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甜豆浆 抚人心
愚人节的第二天2025-01-13 16:351,703

随后,沈慈心让阿木他们将东西抬进到破庙里,又在地上垫了干净的木板,才将竹筐放在上面,又招呼没动静的孩子们,“过来,拿吃的。”

桩子闻言,看了一眼竹筐中的炊饼,又转头看向身后那些吞咽着口水的小伙伴。他咬了咬牙,没有因为自尊而拒绝,反而大声喊道,“都过来吧,拿东西吃!”

孩子们慢慢围了过来,却仍然带着一丝胆怯。他们只是远远地盯着竹筐,却不敢伸手。小牧见状,干脆从筐里拿起一个炊饼,直接塞进一个疤脸的小女孩的手中。小女孩愣了一下,随即低头咬了一口,眼中瞬间泛起泪光。这一幕仿佛打开了其他孩子的胆量,大家这才开始伸手,从筐里拿炊饼。

趁着孩子们拿炊饼的间隙,沈慈心又打开了带来的铁锅,舀了一勺热气腾腾的甜豆浆,高声说道,“别急着吃,拿了炊饼的都过来我这里,喝甜豆浆配炊饼,别噎着了。”

孩子们不知道豆浆是什么,却都被“甜”这个字吸引了,纷纷好奇地看向沈慈心手中的锅。她将勺子递给身旁的武云泽,轻声吩咐道,“每个孩子一碗,劳烦武姑娘了。”

武云泽微微一怔,低头看着递到手中的勺子,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见一个小男孩捧着破旧的碗站到了她面前。他仰着头,眼睛大得吓人,瘦骨嶙峋的小手抓着空碗,静静地看着她。

武云泽心中一颤,来不及多想,连忙从锅里舀了一勺豆浆,倒进孩子的碗中。孩子接过碗,凑到嘴边喝了一大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惊喜地喊道,“真甜!真好喝!”

其他孩子听见,纷纷排队走过来。武云泽低头认真地给每个孩子盛豆浆,看着他们喝下去后满足的模样,心中竟升起一丝久违的温暖。

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一碗豆浆、一根肉条和一个炊饼。他们围坐在庙里,喝得津津有味。那一片破败的庙宇,此刻却因为孩子们的笑声而显得格外温馨。但除了豆浆之外,炊饼和肉条,确实不肯吃的。

武云泽却不明白,疑惑的问道,“孩子们怎么都不吃炊饼和肉条呢。”

“估摸着想留着后面吃吧,这些孩子都饿怕了,都有留食的习惯。”

武云泽听到这个答案却有些恍然!

竟然是因为这,她从小出身官宦,虽继母不慈,父亲忙于仕途,可再怎么遭,却也从没有饿过肚子,她每日出门坐车乘轿,从来不知道图江门地界上还有这么多孩子连饭都吃不饱!

武云泽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孩子欢快的模样,心里却沉甸甸的。她忍不住开口问沈慈心,“这些孩子以后怎么办?他们要如何过活呢?”

沈慈心闻言,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这些孩子,多数是因为身有残疾被家里抛弃的。就算有些是走失的,这么多年了,家人没有找来,估计也不会再找了。”

听到这话,武云泽眼神微微暗淡,她的目光透过孩子们,看向远处,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沈慈心见状,朝院里喊了一声,“桩子,你过来一下。”

正啃着馒头的桩子抬起头,嘴边还挂着未擦干净的豆浆。他挪动着瘦小的身子走过来,站在沈慈心面前,低声问道,“沈小姐,什么事?”

沈慈心看着他,柔声问,“平日你们都是怎么过活的呢?”

桩子刚刚吃饱,心情不错,说起话来也轻松了许多,“还能怎么过?平日里就靠讨饭活着。运气好的时候,能遇上好心人给些剩饭菜;运气不好,别说吃的,有些人还要打我们一顿。不过,总归是熬过来了,只要活着就算好事了,我们这里的孩子,这两年一个都没少。哦,除了小牧,不过他是去享福去了,就不算少人了!”

他的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刺进了武云泽的心。

她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了,眼眶微微泛红。片刻后,她低声说道,“你们能这样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桩子耸耸肩,露出一抹苦笑,“习惯了,只要大家都能有一口饭吃,我就没什么可抱怨的。”

武云泽听着,心疼得无以复加,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时刻。她轻轻叹了口气,自嘲地低语,“我如今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遇到一点困难就想一了百了……可和这些孩子比起来,我算什么呢?”

沈慈心看了她一眼,没有立刻说话。她的目光转向院子里那些瘦弱却努力咀嚼食物的孩子们,眼中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她很清楚,这样的情形并不罕见,别说现在这个时代了,就算是我来自的那个现代世界,普通老百姓也不过是刚刚摆脱吃不饱饭的日子。这些孩子能靠乞讨活到今天,已经算是图江门百姓善良的表现了。

武云泽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沈慈心,眉头微皱,“大姑娘,你可有办法帮帮他们?不这些孩子太不容易了!”

继续阅读:第496章 邀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古代搞瓷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