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赶到兵工厂时,陈工还在靶场试枪。
他手里那把AK,已经和记忆中的样子相差无几了。
枪托和零件都经过精细打磨,比最早的那批精致太多了。
“宁远,这把枪真不错啊!在这么差的环境里还能用得这么稳,风吹沙打、天寒地冻都不怕。小鬼子的三八大盖一进沙子就卡壳,咱这枪可好,就算埋在土里拿出来,照样啪啪啪地打,一点不耽误。”
“你这枪往这儿一放,我估计我这辈子都别想再搞出更好的来了。”
宁远心里嘀咕,你还真没说错。
这枪在二十世纪都没几款能比得上,更别说现在这个技术落后成这样的年头。
想超越?根本不可能。
但他嘴上还是说道:“老陈,别泄气,枪造不了顶尖的,咱们可以在炮上下点功夫。”
宁远接过那支AK,随手掂了掂,感觉比后来见过的要沉一些。
这枪是手工做的,可性能反而比那些工厂流水线出来的还强。
要是有台冲压机,好多零件就能轻松做出来。做个模具,直接一压,全成型了,不用靠车床一点点磨。
那样一来,效率能翻好几倍。
他跟陈工一说,陈工眼睛立刻亮了,要是真有冲压机,他马上就能批量生产AK。
宁远想了想原理,其实也不复杂,就是两块大铁板,通电后靠巨大压力把金属压成想要的形状。
不过,这得先弄个小型发电站才行。光靠直流发电机,撑不起这种设备。
两人越聊越起劲。宁远干脆凭着以前学的物理、化学、数学,加上看过的资料,把发电厂、冲压机、机床这些都画了个草图。
陈工一看,直接愣住了,眼神都变了。
这哪是人啊,简直是神仙下凡!
有了这些设备,八路军的兵工厂立马就能脱胎换骨。
产能翻几倍不说,直接能跟大城市里的一流兵工厂比肩。
“你干脆来咱们这儿上班吧,咱俩一起管厂子,肯定能把它干成大事业。”
陈工说话时有点委屈,像极了多年没被重用的老技术员。
宁远拍拍他肩膀:“我也得在这儿待一阵子,咱们随时能碰头,一块儿琢磨改进的事。”
“那咱们先上马那个小型火力发电厂?”
陈工死死盯着宁远画的那张图,眼里全是渴望。
那是一张能量转换图:先烧煤产生热能,热能变蒸汽动力,蒸汽推动轮子转,最后转出电来。
说白了,就是用高压锅炉带动转子,连上发电机发电。
电稳了,才能搞别的机器。
没电?什么都白搭。
山里洞不少,兵工厂边上还有几个小洞穴。两人挑了个合适的,决定就在这儿建电厂。
接下来是造发电机零件,最关键的是铜——得大量用来缠绕转子和定子。
可铜太缺了。子弹也得用铜,子弹不造,前线怎么打仗?
陈工根本不敢把造子弹的铜挪出来,项目一时又卡住了。
宁远看他在那发愁,劝道:“老陈,你也别太急,资源短缺不是咱俩能解决的。现在先把思路理清,平时你们多做几个锅炉备用。哪天铜一到位,电厂立马就能搭起来!”
“也只能这样了。”陈工叹口气,“我跟你回趟总部,把这个想法汇报给首长,让他下令各部队多收集废铜。”
回去时,宁远没开车,手里正摆弄那支AK。
今天光顾着研究兵工厂了,还没好好体验这玩意儿。
陈工开着车,一边偷摸地摸着方向盘,满脸羡慕。这可是宁远刚从外头搞来的战备车,越野性能杠杠的,速度甩卡车几条街。
可刚开出十几公里,车跑到半山腰,他突然心里一沉。
“宁远,糟了!”
“怎么了?”
“刹车失灵了!”
宁远一愣,这么倒霉?
这条路全是山路,虽说有条主道,但弯急坡陡。要是刹不住,拐弯时直接撞山都有可能。
更吓人的是两边,全是深不见底的沟,一脚踩空,车就得翻下去几十米。
“别慌,稳住情绪,慢慢开,看看能不能降点速。”
“降不了,速度锁死了。两分钟前我就发现刹车不管用了!”
“那你咋现在才说?”
“前面那个大弯,咱们这个速度,根本转不过去!”
宁远抬头一看,果然,前方是个不到九十度的急弯。
外侧是悬崖,下面是深谷,时间一点都不能拖。
他立刻说:“你松手,我来。”
“啥?”“放手!”
陈工一松手,宁远立刻抓住他的衣领,猛地把他从驾驶座上拽下来,顺势塞进了后座。
自己则一屁股坐上驾驶位。
他试了试刹车——没反应。
踩油门——也没动静。
没有半点犹豫,宁远直接打满方向,一脚油门冲着旁边山坡就撞了上去。
这地方坡度斜着往上,车子失去动力后自然会减速停下,算是一种临时缓冲。
不算多高明,但挺管用。
果然,车开始沿着山坡往上爬,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了下来。
陈工松了口气,惊喜地说:“真行啊!宁远,你脑子真够用!”
“嗨,什么天才,就是以前见识多点而已。”
车刚停稳,宁远跳下车,顺手抱起一块大石头,塞到后轮底下。
车上可还装着三百支AK呢!要是滚下山沟,装备全毁,他得心疼死。
这车本身就很重,再加上三百支枪,分量更沉。
可他刚把石头放好,车轮一压,石头“咔”一声就碎了。
没办法,宁远只好站到车后,双手抵住车身,用肩膀顶住。
陈工赶紧四处找石头,把四个轮子后面都垫上,这才彻底稳住车。
正要夸宁远力气大,却发现他蹲在地上,手里捏着几块碎石,正仔细看着。
“怎么了?刚才那一下可吓死我了。你要出点事,我后悔都来不及。”
“老陈,你过来看看……这好像是铜矿!”
陈工一听,眼睛差点瞪出来。
啥?
咱们正愁缺铜,你这就找到了铜矿?
“这是孔雀石,长得像孔雀羽毛,颜色特别亮眼。”
“还有个名字叫铜绿。以前挖出来的青铜器,表面那层绿锈,就是这个。”
“时间久了,铜矿在地底下慢慢变化,外层就会变成这种绿色的石头。”
“换句话说,这玩意儿就是铜矿的‘信号灯’。有它在,说明这山里头,八成埋着大片富铜矿!”
陈工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呼吸都有点发颤:“你还懂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