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沈锦州出声制止,他深知承诺的重要性,“殿下,您曾言明要等到明日日落再作定夺,如今怎能轻易反悔?”
太子眉头紧锁,瞪视着沈锦州,不满道:“她分明是用江湖术士的胡言乱语来戏弄本宫,锦州,你为她求情,难道是打算让整个威武将军府为她担责吗?”
沈锦州心中已察觉到太子对自己的敌意,尤其是看到太子与宋寒依的亲密举止后,这种敌意更甚。
沈锦州据理力争:“约定的时间尚未到来,我们不能轻易断定她在欺骗殿下。若她所言非虚,殿下岂非要让郑州的百姓为您的颜面付出代价?”
沈锦州的话直接而尖锐,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太子的短处。
太子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气氛紧张得仿佛箭在弦上。
这时,宋寒依适时开口,试图缓和气氛:“都是妾身的错,妾身太过娇弱,若非被蛇吓到,殿下也不会迁怒于秋兰姑娘,更不会闹出这么多风波。”
说着,她眼眶泛红,泪光闪烁,楚楚可怜。
太子见此情景,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怒意,他冷冷地说道:“既然锦州你如此信任你的婢女,那么收集火药的任务就交给你亲自去完成。如果明天一切平安无事,那这个婢女的处置也由你亲自来负责!”
“好!”沈锦州没有丝毫犹豫地应承下来,随后从太子的亲兵中挑选了四人随同前往。
临行前,他走到秋兰面前,认真地许下承诺:“不论明天情况如何,我都会在日落之前赶回来。”
言罢,沈锦州正欲离去,秋兰轻声提醒道:“时间紧迫,舅老爷那边可能靠不住,不妨试试找罗公子帮忙,或许会更快些。”
沈锦州点点头,便匆匆离去。
太子之后也没有再为难秋兰,只是让她继续挂在树上,既不给食也不给水,让她备受煎熬。
秋兰疲惫不堪,根本无法入睡。
到了第二天,她的头脑也变得混沌不清。
不知过了多久,看守她的士兵突然大声呵斥:“老实点,你晃什么晃?”
话音刚落,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所有人都站立不稳,而被吊在树上的秋兰更是摇晃得厉害。
紧接着,远处传来轰隆的巨响,昨日他们狩猎的那座山崩塌了,巨石滚滚而下,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一时间,山崩地裂,景象惨不忍睹。
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瞬间,郑州往日的秀美景色瞬间变得满目疮痍,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秦府的几位小姐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太子冲出营帐,直奔秋兰所在之处。
他恶狠狠地盯着秋兰看了许久,最终冷冷地下令:“把她放下来!”
秋兰被丢到了一个亲兵的马背上,太子留下四个亲兵保护宋寒依,随后便带人急匆匆地返回城中。
一路上,他们所见之处皆是倒塌的房屋和受伤的百姓在呼救。
到达城门口时,却意外遇到了秦怀景。
秦怀景不等马匹停稳便急忙下马请罪:“下官来迟,请殿下责罚!”
此时城门口已聚集了大量百姓。
太子见状,愤怒地挥鞭打向秦怀景:“如此大事,你身为州府却未派人救援,反而跑到这里来,你知不知道这是玩忽职守?”
秦怀景默默承受了责罚,随后坚定地说:“殿下息怒,救援百姓固然重要,但殿下的安危更是首要。下官深知这一点,所以才赶来这里确保殿下的安全。”
这话虽说是拍马屁,可却平息了太子的怒火。
太子并未继续追究秦怀景的责任,径直前往州府衙门。
衙门外已聚集了大量逃难至此的百姓,一见秦怀景现身,便蜂拥而上。
尽管衙役和亲兵迅速上前护驾,太子还是免不了被人群推搡了几下,好不容易才挤.进衙门内。
衙门内部也是一片狼藉,断壁残垣之中,往日庄严的公堂已不复存在,就连那块烫金的匾额也掉落在地,破碎不堪。
秦怀景见状,连忙上前劝道:“殿下,此次地震灾害严重,城中局势不稳,为确保殿下安全,下官建议先派人护送殿下回京。”
太子闻言,眼神冷冽地扫了秦怀景一眼,沉声道:“城中百姓正遭受苦难,我若此时离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贪生怕死、无能为力?”
秦怀景急忙解释:“下官并非此意,只是……”
话未说完,门外又传来阵阵求救声,打断了他的辩解。
太子无心再听秦怀景的解释,转而询问:“秋兰现在在?”
不一会儿,秋兰被带到公堂之上。
太子直接下令:“自此刻起,你便随侍本宫左右,不得擅自离开。”
随后,他转向秦怀景,“秦大人,说说你的赈灾计划吧。”
秦怀景心中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丫鬟竟能得到太子的如此信任,甚至被允许参与政事讨论。
而自己,却因事发突然,只顾着保护太子,忽略了救援工作的组织。
太子对秦怀景的失职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后,竟又转而询问秋兰的意见:“你对此有何看法?”
这一问,更是让秦怀景瞠目结舌,仿佛见到了不可思议之事。
秋兰则谦逊地答道:“回殿下,奴婢只是听些说书故事,并无真才实学,怎敢在殿下面前妄言政事?”
她深知在太子面前应谨言慎行,更不愿抢人风头。
太子对秋兰的回答并未感到意外,毕竟她只是个略有姿色的普通丫鬟,或许连字都认不全,哪可能懂得复杂的赈灾策略呢?
这次不过是机缘巧合,让她的话应验了罢了。
面对紧迫的灾情,太子无暇顾及秋兰,便将她暂时搁置一旁,转而命令秦怀景即刻行动:
寻找郑州校尉,集结未受伤的青壮劳力全力救援;
同时,务必确保医疗队伍和药材的迅速到位;并立即派遣信使前往帝京请求援助。
“殿下英明,能得殿下如此储君,实乃郑州百姓之福,更是大夏万民之幸!”
秦怀景跪拜在地,言辞恳切,眼中含泪,连带着在场的衙役和亲兵也纷纷跪拜,高声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