带头人"的大红花。
"林宇同志,希望你戒骄戒躁,带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周县长语重心长地说。
掌声雷动中,林宇看到奶奶躲在人群最后,用围裙不停地抹眼泪。沈晓兰站在父亲身边,眼睛亮得像是盛满了星星。
县长一行刚走,村里就炸开了锅。有人提议立刻扩大种植面积,有人嚷嚷着要去县里买电视机,还有几个小媳妇围着沈晓兰打趣:"晓兰,你家林宇可真出息了!"
"胡说什么!"沈晓兰羞得满脸通红,却忍不住偷瞄被众人簇拥的林宇。
林宇此刻却异常清醒。荣誉来得太快,他必须更加谨慎。晚饭后,他独自来到果园巡视。月光下,那些挂满果实的柑橘树像是他亲手带大的孩子,每一株都倾注了心血。
"就知道你在这儿。"
沈晓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件外套,轻轻披在林宇肩上:"入秋了,晚上凉。"
"谢谢。"林宇紧了紧外套,上面还带着她的体温和淡淡的皂角香,"今天...像做梦一样。"
沈晓兰抿嘴一笑:"我爹说,周县长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官了。"她顿了顿,"林宇,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扩大规模,统一标准,打造品牌。"林宇不假思索,"单靠零散种植成不了气候,得走合作社的路子。"
沈晓兰惊讶地看着他:"你连合作社都懂?"
林宇暗叫不妙,一时嘴快说漏了。八十年代中期,合作社还是个新鲜概念,普通农民根本不可能了解。
"从...从书上看的。"他支吾着转移话题,"对了,你表舅说什么时候再来?"
沈晓兰正要回答,突然一声惊叫:"林宇!快看这棵树!"
她指着不远处一株柑橘树,声音都变了调。林宇冲过去一看,顿时头皮发麻——树叶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红蜘蛛,嫩枝已经开始枯萎!
"快检查其他的!"林宇声音发紧。
两人分头查看,结果令人心惊:近半数的树都出现了虫害迹象,有些严重的已经开始落叶。这要是蔓延开来,不仅今年的收成泡汤,连树都可能保不住!
"怎么会突然爆发?"沈晓兰急得直跺脚,"明明上周检查还好好的!"
林宇眉头紧锁:"去叫二毛和支书,把所有种植户都喊来,紧急开会!"
半小时后,村委会灯火通明。村民们听说虫害爆发,个个面如土色。这些树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打药!赶紧打药!"有人喊道。
"不行!"林宇斩钉截铁,"现在果子都快熟了,打药会有残留,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