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伪装华侨骗投资
小七缘2025-10-17 10:002,628

  “临川侨汇百货”的火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开业不到一周,首批从海外运回的日用品几乎销售一空,尤其是电子表、尼龙袜和几种特定香型的雪花膏,更是成为了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热议的“明星商品”。

  县信用社里那个“侨汇商店项目账户”,因为源源不断的销售收入和侨汇券回笼,数字开始滚动起来,不仅覆盖了前期投入,甚至开始产生盈利。

  王建国主任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走在县革委会大院里腰杆都挺直了不少。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成绩,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冲击和解放。

  林宇这个名字,在临川县已经从最初那个带着些许神秘和怀疑的“华侨商人”,彻底变成了“有本事”、“讲信誉”、“心系家乡”的能人。

  然而,林宇并没有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他清楚地知道,单一商店的零售业务有其天花板,而且商品种类受限于他一次的采购量。

  要想真正立足,并持续扩大影响力,他必须将“海外渠道”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他提出的“代购”构想,正是基于此。

  晚宴上提出的“代购”概念,经过几天与县里领导的细致商讨,很快形成了初步方案。

  为了避免混乱和可能的风险,决定暂时采取“限量、审批、专营”的模式。由县商业局负责接收和审核居民提出的代购申请(主要针对侨汇百货没有的商品,且需符合政策),林宇则根据审核通过的清单,通过他的“海外渠道”进行采购,商品通过正常报关手续入境后,由侨汇百货统一通知申请人凭证明和费用领取。

  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县城引起了更大的反响。如果说侨汇百货是让大家开了眼界,那这个“代购”服务,则是给了大家一个实现个性化需求的希望。

  一时间,商业局设立的代购申请窗口排起了长队。申请的商品五花八门,从更高级的收录机、相机胶卷,到特定品牌的钢笔、书籍,甚至有人询问能否买到海外的糖果和巧克力。

  林宇将收集到的第一批相对靠谱(避开了敏感和违禁品)的代购清单,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告知了远在旧金山的伊万。

  伊万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对他而言是零散但利润可观的新业务,他立刻动用他的关系网络开始搜寻。同时,林宇也借此机会,让伊万开始筹备第二批补充侨汇百货货架的日常商品。

  沟通中,林宇不仅关注商品本身,更着意与伊万巩固私人友谊。他会在电话里关心伊万的生意,分享一些临川的趣事,偶尔还会通过信件寄去一些中国的茶叶、丝绸小手工艺品。

  伊万对此十分受用,愈发觉得林宇是个值得深交的朋友和伙伴,不仅在业务上更加尽心尽力,价格上也给予了更多优惠。

  除了伊万,林宇也开始有意识地拓展其他渠道。通过伊万引荐的几位贸易商,他尝试接触了一些文具、小五金和布料供应商,为未来丰富商品种类做准备。他深知,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个月后,第一批代购商品——十几台不同型号的收录机、几十卷彩色胶卷、一批派克钢笔和几箱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随着林宇订购的第二批日用百货一同运抵临川。

  当这些带着“洋包装”的特定商品被摆进侨汇百货后院临时设立的“代购领取处”时,整个县城再次沸腾了。

  那些成功申请到代购的居民,如同中了头彩一般,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捧回自己心心念念的商品。

  “看!老张家那台双卡的收录机,声音真亮堂!”

  “李会计闺女拍照片用的就是那种彩色胶卷吧?洗出来颜色可真鲜亮!”

  “那外国巧克力,听说味道可醇了!”

  代购服务的成功,不仅满足了部分群众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林宇的“海外能力”与临川县普通人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人们谈论他时,不再仅仅是那个开了家稀罕商店的华侨,而是那个“有门路”、“能办事”的林先生。他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甚至连地区行署的领导都被惊动了,特意派人下来考察临川这个“侨资利用和商业创新”的典型。王建国主任全程陪同,介绍情况时红光满面,与有荣焉。

  在这片赞誉声中,林宇依然保持着冷静和谦和。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侨汇百货,指导店员熟悉新到的商品,了解销售情况,听取顾客反馈。

  他也经常会去县革委会,与王主任、李副主任沟通下一步的计划,比如考虑在地区首府开设分店的可能性,或者探讨利用代购渠道,为县里的一些小工厂引进些样品或小型设备。

  这天下午,林宇正在店里整理刚从海关提回来的代购商品清单,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先生。”

  林宇回头,看见陈雪梅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陈老师?”林宇有些意外,随即笑着招呼,“快请进。”他对这个有思想、不盲从的年轻女教师印象很好。

  陈雪梅走进来,看了看店里络绎不绝的顾客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叹道:“林先生,你的商店,还有这个代购,真的改变了很多东西。”

  “希望能往好的方向改变吧。”林宇请她到柜台后面的小休息区坐下,倒了杯水。

  “当然是好的。”陈雪梅很肯定地说,“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期待。就连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在议论这些新鲜事物,对外面的世界更好奇了。”她顿了顿,翻开手中的笔记本,“其实,我今天来,是有件事想麻烦您。”

  “请说。”

  “我们学校想添置一台好一点的英文打字机,用于教学。县里和地区都申请过了,一直没能批下来。不知道……通过您的代购渠道,能不能想办法买到一台?”陈雪梅说着,眼神里带着期盼。

  林宇看了看她笔记本上画的打字机型号草图,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不大,我可以问问我在美国的朋友。不过,这类教学器材,可能需要通过县里和教育部门正式申请一下手续。”

  “这个没问题!手续我们校长已经在跑了!”陈雪梅连忙说,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太好了!林先生,真的太感谢你了!”

  “陈老师客气了,支持教育事业是应该的。”林宇看着她发自内心的笑容,自己也感到一丝欣慰。这种帮助,比单纯卖出商品更有意义。

  送走陈雪梅,林宇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陈雪梅代表的是这个县城里年轻、有知识、渴望改变的一代人。赢得他们的认可,或许比获得领导的赞赏更为重要,因为这关乎未来。

  傍晚,林宇独自走在回住所的路上。夕阳给县城的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色。街坊邻居见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林先生下班啦?”“林先生,吃过了吗?”

  这种融入感和被接纳的感觉,是原主那种东躲西藏、招摇撞骗的生活永远无法给予的。

  他回到住处,拿出信纸,开始给伊万写信。除了例行沟通业务,订购下一批商品和处理新的代购清单外,他在信的末尾写道:

  “……伊万,我的朋友,感谢你的鼎力相助。这里的商店和代购业务进展顺利,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支持。临川虽小,但这里的人们朴实而热情,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合作,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像是一座桥梁。希望这座桥梁,能越来越坚固,通往更广阔的未来……”

继续阅读:第四百四十六章伪装华侨骗投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快穿之渣男洗白手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