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镇北侯小灵通罗碧云,便幸灾乐祸地来跟刀氏八卦:
“夫人,你知道吗,侯爷把二房屋里的大床搬走了!”
这在刀氏意料之中。
周谦这个人,向来这样,任何事首先考虑自己利益。
柳霜霜跟琅琊王氏比,什么都不是。
罗碧云见刀氏淡淡的,继续拱火:
“要我说,二奶奶也是活该,就没见过这么势利眼的,姑爷姑奶奶再尊贵,那也是客,哪有个撺掇主母把卧房让给客人的!”
“老古话怎么说的,宁给人停丧,不给人成双啊!也不怕坏了侯府的气运!”
“说实话,我一个偏房,都有些看不下去侯府这般对待夫人了。”
刀氏“嘘”了一声:
“谨言慎行!”
罗碧云是她做主娶进来的,旁人都自然而然地把罗碧云当成她的狗腿子。
刀氏怕她祸从口出,牵连自己,少不得一番警告。
罗碧云又坐了一会,刀氏与她只闲聊,不说是非。
很快,索然无味的罗碧云就自己走了。
看着罗碧云的背影,刀氏不由蹙眉,若有所思。
“冰月,上次让你查的事,有眉目了吗?”
冰月答道:
“回夫人,奴婢多方打听,十年前的赏花宴,罗姨娘确实去过。但是后来有没有再去,就实在找不到佐证了。”
“罗姨娘做姑娘时,十分低调,可以说是个透明人般的存在。当街求您让她嫁进侯府,怕是她做过最出格的事儿了。”
刀氏心事沉沉。
如此说来,罗碧云说自己在赏花宴上对周谦一见钟情,竟是验证不了。
“多留意着些罗姨娘的动静,若有任何反常,及时报告于我。”
见刀氏郑重,冰月便知她在怀疑罗碧云。
“夫人放心,奴婢会盯着。”
“呜哇!呜哇~”
两声哭喊,打断了主仆俩议事。
原来周巧巧小睡醒了,喊人换尿包呢。
小丫头鬼精鬼精的,只喊两嗓子,多一嗓子都嫌浪费。
人一来,就不吭声了,才不白搭吃奶的力气呢。
换了尿包,又喂了一大碗牛奶,她便眉眼弯弯,一副舒坦样。
刀氏一看到大胖闺女的小样儿,心头所有烦恼就都能瞬间烟消云散。
就在这时,读了一天书的周宣卿,也从书房来了。
刀氏搬到松苑,最开心的就是他。
白日闷头心无旁骛地读书,晚上拔脚就能看到干娘和巧巧,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儿呢?
“好哇,周宣卿!你又背着我玩儿巧巧!”
周天宝的大嗓门从门外传来。
只见他一脸羡慕嫉妒恨,跟个炮弹一样射进来,“下人说伯娘搬进松苑了,我就知道,你肯定要背着我逗巧巧!”
说着说着,脸都急红了,拿食指戳着周宣卿的鼻孔,“我告诉你,我不在的时候,你不许和巧巧玩!”
周宣卿无语得很,“有你这么霸道的人吗?这你也要管?”
周天宝急得跺脚,“就要管,就要管!你想带巧巧玩也可以,除非你喊上我一起!”
【别吵啦!别吵啦!】
【这个也要陪,那个也要陪,把我劈两半?】
【谁有空,谁陪我玩不香吗?】
周巧巧双手抱住小脑袋,体会到了皇帝选妃的痛苦。
刀氏听着三个孩子唇枪舌剑,也想抱住脑袋。
幻想中的兄友弟恭,怕是不可能实现了……
好在周宣卿懂事,把周巧巧递给周天宝。
但他说了一句话,把还没高兴到三秒的周天宝,又给整破防了。
“给你给你,反正巧巧以后就在我眼皮子底下,我想什么时候抱,就什么时候抱。”
刀氏:……
周巧巧:……
这是休战?这分明是挑衅的节奏。
兄弟俩又斗了一会嘴,最后还是周宣卿略让周天宝三分,兄弟纷争才停止。
周巧巧松口气,刀氏也松口气。
周宣卿开始说正事,“干娘,我今儿收到一张帖子,燕王爷请我明日去王府一见。”
周天宝闻言,两眼一瞪,“你也收到了燕王府的帖子?”
周宣卿怔了怔,“燕王也请你了?”
周天宝点头,“不止我,长安哥也收到帖子呢!”
一屋子人面面相觑,不知燕王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身为母亲,刀氏首先想到的就是莫非孩子们在外淘气,惹了什么是非?
也顾不得已到掌灯时分,吩咐道,“端月冰月,收拾收拾,我要去拜访燕王妃。”
周巧巧举着胖乎乎的小手臂: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我想王妃嬢嬢了!】
刀氏犹豫片刻,想到燕王妃十分喜爱巧巧,若真有什么,有巧巧在,也好求情。
便带上了周巧巧一同上路。
燕王妃正在与世子陈晔闲话,听闻刀氏求见,连忙让人请进来。
陈晔与刀氏打了个招呼,本欲离开,见到周巧巧,眼睛和脚步就都挪不动了。
偏生刀氏要和燕王妃聊的事,不便让人听。
陈晔不走,她便讪讪的不好意思开口。
燕王妃瞧出刀氏龃龉,试探着道:
“晔儿喜爱巧巧得紧,要不,让晔儿带巧巧在王府里转转,咱们老姐妹清清静静地闲聊?”
陈晔巴求不得,眼巴巴等着刀氏同意。
刀氏知道陈晔虽然只有十来岁,但是个稳重的性子,便点头应允。
“那就有劳世子了。”
陈晔征得同意,欣喜若狂,抱着周巧巧就一溜烟出去了。
刀氏这才把来意告诉燕王妃。
燕王妃闻言不由哂笑,“我当什么大事,让你黑灯瞎火的也要大驾光临,原来是这事儿。”
便把燕王撞见周天宝当街见义勇为的事告诉了刀氏。
“王爷求才若渴,正好你们镇北侯府一门三杰,便下了帖子。没想到把你吓着了。”
刀氏没想到是这个机缘,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稳了稳神,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道:
“不是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我这大侄子天宝,生性耿直,武艺也不错,王爷若肯青眼,倒是个可用之材。”
“我那干儿子宣卿,也是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若有幸到王爷身边,就是做做文章、出出主意,也算学以致用了。”
“就是我那儿子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