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小子一直在涨本事
不空军的钓鱼佬2025-10-18 11:392,089

这段时间,山城那边又来了两封电报,一个劲儿地请他去参加授衔和表彰大会。这次收复山西,他又得了一枚一等宝鼎勋章,外带十万大洋,算是护矿军一整年的军费。

那边毕竟是最高统帅,面子不能不给。但宁远不想去,只能拿“城防不稳、随时防备鬼子反扑”当借口,一次次拖着不去。

太原在山西的位置太关键了,正中间,四通八达。按理说小鬼子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可偏偏一直没动静。

宁远琢磨着,估计是小鬼子准备抽兵去太平洋战场,顾不上这边了。

反正眼下鬼子不来打,太原这边安稳得很。既然没事儿,宁远干脆带着魏和尚,回了趟河源县城。

两个月没回来,县城大变样。

城墙几乎加宽了一倍,从原来两米多,扩到快四米宽。城头上还建了一溜永久工事,密密麻麻全是机枪和火炮的射击孔,远远看着就让人发怵。

原来那扇木头大门,外面焊了十几厘米厚的钢板,就算拿野战炮轰,也未必轰得开。这里跟太原城完全是两个样。

铁门只扒开条缝,进出的人全得挨个查,严得很。

没有发下来的凭证,谁也别想跨过那道门槛。

远远瞅去,河源县城上空竖着一堆高耸的烟囱,黑烟一阵阵往外冒,像是吐着粗气的怪兽。

那都是城里工厂在干活。

这地方,才是护矿军真正的大本营!外头要是打不过,所有部队全得撤回来守这儿。

除非敌人搬来五百毫米的大炮,不然休想炸开这县城一砖一瓦。

温良玉见他回来,激动得跟个孩子似的,蹦起来就往他身上扑。

小别胜新欢,俩人腻在一起,连着好几天都没分开过。

宁远掰着手指数了数,自从跟这女人莫名其妙上了床,真正在一块的日子其实没几天。

眼下晋省这边风平浪静,没啥大动静,正好趁这机会多陪陪她。

酒井英子也趁他巡视县城的工夫,三天两头往他房里钻,缠着他要个没完。

幸好宁远现在的身子骨越来越结实,不然早被榨干了。

在河源待了半个月,走的时候人都瘦了一圈。

脑子里闪过那些胡天胡地的画面,他忍不住摇头笑出声,感觉这趟回来,简直像专门来当种马的。

还好自己女人不多。

要是真有三千后宫等着翻牌子,那还不活活累死!

看来当皇帝这活儿,也没人想的那么舒坦。

回到大夏湾时,满山遍野的野花都开了,一片烂漫。

走的时候还是初春,回来已经春末夏初了。

陈婷婷挺着个大肚子,正和白玲在河边溜达。

溪水哗啦啦地流,清亮亮的。

白玲顺手捡块扁石头打水漂,忽然看见河对岸站着个人,立马尖叫起来:

“婷婷!你男人回来了!”

宁远,没想到会是这局面。

副总指挥拍着他肩膀直叹气:“本来以为129师对上鬼子第四师团,得拼个你死我活。

哪想到接连发生这么多事,一口气干掉了鬼子三个师团!”

宁远咧嘴一笑:“老总,这说明老天爷站咱们这边啊!”

“咱们八路军向来不信命,可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有点玄乎。”

“老子打了一辈子仗,这一年多打的几场,全都不按常理出牌,简直像做梦!”

“回头一想,哪一场不是跟你这小子沾边?我都在琢磨,你该不会是锦鲤投胎的吧?

打从你进队伍那天起,咱们就没断过好运!”

宁远只是笑,不接话。

“老总,您这话还真说对了。”

“我没带什么系统穿越回来,但我带来的,是锦鲤命格!”

这话当然不能往外说,他只挠了挠头,敷衍道:“那是咱们军心齐,上下一条心呗。”

最后,老总又细细问了太原城的情况,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子向往。

那可是个有底子的工业城,拿下来,八路军的家底能翻几倍。

可现实摆在那儿,眼下只能干瞪眼,够不着。

当宁远提起光头几次三番邀请他过去的事,副总指挥沉默了。

好一会儿才开口:“你最近跑一趟宝塔山吧,去听听总部的意思。

光头到底是统帅,又是国军一把手,他的话,不能一直晾在那儿不理。”

宁远点头应下。

接着俩人又聊了晋省的局势,一致认定:短期内,鬼子不会往这边增兵。

当初能拿下晋省,是因为那时不管是中央军还是八路,都弱得不行。

现在不一样了,几年打下来,两边战斗力都上来了,装备也不差。

再说晋省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丢了再想抢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就眼下这情况,鬼子不拉来二十万以上的兵力,连太原城的边都摸不着。

还得配上飞机大炮这些家伙什,不然就是送人头。

政委看着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战局,心里也一阵感慨。

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蛋子,现在竟然成了队伍里的顶梁柱。

宁远是怎么走过来的,他和副总指挥都看得清清楚楚。

没什么离谱的奇迹,全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一步一个脚印,靠着一场场硬仗、一次次功劳,硬生生打出了今天的地位。

他的提拔,没人能挑得出毛病。半年前宁远头一回踏进二战区司令部时,虽说眼光挺准,可论打仗、排兵布阵,还只是个半吊子新手。

如今呢?竟能跟副总指挥面对面掰扯战术,说得条条是道,句句靠谱。

不是瞎吹,全是实打实的分析。

这说明啥?这小子一直在涨本事。

他身上那股子指挥官的气质,早就不只是军衔撑起来的了。

甭管是中将,还是空军一把手,他都干得稳当,压得住阵。

尤其是近几场硬仗——端掉鬼子第四师团、歼灭114师团,再一个猛扑直插太原,干脆利落。

靠的可不光是新式武器,更关键的是他临场那股子果断劲儿,该打就打,该撤就撤,拿捏得死死的。

他早先就写信跟老陈和白玲提过自己的打算:

用护矿军当尖刀,先攻城掠地,打下一个地方,八路军随后跟进接管,一路推到底,把局面彻底翻过来。

听着像发疯,可谁也不信他干不成。

可惜的是,眼下这局势,八路军没法无限制地铺摊子、抢地盘。

......

继续阅读:第238章 斯大林格勒那仗,打没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让你带民兵,你在樱花种蘑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