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册封大典,不得有半点疏忽,皇帝虽然早就给大臣们下派了这件事,但这件事究竟有谁来管,一时之间成了难题。
到最后,皇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这件事交给了刚刚休息两天不到的乔忆。
以至于乔忆在接到口谕的时候一直在给传旨的太监脸色看。
沈锦尧倒是笑的合不拢嘴,乔忆又忙了起来,乔家人虽然不说什么,但也已经在物色合适的儿媳了,毕竟乔忆已经二十一了,跟他同龄的人大多成家立业,只有乔忆还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大臣们看不惯洛宸临,更看不上每天在朝堂上挑人毛病的洛雪银,每日早朝几乎成了大臣们和洛雪银的对决,斗争愈演愈烈,到最后都被皇帝的一旨册封诏书给打了回去。
直译一下,洛雪银摇身一变成了大平的唯一一个王爷,封号明,府邸也已经开始了修葺,大臣们不愿意继续触霉头,毕竟得罪了洛雪银,皇帝肯定不会轻饶了他们。
不能从两个人身上下手,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皇帝也不可能相信,朝臣转头就盯上了太子妃的位置。
“怎么,你们怎么不说给我找个王妃呢,我哥还没做太子呢,你们就惦记上太子妃的人选了,不如几位说说,是想让你们家的谁,坐上太子妃的位子啊。”
洛雪银照常不给任何人情面,看着朝臣们十分不爽,自然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然而他的话音一落,所有大臣的脸色都难看的不像话。
是他们不想给洛雪银找王妃吗?洛雪银刚刚被封为明王的那天,满朝文武眼见事情不好,明王的势力太大,就想着把自家女儿嫁给他用来分割他的势力。
结果所有在早朝上提过这个念头的人,下了早朝都被云钦堵了,云钦根本没动手,千机楼的人憋了很久了,看着这几个要跟他们抢楼主夫人的人气不打一处来,好一顿打,果然第二天这些人都没能按时上早朝。
云钦根本什么都不说,倘若继续从洛雪银身上下手,很有可能,他们的小命都没有了,除非他们真的活够了,不然就不会继续烦洛雪银。
朝臣们纵使恨得牙痒痒,也拿洛雪银没办法,从小就被捧在手心里的人,皇帝太后疼爱又有千机楼做靠山,谁能动摇他分毫。
既然从洛雪银这块没有任何办法解决了,索性他们也就不去管洛雪银了,为了一个王妃的位置,搭上一条命,被千机楼记恨上,实在是没有必要,毕竟他们都是惜命的,想留着这条命享福呢。
所以所有人的目标都转移到了洛宸临的身上。
这位太子,在做世子的时候就让人闻风丧胆,但是真正做了太子,朝臣们反倒不怕了。
跟滔天的权势比起来,一点点的恐惧根本不值得提,哪怕知道洛宸临根本不可能答应,但是身为太子,有一些责任他必须承担,所以朝臣们根本有恃无恐。
“王爷与千机楼楼主两情相悦,是如今天下人尽皆知的事情,倘若王爷娶妃,岂不是要让千机楼主伏低做小,这样的事,自然不等发生,而太子殿下,是国之根本,殿下的正妃,一定是京都最优秀的姑娘,能够帮助殿下,让大平越走越高的才可以,其他人是万万配不上太子殿下的。”
作为太子,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就算洛宸临接受不了,但是古往今来,没有哪个太子只有一个正妃的,只要能嫁给太子,那么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就不好说。
这样的的好事,谁不想来分一杯羹,光是嫁给太子可以给他们带来的滔天利益,就足够所有人挤破了头往里冲了。
“是啊,太子殿下是我大平立国之根本,只有太子殿下身边的女人优秀,知书达理,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太子殿下,不然的话,因为女人日日烦心,岂不是会让我大平国运下跌,所以在太子妃的人选上,太子殿下必须要慎重,更慎重才行啊。”
堂堂太子,怎么可能身边只有一个女人,说出去都会让人表现,朝臣们在乎的当然不是洛宸临会不会被人嘲笑,他们在乎的只是,洛宸临身边的姬妾,能不能有他们家族的姑娘。
能嫁给太子,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了,男人都是好色的,就算现在洛宸临不好女色,等到以后坐在更高的位置上,还会不近女色吗?
很显然,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洛宸临,也会被美色控制,也就真正到了他们翻身的时候了。
所以现在哪怕是做太子的妾室,大臣们都想把女儿送进西宫。
“哦?照你们这么说,就是欺软怕硬喽,因为云钦不好惹,知道嫁给我没什么希望了,就把目光放在我哥的身上了,毕竟他是太子嘛,你们大可以说,太子是需要为皇室开枝散叶的,不可能有还有一个女人,我说的对不对?”
