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绾君到了。本朝开开锅出。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的叛乱。
曾经与太祖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雍亲王祁明孝,在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深受太祖皇帝的信任。太祖皇帝曾经把宋国的兵马大权,交到了雍亲王祁明孝的手里。在宋国权势滔天,是真正的在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只是让谁都没有想到,在太祖皇帝死后,雍亲王祁明孝率领几十万万大军逼近皇城,企图推翻刚刚继位的孝昭帝自立为帝。
雍亲王祁明孝率领的叛军与助手皇城的几万禁军大战了半个多月,雍亲王祁明孝最终杀入了皇宫,诛杀了才登基没多久的孝昭帝。自立为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为大厨。
只是可惜了,祁明孝此人喜欢刚愎自用,在做了,上了皇帝以后。对大成的建议。不予理睬。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所改的条例。在推行的时候处处受阻。使得文武百官怨气纷纷。时间不到一年。朝堂大乱。百姓也是怨气载道。
就这样,祁明孝坐拥的大厨王朝,只维持了短短的一年得时间,就与他的掌权者,祁明孝一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祁明孝死后,祁氏宗族中的子弟,又选出了几位可以继承宋氏王朝的继承者。只是这些人和他们背后的势力,对权力的渴望和贪婪,开始了下一轮的相互厮杀……
又经过了近半年的分庭抗争,明争暗斗,相互暗杀。太祖皇帝嫡亲的一脉已经被祁氏的另外一旁支屠戮殆尽。
朝中百官在这一祁氏旁支的强大势力的威压下,推举出了这一旁之中的佼佼者,祁肖继任了皇位。
太祖皇帝后的第二任皇帝,恢复国号宋国,祁肖就是后来的高祖皇帝。
高祖皇帝在位的那些年,一直都有让人掩盖,曾经有过的那个大厨王朝。
企图混淆人们对现在的这个祁氏一脉,与开国皇帝宋太祖的那祁氏一脉,混淆在一起。
因为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血统纯正,高祖皇帝坐上那个位置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是会被人们诟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祖皇帝,当上皇帝以后,一直都不愿意再提起太祖时候的所有事情。同时也掩盖住了曾经有过的那个大厨王朝。
如果非要扒出这些事情,高祖皇帝祁肖他坐在那个皇帝的位置上,还不如祁明孝坐在那个位置上名正,言顺呢。
宋国人对宋国以往的皇室的那些历史,还是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
因为现在的皇家不愿意让人知道那些对他们不利的传言。就有意的。给手下的那些。人一些提示。一旦有人触及到了过去的那些。事情。就格杀勿论严惩不贷。对于这些事情。皇帝都是暗中事一。即便就是没有直接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宋国的的衙门对,那些传言诋毁。皇家的。人。都要给予严惩。
所以人们在这种威压下,都不愿意提过去的那些历史。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想掩盖就能掩盖的了的。只是被强权压制,压制住了而已。大厨王朝曾经存在的事实,却是一件铁板钉钉的事。
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的高祖皇帝,与太祖皇帝并非是嫡亲一脉。更不清楚,高祖皇帝一脉曾经在孝昭帝死后第二年的九月二十七号那一天。把太祖皇帝的那一脉全部处理干净,一个没留。有流落在民间的记载说是那一日正好是。宋国。的皇城。菊花盛开的季节。满眼的黄色的白色的菊花。在那一日过后。都带上了血色。
当年的金戈铁马,碾碎了遍地的黄金甲。
唯独留下了城墙外的那刺目的鲜红。
据说当年护城河的水竟然涨了将近一米高。那是几万拥护太祖一脉的将士和百姓的尸体,所导致的河水暴涨。
这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是皇权压制下的不愿为人所知的历史!他是皇家的禁忌!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与之有牵连的存在。
就是这么一个人人闻之色变的存在,竟然与自己三叔的那一幅随性的画有了牵扯。那幅画也成了,把整个秦家送入地狱的最后一根稻草。
秦绾君还记得起那幅画的背景,是傍晚满天的霞光,远望是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被霞光映的红艳艳亮闪闪的,漫山遍野的菊花,也在夕阳下的霞光中被染上了一层红色。
这是一副沐浴在,傍晚的霞光中的一副山水画。
但是这一幅画,在前世却是被有心人说成是,当年高祖皇帝的家族,除去太祖皇帝那一脉嫡系的一个隐晦的提示。
所以在前世的时候。朝堂上有人列举了。秦家的许多罪证。皇帝都没有采纳,而是派人继续查清楚。直到把这一幅画放在了皇帝面前。才让皇帝彻底放弃了秦家。
前世的时候,秦绾君知道这些事情已经是秦家并被诛连九族后的第四个年头。她还是从一个恩客的,一次醉酒后,无意中的谈话中得到的这个消息。
因为秦家的事情触动了,皇帝埋藏在心底里的那柔软的部分。秦家又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所以秦家刚刚被人上奏,皇帝在暗处就曾经提点过秦家,只是秦家还没有来得及替自己洗白,就又有一大盆的脏水给扣了下来,这一次把整个秦家从里到外浇了一个透心凉。
多项罪证都直指秦家的心脏,秦家那个时候已经被逼的焦头烂额,自己已经没有办法翻身。即便就是到了这种程度。皇帝也没有直接下旨,查抄秦家。
直到数月后,有人把三叔的这一幅画放到了皇帝的面前,说出了上面话中所影射的含义。
这一次却是引起了,皇家宗族的一致上表,要求彻彻底底的查抄秦家,皇帝在强大的压力下,也放弃了秦家。
在上一世的时候,秦绾君没有见过你三叔的这一幅亲笔画,他看到的只是多年以后的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