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光兵败被俘,官军死伤惨重。
刘承通与郭光的内心沉到了谷底,饶是如此刘承通仍不甘示弱,吼道。
“马应龙!你若敢动王大人一根汗毛,朝廷绝不会放过你!马家必定要在银州除名!”
马应龙嗤笑一声,道:“刘大人,你我也算故交,低头不见抬头见地少吓唬本官,王大人来我这里是做客,我款待他还来不及呢,何谈动他一根汗毛?对不对王大人?”
马应龙拍了拍王继光的肩膀,王继光脸色铁青,羞愧得无以复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继红后悔!悔得肠子都青了,悔不该相信了马应龙的鬼话,前来接受“投降”。
马应龙见王继光不吭声,越发得意起来:“刘参将、郭参将,就凭你们打不破我马家军的铜墙铁壁,休要自讨没趣今日我不杀你们。”
马应龙这话半真半假,之前马家军激战王继光手下的官军,受损可不少。
若是有机会将城下的官军都吃了,马应龙绝对会立刻动手,不会有丝毫手软。
“请替我上书陛下,就说我马应龙一心向朝廷,只要惩治了贪官李隆疾,我马应龙还是大夏的宣慰使!哈哈哈哈哈!”
马应龙的笑声刺痛了刘承通与郭光的内心,也让城下幸存的官军倍感耻辱。
不过战场就是这样,赢者通吃,就算他们再不服气,再不甘心也只能忍耐下来,上书朝廷禀明战况。
燕京,午门。
来自边关的讯息还未到燕京,燕京依旧歌舞升平一片祥和景象。
皇宫午门外,魏国公长子赵范、长公主姬玲珑正在门前等候,等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小客人。
赵范,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正儿八经的二品大员,妻子正是丞相张如山的女儿。
能让魏国公长子与长公主一起迎接的,自然不是普通人,而是姬寒的弟弟,魏国公赵武的亲孙子——琅琊王姬政!
当年姬寒继位后为稳定朝堂,封姬政为琅琊王,将他送往琅琊生活。
承诺在姬政八岁之后,再将他接回燕京城。
姬政,便是魏国公赵武与张如山等人的依仗与棋子,有姬政在他们就多了一条路。
周扬站在姬玲珑的身后,远远望着华贵的马车行来,待马车到了午门前,美貌的侍女将车帘拉开。
从马车里走出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七八岁模样眸子清澈灵动,灵气十足。
他的相貌与姬寒、姬玲珑有些相似,只是嘴唇有些薄。
“姬政见过玲珑皇姐,见过舅舅!”
姬政很懂事,懂事到几年之后再见到姬玲珑和赵范的时候,还能清楚地认出他们来。
赵范还不到三十,却少年老成与魏国公的气质极为相似。
他的眼中闪过柔和的光,道:“臣赵范,见过琅琊王!王爷舟车劳顿辛苦了。”
血缘上两个人是舅舅与外甥,可是在身份上,姬政毕竟是王爷礼数不能少。
姬玲珑笑容满面,说道:“政儿长大了,越来越像一个男子汉了,真威武呢。”
姬政小脸上露出可爱的笑容,似乎受了夸奖极为受用:“那当然,这一路上我都没有哭一次!”
他天真可爱的模样逗得赵范与姬玲珑不禁莞尔,领着姬政就要入宫去。
姬政路过周扬的时候有些奇怪,道:“你又是谁?为何在这里守门?”
周扬弯腰行礼,道:“见过琅琊王殿下,臣乃是亲军都尉府指挥使周扬,这宫城午门是亲军都尉府所管辖,臣奉命一起来迎接殿下。”
原本宫城内的所有门都是禁军负责,亲军都尉府成立后,姬寒专门将午门交给了周扬负责。
从中也能看出姬寒对周扬的看重与依仗,午门乃皇城的正门,兹事体大。
为了迎接琅琊王入宫,宫中的御膳房特意准备了琅琊本地的菜肴,琳琅满目。
琅琊王姬政在路上的时候好像一个好奇宝宝,见到什么都要问一问缠着姬玲珑与赵范要解释。
可入了含清殿所在的宫门后,却瞬间变了一个人,小脸儿紧绷一言不发。
入了殿内姬寒就坐在龙椅上,美得好似谪仙。
“臣赵范(周扬)参见陛下!”
周扬与赵范对着皇帝行礼,小小的姬政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对姬寒行礼。
姬寒不禁莞尔一笑,道:“政儿,朕与你是一家人,再说了你年纪还小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吧。”
姬政却严肃地摇摇头道:“陛下是政儿的姐姐,也是天下人的君主,政儿虽小却也要尊敬君王,不可怠慢了陛下。”
他的懂事与聪慧让姬寒十分的满意,对姬政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你这些话都是听谁说的?”
一个小孩子不会天生懂这些道理,那么是谁告诉他的这些,就颇有意思了。
周扬眉毛一挑,嗅到了姬寒言语中的玄妙与危险。
“陛下,这些是政儿在先生教导的诗书中领悟出来的,先生教导的书中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聪明!
周扬暗中赞了一声姬政的聪慧,这番话说得没有半点毛病,既说明了他想法的由来,还间接表露了内心对君臣父子的认同。
姬寒的眼底的寒光消失,变得彻底柔和下来,她笑道。
“看来政儿没有白白读书,读书使人明智,朕为你准备了琅琊的美食,快入席吧。”
在姬寒与姬政交流的期间,姬玲珑与赵范亦是神态各异,一个悠然一个紧张。
对于魏国公来说,姬政是将来赵家能否兴旺下去的关键之所在。
姬政身体里面流着赵家的血液,他若能继承大统肯定会厚待赵家,让魏国公府的权势更上一层楼。
故赵范也在时刻关注着姬政的表现,姬政展现出来的聪慧,远超八岁的孩子。
他有天真可爱的一面,见到了君王姬寒后虽然有些拘谨,却依旧对答如流。
不错!赵范当然希望未来承载了魏国公府心血的孩子,是个能堪大任,聪明过人的人。
他满脸含笑地入席,越发得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