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居然在行驶的车上开炮?
不空军的钓鱼佬2025-10-18 13:142,099

“啊……我会的!”

“技术怎么样?”

“我们专门练过!”

“行,那你来开。这路况太差了,真是难搞。”

车没停,俩人就在驾驶室里换了位置。

车子继续往前走,快到一个鬼子设的关卡时,宁经说:“别停车,直接冲过去就行。”

眼看鬼子越来越近,夜莺额头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可因为宁经说了要往前开,她只能咬牙把车往哨卡方向开。

接着她就看到,宁经从驾驶座爬进了后面的车斗。下一秒,车顶猛地一震,头顶的铁皮都塌下去一块,留下一道明显的凹痕。

轰!

一颗炮弹从车顶飞出去,直奔鬼子的岗哨,直接把机枪阵地炸成碎片。

那是九二式步兵炮的声音!

夜莺整个人愣住了。

他居然在行驶的车上开炮?还一炮就把敌人的哨所给干掉了?

这家伙到底是不是人啊?

很快,宁经又钻回副驾驶座,抽出一把盒子炮,从车窗探出去,随手开了几枪。几百米外,几个还在挣扎的鬼子,瞬间全倒下。

夜莺脸色复杂。这两天发生的事,正在一点点颠覆她的认知。

手枪真能打得这么远吗?这枪该不会是特制的吧?

而且……你开枪的时候真的瞄准了吗?

就算瞄了,在这么颠的路上,怎么能枪枪毙命?

她突然觉得,自己在特工学院学的那些本事,好像全都没用了。

宁远看出了她的神情,笑着说道:“别吃惊,我也没啥特别的本事,就是运气好点。”

“虽然离谱,但慢慢你就习惯了。”

一路上,只要遇到鬼子的哨卡,宁经就用炮轰。后来还碰上鬼子大部队追击拦截,也被他用步兵炮一次解决。

出发前,车上就装满了炮弹。一路穿行敌占区,炮弹也快打光了。

夜莺开着车,从来没被鬼子拦停过。直到抵达宝塔山八路军的地盘,车才慢慢停下。

因为没油了。

两人望着远处高高立着的宝塔,心里都五味杂陈。

宁远感慨的是,终于要见到那群传说中的人了。

这群人住在土窑里,生活简朴,却指挥着一场席卷全国的战争,结束了中华百年来的动荡。

而夜莺想的是,自己居然真的活到了这个地方。

这一路,每次鬼子大部队围追堵截,炮弹在身边炸开,子弹贴着耳朵飞,她好几次都以为自己撑不到明天。

远处一队哨兵快速跑来。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手里拿的还是汉阳造,但人人精神抖擞,眼神坚定,充满信念。

看得出来,他们对明天有期待,坚信革命一定能赢。

难怪政治工作在这里做得这么好。怪不得旅长一直强调,每个团都要配政委。

这里,才是革命的圣地。

宁远有点激动。在哨兵靠近前,他就把抗大的报到证拿在手里。

哨兵好奇地看着这辆卡车。

这车现在确实惨得不行——玻璃全碎了,驾驶室都变形了,高度矮了二十多公分,一个车门掉了,另一个也快掉下来。车身到处是弹孔,连车斗侧面都卡着一枚没炸的哑弹!

见宁远穿的是八路军军装,哨兵敬了个礼:“同志,你们是哪部分的?这一路怎么过来的?”

宁远笑着把报到证递过去:“太行山那边来的,去抗大参加第五期学习。路上经过敌占区,碰上点麻烦。”

哨兵接过证件,马上有人跑回去核对。

“你们这一路打得可够狠的,能活着到这,真是命大!”

哨兵的目光一直盯着那枚哑弹,这玩意随时可能炸。

“是啊,运气好,没炸,不然这车也剩不下。”

“你们俩是我见过最胆大的,居然敢开车穿过鬼子防线。别人来都是化妆、夜里偷摸进来,或者混在运货队伍里。”

宁远笑笑,没说话,点了一根烟,递过去一支。对方明显也抽烟,但还是摆手拒绝了。

“你们这车后面拉的啥?”尽管后斗的帆布被子弹打成了筛子,可里面啥也看不清。

“带了点见面礼。第一次来,总不能空着手吧。”

哨兵笑了:“还是头一回见你们这么豪气的同志。以前太行山来的,大多都带着土产、粮食啥的。”

宁远也笑:“我们那儿三个月前,战士还吃不饱呢。”

“不过车里的东西得检查。要是有武器,得先收上去。”

宁远点点头:“没问题。”

这很正常。这里是八路军大本营,万一让别有用心的人带着武器混进来,太危险。

想到这,他主动交出自己带的三把手枪。

哨兵一看这三把枪,一把比一把精致,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刀子不用上交,可以随身带着。

夜莺也把自己的手枪交了出去。

等把枪和子弹收好,哨兵才爬上车,查看后面的物资。

一眼就看到了那门九二式步兵炮,还有满车斗的弹壳。炮弹箱里还剩几板没用的炮弹。

再联想到驾驶室顶上的凹痕,他顿时全明白了。

这是?

你们居然从鬼子那边弄来了这么多设备?

陈工是黄岩洞兵工厂的负责人。

他年轻时在德国留学,学的就是机械工程这行。

毕业后,进了欧洲一家大厂工作,待遇好,职位也高,

还牵头做过好几个重要项目。

可抗战一爆发,他老家就被鬼子占了。

父亲最后给他寄了封信,上面只写了四个字:

“别回来,留血脉。”

可他二话不说,辞了工作,扔了高薪,跑回祖国参了八路军。

刚一入伍,他就被安排到兵工厂当技术总管,

负责建厂和研发武器。

但现实给他当头一棒——上级只给了块空地,其他啥也没有。

工厂得靠自己一砖一瓦盖起来。

更难的是,这儿没电,也没机器。

别说造枪了,就连修一把打坏的步枪,都得靠锤子一敲一敲地整。

可就是在这种条件里,他带着一帮人,硬是把兵工厂给搞起来了。

造不了枪,就改做地雷、手榴弹;

产不了子弹,就捡废弹壳,重新装火药。

就这样一点点攒,两年下来,总算有点家底了:

十来台老式机床,刨床、钻床都有,还有一台三节锅炉,

一台4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外加一台蒸汽机当动力源。

后来工厂搬去了黄崖洞,人数也涨到一千多人,

分成了车工组、钳工一组、钳工二组、锻工组。

继续阅读:第139章 加一道红烧肉!今天我有贵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让你带民兵,你在樱花种蘑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