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历史的岔口
洛风满城2025-07-02 18:202,047

周扬的话,让红莲圣母陷入了沉思。

而他的话,也绝对不是仅仅只是为了忽悠红莲圣母瞎编出来的。

古代等级森严,即便是有所谓的盛世,也是“饥饿的盛世”。

包括被后世吹捧的大唐盛世、康乾盛世、永乐盛世,都是如此。

很多人不信,但有着“诗史”之称的杜甫,他的儿子,就是被活活饿死的。那个时候的杜甫,可是朝廷命官,一个朝廷命官的儿子都能被活活饿死,可以见得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不提高百姓的地位,打破阶层的限制,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的不断进步,都是奢望。

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周扬所知的历史之中,在明朝之前,整个大夏的科技水平可以说是完爆整个欧洲的。

之前他在论坛上也跟人讨论过,为什么明朝之后,大夏就逐渐追不上欧洲了?

有人说是大夏距离欧洲太远,没有办法接触到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但中东、北非这种地方难道不离欧洲更近?为什么依旧还是落后于欧洲?

这种说法,在周扬看来就是特么的扯淡!

在接触欧洲之前,大夏就已经有了四大发明。

大夏在春秋时期开始用高炉冶铁的时候,欧洲那帮人连和尿泥都还没玩儿明白呢。

这种说法的前提,就是大夏不会自主研发新的发明专利。

可事实是,大夏人的创造能力从来都不弱。

但为什么,明朝之后,大夏的科技水平就开始越发落后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明朝的官员——赵时祯。

其实从宋朝开始,大夏也开始研制自己的火器。可以说,老朱家最后能问鼎中原,少不了火器的帮助。

在那个年代,其实就已经有了纯金属制的手铳和一种名为“大将军炮”的火炮了。

只是,这种手铳跟我们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手枪完全不同。这东西没有握把,就是一根三十来厘米长的管子,里面装填火药,然后前面放置弹丸或者短箭,破甲能力不弱。

直到葡|萄牙人将火绳枪传到了扶桑,然后扶桑改良了火绳枪传入了大夏之后,大夏才意识到这是个好东西,于是才开始大规模仿制。

就永乐年间的记载,那个时候的手铳有长款和短款两种,长款的甚至有四十多厘米,重达八斤。

而仿制这些外来武器的能人,就是赵时祯。

包括后来明朝用的红衣大炮,这些武器,都是赵时祯根据西方武器改良制造的。

这样一个人,可以说是仅凭一己之力,让一个朝代追平了两方的代差。

可这样的能人,仅仅只是一个从七品的小官。

可见当时的朝廷对能工巧匠的忽视,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漠视了。

当时明朝士农工商的户籍制度,与现在大夏的阶级制度别无二致。像赵时祯这样的能人,放眼整个国内不知道有多少。

甚至天工坊的工匠如果不是因为有姬玲珑这样的公主感兴趣,恐怕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

是大夏搞不定先进火器的制造技术么?

当然不是,在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有“炒钢法”、“灌钢法”这些先进的冶铁技术了。

而那个时候的欧洲,唯一的冶铁技术,还是只有铁锤。

那个时候的欧洲,不光不知道高炉和炼钢,甚至根本就不用煤炭来炼钢,而是用的木炭。

但就是这种笨到极致的炼钢工业体系,偏偏误打误撞地避开了所有错误答案,诞生了先进的火器。

欧洲人最开始制造枪管的时候,办法非常笨,就是用四根铁条不断地烧,然后敲。温度够高之后,铁条就会融合在一起。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上堆叠,保证了枪管能够承受足够的膛压,保证不会炸膛。

最后,再上几圈铁箍,箍住枪管,保证枪管不会轻易裂开。

而在当时的大夏,之所以制造不出合格的铁器,却就是因为技术太过先进……

无论是炒钢法还是灌钢法,都需要将铁融化成铁水。这种流体,在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气泡。平时当然看不出来,但一旦内部出现膛压,就会让枪炸膛。

而用来烧的煤炭也因为含硫,所以在炼钢的时候,硫化物会进入铁水之中,降低铁的质量。

偏偏就是最笨的铁锤锻铁,将气泡和杂质直接锤了出来,再加上用木炭炼钢,根本就不用担心硫化物,也就让欧洲工匠误打误撞地搞定了火枪的制作。

当然,冶铁技术也只是一方面。

大夏的工匠和周扬一样,也是用铜制枪管来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因为铜熔点更低,更方便冶炼,同时韧性更佳,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压。

但以明朝手铳那种非人的设计,一个手铳手要想发射子弹,必须一手托着一个净重八斤而且还没有把手的枪管,另一只手则需要拿着火把火折点火。

这样打出来的子弹能有精度都有鬼了。

可欧洲设计出了精巧的火绳枪,后来又改进成了燧发枪、火帽枪,再到后来的马克沁,毛瑟,几乎所有优秀的枪械设计全是欧洲的。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在拥有一批优秀的工匠之余,还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

在生产发展前期,工匠可以做设计的活。但当需求变多,社会不断发展之后,工匠的脑子显然就不够用了。

设计师则可以在权衡了用途、成本等多种需求之后,做出合理的设计。

当时的欧洲刚经历了文艺复兴,艺术、科技等方面蓬勃发展,自然也就涌现出了一批非常杰出的设计师。

反观沉迷于阶级优越与驭人之术的大明,又有谁会愿意把精力放在精进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方面?

这就是历史的岔口。

周扬之前所做的很多,就是为了提升这些普通工匠和设计师们的社会地位。

只有让他们真正有尊严,能吃饱,才有可能诞生更多更新的东西,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就目前看来,就单单是周扬推行了这么短暂的一段时间,收效就颇丰,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各领域人才了。

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竺赤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假太监:开局将女帝纳入后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