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把揽住的人当然是姬寒。
被周扬突如其来的袭击,着实让她始料未及。
她整个人都绷紧了,但却不动声色地微笑着,任由周扬搂在怀中。
就是……心跳有些快。
这家当铺是红莲教在蓟州城的一处联络点。
至于为什么周扬知道?
就在昨天姬寒传召周扬之前,周扬的屋子里莫名其妙多出了一张纸条。
一开始,周扬也没搞明白这张纸条是用来做什么的。直到他无意中发现,红莲教传信用的纸和这张纸材质一致,他才明白,对方应该是想给他传递什么信息。
苦思冥想一个晚上,他发现,之前写给他的那封信里另有玄机。
而这张纸,就是密码本。
破译出来的结果,就是,明日卯时一刻,城东张记当铺。就连接头的暗号都完全写在了信里,让周扬颇有些咋舌。
这红莲教里是有高人啊……
这家当铺,应该就是红莲教在蓟州城内的一个据点了。
姬寒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发了什么疯,居然让冷希扮成自己的模样,对外称病,然后跟着周扬来了这里。
身陷敌营,姬寒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不然不光是她,连周扬也得死在这里。
听了周扬的话,当铺伙计有些不悦地说道:“仙师,这似乎有些不妥吧?尊夫人虽然尊贵,但教主真正想见的,只有您。”
“那不行。”周扬当即便大摇其头,“我蒙教主感召,特意举家来投,已经展示了足够的诚意。难道这就是教主大人的待客之道?”
“这……”当铺伙计当即便迟疑了。
眼前这位可是能够呼风唤雨的大圣仙师,他只是一个据点的接头人。
他的任务就是为大圣仙师引见教主。
如果大圣仙师因为自己的缘故不去了,那他罪过可就大了。
“行吧,既然仙师展现了诚意,那我们也不能因此寒了仙师的心,便请尊夫人移步,一起去面见教主吧。”当铺伙计思考再三,终究还是觉得仙师去见教主这事儿比较重要,只能同意了。
“有劳了。”周扬点了点头。
当铺伙计当场便关上了当铺大门,随后便领着周扬两人进入了当铺里间,而后伙计在陈列架上打开了一个机关,便露出了一个直通地下的通道。
“仙师,夫人,请!”伙计点燃了一个火把,便率先走了下去。
这是一条完全由人工开凿的地道。
地道之中九曲十八弯,来来回回让周扬都有些分不清方向。
等到伙计再度开启通道机关,一行三人便从地道之中走出,来到了一处山洞之中。
“看见了吧?这就是百姓的智慧。如果朝廷真要出兵围剿,人家往这地道里一钻,那官兵又该如何应对?”周扬笑了笑说道。
一路上,周扬他们路过了不少地道岔口。
显然,这些地道并不是专门为了当做出路使用的。
地下应该有着相当庞大的通路体系,甚至不排除这下面还囤有其他物资。
对此,姬寒没有说话。
红莲教才兴起多长时间?
就已经修出来了这么庞大的地下工事。
而且,这还只是蓟州一地,其他州府呢?
要知道,红莲教的活动范围可是整个北方啊!
难不成各个州府都已经被渗透成这样了?
这个猜想,让姬寒觉得有点不寒而栗。
红莲教……究竟有多少人?
周扬似乎是觉察到了姬寒的想法,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从山洞之中走了出来,周扬和姬寒便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到了。
这里居然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小村落,四面环山,有山有水,有着一派桃源景象。
而周扬在打量了一番周围的地势地貌之后,推测出这里应该是蓟州城周边的某处山腹。
粗略观察一下,这里最初选址的初衷,就是奔着易守难攻去的。
只要把住关隘,这里根本就是一座巨大的坚固堡垒。
“两位请。”伙计一路领着周扬两人朝着村落走去。
本以为伙计要领着两人去一个什么“聚义堂”之类的地方,但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一路带着两人朝着乡野田间走去。
直到他带着两人来到了一块田地之前,恭恭敬敬地冲着田地之中正在劳作的几人说道:“教主,仙师带到了。”
“哦?”此时,一个周身肌肉壮硕,看上去孔武有力的男人走到了周扬二人面前。
“仙师,幸会了。在下红莲教教主,易在途,这位是……”
周扬开坛求雨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蓟州城,再加上他改良农具抛头露面,不少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他的画像早就传回红莲教了。易在途认识他,倒是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位是内人,幸会了,易教主。”周扬冲着易在途拱手一礼,笑着说道。
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皮肤黝黑,农人模样的人,居然会是红莲教的教主。
“原来是嫂夫人当面,失礼了。”易在途气质温和,颇有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而易在途的出现,显然让姬寒倍感意外。
她没有想到,堂堂的红莲教教主,居然会如此普通,甚至……不起眼。
对于易在途这副模样,周扬却不由得暗暗点头。
他最初也对红莲教抱有一种戒备。
因为他不知道红莲教背后掌权的到底是个什么牛鬼蛇神。
虽然现在依旧没有对易在途放下戒心,但他却对易在途抱有了几分好感。
毕竟,一个愿意和普通人一起躬耕农亩,而不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人,怎么都不会太坏。
这也是为什么周扬反对姬寒对红莲教用兵的原因了。
红莲教的联络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当铺伙计,当铺老板是什么成分自不必说。
这些都是寻常世间再常见不过的人。
甚至他们上一秒可能只是普通百姓,下一秒就自曝自己是红莲教众。
这样的队伍,除非把天下百姓杀光,否则根本不可能根除。
因为他们深得民心,稍一不注意就会让朝廷的大军陷入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
这样的队伍,不巧,周扬就见过,而且是他们之中光荣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