这点手段和心思,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过洛雪银把它说了出来,也就导致让大臣们很是难堪。
可哪怕内心再怎么怨恨洛雪银,大臣们都不敢说一个不字,毕竟事到如今,这个人他们是真的得罪不起了。
不过也确实有一些有勇无谋的人敢于和洛雪银对上:“王爷此言差矣,太子殿下为皇室开枝散叶是固然的,但让殿下身边多纳几个姬妾,也是为了我大平的今后着想。”
洛雪银歪了歪头,想继续听他能说出什么歪理。
“太子殿下将来是要坐上皇位的人,倘若身边只有一个女人,恐怕此人很容易恃宠而骄,自古以来,有很多后宫的妃嫔因为得宠就失了本分体统,也可能导致娘家在不朝廷的地位太过高,威胁到洛氏的千秋江山,只有太子殿下多纳姬妾,不把所有的爱都给一个人,才能够平衡这种关系,不至于某个人恃宠而骄,坏了大事。”
就算再怎么不想承认,大臣们也都知道,洛宸临和沈锦尧之间的关系,乔家本来在京都的势力就是如日中天,足以掩盖皇室的光芒,如今若再让沈锦尧一个人得到洛宸临所有的宠爱,恐怕今后,他们所有家族,都再也没办法超过乔家的成就,永远都会低乔家一头了。
所以他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算洛宸临一定要娶沈锦尧,也得同时纳妾,不能让沈锦尧一个人看看的抓住太子的心。
“笑话。”洛雪银根本不想听这些鬼话,“与其说是怕太子妃得到太子的全部宠爱,恃宠而骄,坏了大事,不如说是太子只有一个太子妃,且恩爱有加,对你们来说是一件坏事吧,这样你们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了,女儿嫁不了储君,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所以你们才想着要让自己家的人嫁给太子,来满足你们的私欲,我说的,可是你们心里想的?”
大臣们在说这些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皇帝是清楚他们的想法的,只不过就算他们的算盘打的啪啪响,有些话,拿到人前来说,就必须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好听的理由。
至少大臣们给了一个不错的理由,担心沈锦尧恃宠而骄,乔家的地位掩盖过皇室在百姓心里的地位,威胁江山,不论是哪个皇帝,听到这样的话,恐怕都不会松懈。
但是皇帝能够一个人统领朝廷这么多年,靠着自己拿主意,当然不会被他们的三言两语就动摇了和乔家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人能够挑拨皇室和乔家的关系,但是大臣们看不惯乔家得意,所以也不希望沈锦尧顺利成为太子妃。
“是啊,太子殿下已经过了及冠之年,也该娶妻生子了,册封礼过后,太子妃也应该过门了,陛下不如想一想,有谁可以为太子正妃,又有谁可以为太子侧妃。”
大臣们一锤定音,似乎是笃定了他们这么说,皇帝就一定会给太子纳妾。
但皇帝只是讽刺的看着众大臣,一言不发。
他的儿媳现在就住在西宫呢,这群人明知道他中意的人选是谁,还要在这里跟他打马虎眼,真以为他是没有脾气的?
“真是有意思。”洛雪银是不会允许有人试图拆散洛宸临和沈锦尧的,所以说话的态度也变了一些,“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在这里掺和太子的婚事,就算太子不纳妾,也跟你们没关系,做臣子的,还是要摆明白自己的位置才是,且放眼整个京都,能配得上我哥的,只有乔家表小姐沈锦尧,你们说的能够配得上我哥的,该不会是你们家的姑娘吧,不是我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不说,难道你们就不觉得,你们家的女儿侄女的,根本配不上太子吗?”
乔家已经统领了京都太多年,其他大臣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渐渐的也就被百姓所遗忘了。
所以整个京都,最有名气的就是乔忆和沈锦尧,其他的公子小姐,根本就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所以洛雪银敢这么说,就是因为他知道,整个京都,只有沈锦尧一个人配得上洛宸临哪怕她现在还没有及笄,她也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
“太子真的要纳妃,也只有沈小姐配得上太子妃的位置,若是选了其他人,怕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也坐不消停吧。”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太子妃的,这是一个比皇后太后还难做的位置。
沈锦尧无论是家世地位,还是她的聪明伶俐,在京都都选不出第二个来,这太子妃,就算很多人觉得不甘心,但是最终都会是属于沈锦尧的。
大臣们却是对这个人选很不满意:“王爷此言差矣,沈小姐还没有及笄,如何能够出嫁,太子妃入主西宫已经不能再拖,若是等到沈小姐及笄,又要过去很久,大平等不起啊,倘若太子殿下真的喜欢沈小姐,不如留给沈小姐一个太子侧妃的身份,等到及笄了抬进西宫也就是了,可太子妃的位子,沈小姐毕竟还小,并不适合。”
他们俨然是已经把沈锦尧当成妾室对待了,却不去想,此时此刻,沈锦尧的亲人就在殿上,乔忆当时就火了,直接走到方才说话的人面前,揪住了他的衣领。
“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话里话外都想让他妹妹做妾?
“你们的女儿是千金之躯,一定要做太子妃,不如就别嫁了,我看就算真的嫁给太子,太子殿下也无福消受,我妹妹并不在乎这个位置,因为我乔家有本事,不需要依靠牺牲女儿来换取什么,但是你们几个话里话外的说着让我妹妹做妾,贬低我妹妹,是真的以为我乔家没人了?”
就算不嫁给洛宸临,沈锦尧永远遇不到喜欢的人,只要她愿意,乔家可以养她一辈子,如果真的要嫁人,那她也必须做最尊贵的那个人,因为乔家不会看着她受一点点的委屈。
“敢让我妹妹受委屈,你们活够了吗?真以为我不会搭理你们?我就把话放在这,整个京都,能配的上太子的只有我妹妹一个,但是能配得上我妹妹的,放眼整个天下也没有几个,你们看不上我妹妹,殊不知我还看不上太子呢,想娶我妹妹,就得给我妹妹尊重,遵守我乔家的规矩。”
乔家的规矩,那就是男子一生不纳妾,只有一个正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大臣一听顿时变了脸,如果乔家在其中掺和这件事,恐怕洛宸临到最后真的就只有一个沈锦尧,到时候强强联手,京都哪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乔少爷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沈小姐固然优秀,可她身为一个女人,只需要相夫教子,不可善妒,倘若不允许自己的丈夫纳妾从来都是犯了七出之罪的?”
乔家的家规,男子永不纳妾,如果洛宸临也心甘情愿的遵守,他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这样的事情绝不可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