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嘛,马上就讲到。四个医疗箱,他从我肩上拿走三个,我只背一个。那时候他特别沉默,一路走着也不说话,看着挺孤单的,我就主动搭了句话……”
“后来,他们团长李云龙在队伍里念表彰令,我才知道,那天晚上鬼子轰炸的时候,他一个人干下来两架飞机。”
白玲听得目瞪口呆,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飞机还能用手打下来?这怎么做到的?”
“你别插嘴,听我说完!我当初跟你表情一模一样,也不敢信。”
“而且他打下来的那两架里,有一架几乎是完整的,就飞行员没了。那架飞机后来被送到总部的兵工厂去了,听说成了重要研究样本。”
“一等功啊!”白玲舔了舔嘴唇,心里一阵激动。
她虽然是八路军,但一直没上过几次前线,立功的机会少,所以对这种战绩特别向往。
“嗯,李团长念的时候说,那架完整的飞机,对我们自己搞飞行技术帮助巨大,起码能省下好几年的摸索时间。”
白玲用力点头。
她去过黄崖洞兵工厂,知道那边的条件有多艰苦。要是靠自己一点点试,啥时候才能造出飞机来?可要是有现成的飞机做参考,整个研发周期起码缩短一大半。
“从那以后,我就缠着他,非要他教我怎么打飞机。”
“他跟我说,打飞机不是靠蛮力,得懂好多东西。什么空气动力学、牛顿力学、概率统计,还有玄学和运气学,你听过这些吗?”
白玲茫然摇头:“我就知道牛顿。”
“我也是。哦对了,我还没告诉你,他可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他说国家危难,读书也读不进去,干脆投笔从戎。这不就跟咱们当初的想法一样吗?”
“大学生?怪不得说话一套一套的。咱们女子中学学的那点东西,真是差太远了,真是让人感慨啊。”
“你猜怎么着?他还懂文学,说过的书我都听都没听过。后来他经常给我讲书里的故事,比我自己看书还有意思。”陈婷婷眼里闪着光,像缀满了小星星。
白玲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羡慕得不行。她也想看书啊,可那时候书太少了,难得从别人手里借到一本,就翻来覆去地读,有些句子都快刻进脑子里了,闭着眼都能背出来。
“姐,要不今晚咱别睡了,让他给咱们讲讲书里的故事,好不好?”
陈婷婷连忙摆手:“那哪行啊,你得早点休息。待会儿我在炕上给你划条线,你睡那边,我睡这边,安安稳稳的。”
“可是……他白天要干活,晚上讲一会儿也耽误不了啥。”
白玲还不死心,眼睛亮亮的。
陈婷婷低头搓着手,心想:那我也睡不踏实啊。她这边正纠结着,完全没注意到,宁远已经在旁边讲起自己的过去,把表妹听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到了营地,发现大伙儿全都搬着小板凳坐在营房里了。
宁远转了一圈,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少了点啥。
我的护矿队呢?
老赵人呢?
还有和尚呢?
他挠挠头,嘀咕了一句:“哎呀,回总部事儿太多,差点把他们给忘了。”
问了杨勇才知道,队伍现在被安排在385旅的驻地。
他本想连夜派人把赵刚接回来,可想了想,还是决定明天亲自走一趟。
杨勇给他介绍了个新来的同志,叫杨明远,是宣传部的干事。这次来的任务,是专门采访他发现芥子气弹的经过。白天副总指挥喊得急,没来得及引荐。
宁远对这种采访不感冒,随口说了句:“你采访谁都一样,那时候大家都是拼了命地干。”
杨明远推了推眼镜,一脸认真地说:“这是上级的命令,请你务必配合。”
宁远一听这话,火气蹭地就上来了。
“上级的命令是给你下的,跟我有啥关系!”
平时团长、旅长、政委、师长,哪怕是副总指挥,见了他也都是客客气气的。你算哪根葱,跑到我面前摆谱?
要不是副总指挥压着不让曝光他的功劳,就凭他打过的仗、立过的功,见了上级早就得规规矩矩立正敬礼!
还真当自己是总部下来的大人物了,就敢在我这儿端架子?
杨勇一看宁远脸色不对,怕他得罪总部来的记者,赶紧打圆场:
“杨干事,杨干事,咱们教导员刚回来,一路奔波了一个月,要不改天再谈?”
杨明远语气更硬了:“我们等你多久了?该交的稿子早就该交了!就差你这一块,拖到现在!你的时间宝贵,我们的就不值钱吗?”
宁远冷笑一声,扭头问:“营长,四号营房还有空位不?”
“有,那边住的是随军记者。”
“把他请出去。让他回总部找张万和。我们这支部队是特殊编制,训练内容保密,不接待外人采访。”
“你——!”杨明远气得脸都红了。
杨勇见宁远已经撕破脸,也不再劝,冷着脸说:“杨记者,请吧。我让战士帮你把行李送到总部。”
杨明远一下子懵了。这营长之前见他还客客气气的,怎么宁远一回来,态度全变了?
他心里不服气:你一个营长,是主官没错,可凭什么让个教导员骑你头上指手画脚?
“走就走!要是报社拿不到素材,责任你们担着!”
说完,他一甩袖子,大步走了。
杨勇骂道:“什么东西!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好吃好喝地招待他,真该一来就轰出去!”
宁远笑了笑:“我都没生气,你生啥气?”
“我就是烦他那副嘴脸。”
“天下大了,啥人都有。这种人,不搭理就完了。好了,别说了,咱们开始检查文化课的事。”
杨勇一听这话,脸立马垮了下来,跟苦瓜似的。
张万和正咬着铅笔头,眉头紧锁地看着物资清单。
虽然前阵子宁远弄来的那批物资不少,可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只出不进啊!
眼瞅着粮食一天天见底,那些补给最多再撑半个月。
他愁得连头发都揪掉了一撮。
唉!
自己年纪其实跟李云龙差不了几岁,可两人站一块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他老了一大截,都快像两代人了。
全是愁的啊!天天琢磨怎么搞粮食,怎么弄弹药。可这年头打仗,哪有那么容易搞到物资?
别说没钱,就算有钱,你上哪儿买去?
上次他本想问问宁远这批物资是哪来的,结果对方闭口不谈,只说这是老总让保密的。
他也不好意思去问老总,一开口准得被骂个狗血淋头。
副总指挥那脾气,一点就炸。
正愁得头疼,办公室门口走进两个人。
前面是个战士,背着行李,一进来就把东西撂地上。
张万和皱眉:哪来的兵这么没规矩?还让不让人领物资了?
紧接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气冲冲地走进来。
“张部长!你们这儿的人简直无法无天!总部的命令都敢当耳旁风?”
张万和认得这人,是总部派来的宣传干事杨明远。当初副总指挥抽空见过他一面,简单聊了几句。
他有点惊讶,站起来问:“杨干事?谁惹你这么生气?还带着行李,是要回总部?”
杨明远勉强挤出个笑:“还能是谁?就是这次的采访对象——宁远!他说没空,让我去采访别人!你说……”
“宁远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