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李翔第二批店面同一时间开业,因为第一个店面的经验,会出现的问题基本已经能考虑到。
因为只有红酒,店面的货物摆放、供货等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服务上的。
为了第二批店铺的开业,陈峰特意把所有服务员轮着安排到第一个店里去实习。
而且这些服务员一开始都是李翔训练过,之前就在各个超市的酒柜专门负责红酒的销售,上手也是非常快的。
第一天因为有活动,陈峰一直在忙,胡兵做市场部的负责人,各种活动他也得经手,张丹则要负责各部门的联络。
到了晚上十点才算忙完一个阶段。
李翔特意让烧烤店老板送了啤酒喝烧烤过来,四人就在办公室将就着吃了个夜宵。
李翔拿起酒瓶:“这些天辛苦你们三个了,为了第二批店面开业,这半个月,天天加班。”
第二批有十二家店面,从一开始租店面,到拆除原本装修,重新装修,安装货柜、线路、打扫、员工培训等等。
十几天确实非常忙。
四人碰了一下,喝了口啤酒。
张丹拿起一串烤牛肉,说道:“我还好,就是打打电话,跑跑腿,老陈和胡兵这两天确实是很辛苦,装修的时候,因为工期只有一个星期,材料追得紧,有时候搬运工要没赶到,送货的车提前到了,他们自己就去搬材料了。”
建筑材料基本都比较重,搬起来还是很累的。
胡兵笑着说道:“我不累,以前干农活,比这个累多了。”
“我以前自己就做过搬运,也不是什么大事。其实还是张丹累一点,我们有什么事都找他,她就要到处催人,有时候还被人凶。”陈峰说道。
张丹说道:“我这不算什么,跑业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比这更麻烦的事呢!”
“那时候遭人白眼都是很正常的,现在至少没有人敢跟我翻白眼了呀!”
李翔说道:“这些日子大家的辛苦,我都知道。”
“今天我们营业额的百分之十,就算你们的将近。”
张丹顿时来了劲:“老板,真的?那你可要大出血了呀!”
今天所有店铺都有活动,虽然不如第一个店铺火爆,但所有店铺营业额加起来,还是很多的。
李翔只是微微一笑:“你们工作认真,你们的辛苦我也是能看到的,总不能我赚钱了,你们就那点工资呀!”
“大家说说,今天的营业成绩怎么样。”
陈峰说道:“刚刚算了一下,今天十二个店铺的营业总额是二十六万四千七百三十六块。”
“平均一个店铺的营业额是两万两千块。”
“不过,我们开在偏僻处的两个店铺,营业额分别只有五千三和四千八。”
“营业额最高的是蓝山公园那个,营业额有三万六千多块钱,其他的店铺,基本都在两万左右。”
“具体的数据,张丹已经做成报表,传输到电脑里了。”
一天二十六万的营业额,按照之前做好的打折计划算,毛利润有百分之九十,也就是二十三万。
但这个毛利只算酒的成本,其他成本都没算。
以后店面和工厂肯定是两套账本,不可能混为一谈,要不然的话,帐会乱。
所以,酒的成本,不能按照生产成本算,必须按照正常出货成本算。
如果按照生产成本算,很多隐性成本就被工厂承担了,这是不公平的。
有些人算这中糊涂账,按照生产成本算,账面上明明还有很微薄的利润,但算总账却没赚钱。
生产成本是没有办法完全肯定的,总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产量大小、良品率这些都是影响因素,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的。
如果按照批发价算成本,工厂这边好做账,店铺也更好做账,不会出现糊涂账。
李翔心里估算了一下净利润,因为服务员的基本工资、店铺租金、员工提成、大概水电费,估计还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净利润。
这一天也赚了十八万。
如果以后降低到三分之一,十二个店铺一天大概能赚六万左右的纯利。
一个月就是一百八十万,一年能赚一千多万。
这个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后来在网上看到各种投资几亿、几百亿,好像钱都不是钱一样。
实际上,很多中型公司一年都没有一千万的利润。
而且二十年以后的钱还不如现在钱有购买力,现在一千万,放以后,至少也是一个亿的购买力。
如果照这么算,很多上市公司一年都没有一个亿的净利润。
李翔心里颇感欣慰:“挺好!我们市还想要继续开,估计也开不了几个专卖店了,没有几个这样的好地方。”
张丹说道:“下面县城,应该可以开,每个县城开一家,消费力还是有的。”
李翔想了一下,说道:“这个事胡兵去调研一下,有利润的话,可以试试,但一定不能压低价格,所有价格必须统一。”
“如果这个模式可行的话,我们以后可以开始大范围推广。”
“还有就是,胡兵,你要研究一下这个模式,如果用在加盟上,有没有推广的可能性。”
“这个事不用太急,一个月之内就我研究结果就行。”
“这断时间,观察一下我们这些店铺的运营成果。”
胡兵现在全身都是动力,他就想要多完成一些工作,好在李翔面前多表现一下:“好的老板,一个月之内,我会把研究报告做出来。”
张丹这时说道:“老板,这几天,我们市几家酒厂来找过,都想跟我们合作。”
不用张丹多说,李翔就明白,肯定是代工厂那边赚钱了,有人也想要来找单子。
李翔问道:“我们现在生产的产量能不能跟上?”
陈峰说道:“有些跟不上了,大量订单都给了外发厂。”
“外发厂那边的产能也拉满了,主要是我们隔壁市的市场也打开了。”
“现在那边每个月要的量都在上涨,有时候我们只能把那边的货期往后推。”
“那边的负责人天天打电话过来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