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说全错,毕竟宁远和他那支特战营本来就是归新一团管。
起初李云龙还挺得意,见人就说怎么炮轰坂田指挥部的事。
可后来功劳越堆越高,连总部都给他记了特等功,中央军还送了个青天白日勋章,他反而心里打鼓,再也没到处吹了。
宁远看着楚云飞,脑子里闪过《亮剑》里的几个经典场面,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笑意——好戏要开场了,哪能错过?
看现场比看电视过瘾多了!
听到楚云飞说要去新一团参观,宁远主动站出来说:“我带您过去吧。”
师长眼里闪过一丝意外,随即笑着点头:“那就辛苦你了。”
在部队里,宁远对外的身份还是新一团下属一个营的教导员。
这话一出,别人有点愣,但都觉得是师长客气,也没多想。
刘师长一向温文尔雅,大家习以为常。
楚云飞打量这位比自己还高半头、身板结实、相貌堂堂的年轻人,心生好感:“多谢兄弟,不知你在129师哪个单位?”
宁远抱了抱拳:“楚团长太客气,我叫宁远,是李团长手下那个营的教导员。”
“哎呀,真是年轻有为!我这岁数的时候,还在革命军里当个排长呢!”
“时势造人,这仗打得太狠,死的人太多,只要活着,升得自然快。”
楚云飞一听这话,心里微微一震。看来八路军这一仗,伤亡不小。
“听宁兄弟说话文质彬彬的,像是读过不少书?”
“惭愧,大学都没读完,学校就没了。”
“哎哟,失敬失敬!不知宁兄弟是在哪儿上的学?”
“燕京大学。北平沦陷后,学校南迁,我就参军了。国都破了,哪还有安心读书的地方?”
“倭寇不除,谁也别想安心拿笔杆子!”楚云飞跟着感慨,心里却是一惊。
就这么几句对话,这位新一团的基层教导员,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这人谈吐不凡,背景不简单,怕是深藏不露的高人。
就这样,楚云飞带着副官孙铭,宁远带着魏和尚,四个人一路闲聊,走到了新一团驻地。
李云龙早就接到通知,在村口等着。
赵刚也在他旁边站着,两人隔了段距离,一看就不怎么对付。
宁远这次来新一团,其实有点私心——他想亲自问问赵刚,愿不愿意去他的主力指挥所当参谋长。
前阵子一直在打仗,抽不出空。这会儿总算闲下来了,得好好谈谈。
“宁……远?你怎么来了?”李云龙一愣,他是知道底细的——宁远可是身兼数职,忙得脚不沾地。
在宝塔山管着特种学校和飞行学校,还是八路军空军总司令,兼特战营教导员,平时还得去二战区总部参与作战决策。但外头围着不少闲人,宁远还是没把话说完,
宁远咧嘴一笑:“团座,这位是晋绥军358团的楚云飞团长!楚团长大名鼎鼎,早就点着名要来咱们新一团取经!”
“我刚好在师部待着,一听这事儿,立马主动请缨,给楚团长引路!”李云龙听完,脸上微微发烫,有点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大步上前,伸出手去,嗓门洪亮:
“哎哟,楚团长!久闻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李团长太客气了,久仰久仰!”
“小刚,嘿,老伙计,你还在这儿啊!”
宁远转头冲赵刚一笑,直奔过去。
赵刚一看他那笑模样,心里咯噔一下,那股熟悉的劲儿又上来了。
“小刚”这称呼,多少日子没听过了?
打游击那阵儿,这家伙张嘴闭嘴就是“小刚”,烦是烦了点,可现在听来,反倒有点暖乎。
他都快忘了这名字了。
“你不是去抗大念第五期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赵刚压根不知道宁远在总部干了啥惊天动地的事,更不清楚这位爷现在还是八路空军的总指挥。
宁远一摊手,一脸傲气:“我可是科科满分,提前毕业的!咋,不行啊?”
“抗大还能提前毕业?”赵刚半信半疑,“就你这性子,真没在那边闹出乱子?”
“哎哟,这话可伤感情了!”宁远一拍大腿,“咱俩谁跟谁啊?我啥德行你不清楚?我能惹事?我这是——替天行道!”
赵刚一听,脑子里立马闪回那一个月的战斗场景——
宁远带人打游击,出手狠辣,从不留活口。
抓到的鬼子、伪军,全给砍了脑袋,整整齐齐码在万人坑前。
连进矿里做买卖的鬼子商人,一个都没放过,见一个灭一个。
每回干仗,自己这边伤亡不管多大,对方基本都是全军覆没。
最狠那次,两百多鬼子,五百多伪军,全被他赶进矿洞,一声令下,炸药点火,轰隆一声——活埋!
那一个月,宁远杀得血流成河,纪律条令在他眼里就跟废纸差不多。
赵刚劝过,骂过,掏心掏肺讲道理,可人家左耳进右耳出,照旧我行我素。
那阵子,赵刚一边为胜利高兴,一边被他折腾得心力交瘁——
天天打赢,天天杀人,天天还得做思想工作。
宁远去抗大学习后,赵刚还特地写了信,苦口婆心叮嘱:
“总部不是野外,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纪律必须守,命令必须听,不能凭一时痛快!”
宁远回了封信,就俩字儿:
“知晓!”
宁远走过来,俩人没多废话,直接一个结实的拥抱,互相捶了两下肩膀。
魏和尚在后头一嗓子吼:“政委好!”
赵刚回头瞅他一眼,笑着打趣:“和尚,你这身板儿,看来伙食不错啊,没少吃肉吧?”
“政委,俺可是带发修行,酒肉不忌!”魏和尚嘿嘿一笑。
赵刚打完招呼,又转身朝楚云飞走去,客客气气地点头致意。
刚才李云龙和楚云飞聊坂田联队时,楚云飞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赵刚。
晋绥军和八路军制度不一样,那边是主官说了算,这边却是双头制——
一个管打仗,一个管思想,文武搭配,内外兼修。
新一团的政委,自然成了楚云飞眼里的重点人物。
如果说李云龙是头猛虎,那赵刚就是驯虎的人。
战士们能打胜仗,靠的是指挥;
可要是能拼能扛,能顶住生死压力,那政委的作用就大了。
楚云飞好奇地问:“赵政委一看就是读书人,哪所大学毕业的?”
“不敢当,燕京大学出身,后来在抗大进修过一年。”赵刚淡淡一笑。
楚云飞啧啧称赞:“李团长,你们这新一团可真是藏龙卧虎!路上这位宁兄弟跟我说他是燕大学生,现在连政委也是燕大出来的!难怪你们天天打胜仗,八路军的秀才都往你们这儿扎堆啊!”
李云龙乐得直拍大腿:“我老李啊,从小命好,走到哪儿都有高人罩着,歪打正着也能捡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