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酒瓶
立天2024-10-02 10:452,027

  一整个晚上,几乎所有人都是连轴转,供应商那边也安排了几组人加班。

  因为时间短,很多材料都不能用,比如高端的陶瓷就没有办法赶工,因为耗费的时间太长了,普通陶瓷1300度要烧七八个小时,高铝瓷要的1700度烧制10到12个小时。

  孙庆耀倒是紧赶慢赶拿出了七八个方案。

  李翔看了一下都觉得还不错,至少不懂设计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传统风的,能感觉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设计这东西,在李翔看来,不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普通人看不懂,没有什么用。

  如果你搞艺术,不给普通人看,李翔不评价。

  既然是设计给大众看的,大众又不懂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就要搞一些普通人能看懂的东西。

  “这些都可以,全部给供应商送过去,让他们全部赶制出来。”李翔把所有的设计稿交给郑华儒。

  郑华儒也没有二话,拿着就走。

  孙庆耀这时候还不能走,因为设计的匆忙,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漏洞,到时候制作的时候,要问设计师一些东西,他走了可没有人知道。

  等待的时间,李翔、孙庆耀、张丹、还有供应商安排来的设计师凑一起聊天。

  李翔对孙庆耀的设计倒是夸赞有加,孙庆耀却摇头:“那些东西其实都不是什么好设计,我都是拿最传统的东西来堆砌的。”

  “没有任何的设计感。”

  张丹说道:“我不懂设计,但我看那些设计图纸的时候,觉得还是挺有我们传统文化风格的呀,也挺好看。”

  孙庆耀解释道:“我那些设计就是传统风格堆砌出来的,自然有很强烈的传统风格,但设计是很讲究的。”

  “很多小地方,都是设计师一而再,再而三琢磨出来的。”

  “多一横少一横,多一点少一点,都特别讲究。”

  孙庆耀这话让宋辉想起了后来很多商标的变更。

  其中小米就有一次商标变更,从正方形,变成一个不怎么规则的圆形。

  就这么一个变更,他们还花费了好几百万。

  这种变更在普通人看来,简直跟没变化一样。

  李翔不评价小米那几百万花得值不值,但他在这方面还是有些看法的:“老孙,我觉得吧!设计这个行业,精益求精是好的,但我们要看追求的方向。”

  “既然是设计产品,我们面向的应该是普通人。”

  “这个东西拿在普通人手里,要让他觉得好看,就是简单的觉得好看。”

  “不用讲什么内涵。”

  “如果用什么风格,应该让不懂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风格的。”

  “设计师投入的那些东西,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孙庆耀点头:“是,对于设计产品来说,确实应该这样,我是学摄影出身,设计这方面本来就是半路出家,有些地方可能太过追求书本上说的了。”

  几个人一阵闲聊,供应商那边的电话果然打过来了,瓶口的参数没有写完整,他们不知道要做多大。

  一整个晚上几乎都是在不停的打电话,不停的沟通。

  快速赶工就这样的结果,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供应商终于将酒瓶全部送了过来。

  这些瓶子都是尽量做得简单的,没有做太多的造型,有一些甚至就是一个普通的酒瓶模样,然后在上面加入了一些传统元素的绘画之类的。

  李翔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了三款,一款是双瓶的一黑一白,如果拼在一起,刚好就是一个太极的形状,上面还写了一个“易”字,第二款是一个白色的瓷瓶,一手我上去,差不多能握住,比较高,比矿泉水瓶子还要高一点,上面贴一张贴纸。

  第三款则玻璃瓶的,跟普通的酒瓶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造型比较像传统的酒瓶,肚子比较大,中间有一条龙,酒满地时候,倒酒的时候,酒水就从龙嘴里出来。

  李翔让人把这三款封装好,各做了三箱带上。

  上午九点半,李翔终于带着样品找到了李书彦:“李书记,你看一下,这三款酒瓶,我们用哪一款?”

  这个东西是给官方用的,李翔自己也不能完全拿决定,其实到最后,还是要看领导的个人喜好。

  李书彦看了一眼,感叹道:“都不错,都能突出我们的传统文化,造型虽然简单,但看着大气,也不失精美。”

  “主要还是太赶了,要不然的话,肯定能做出更好的。”李翔跟着说道:“也怪我,一开始没想到,光想着酿酒去了。”

  实际上,这些酒瓶就花了李翔好几万,这些瓶子是不值钱的,但占用着人家正常生产的机器,还要供应商的一组大师傅跟着加通宵,甚至供应商的老板都一个晚上没睡觉。

  如果在平时,样本都确定好了,只要快速生产,这些瓶子最多几百块钱就搞定了。

  这些东西毕竟是特制的,价格贵一点也应该。

  李书彦说道:“这也怪我,没有提前跟你说。”

  “这样吧!我们先去省里,把这些都带上,让省里的领导安排。”

  李翔点头:“行,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李书彦说道:“就现在吧!本来就预定十点出发的,现在也差不多了,还没吃早餐吧?我让我秘书给你准备一份,你将就着吃一点,到了地方再吃。”

  李书彦立刻安排秘书去给李翔准备了早餐,同时让人把所有的酒搬上车。

  从本市到省里开车不能全程高速。

  毕竟2000年的高速路还是比较少的,虽然全力发展,但华国地大物博,投入大,但各地只有零零散散几条高速,要等到2008年以后,交通运输就会迎来一场大爆发。

  大概1995年以前的高速、铁路是一个样,这个时候基本是解决有无问题,很多地方都没有高速;1995到2008年又是另外一个样,到处基本有了,但不多;2008年以后,全国的高速、铁路就好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

  这年代的国人,是想象不到以后国内的交通有多发达的。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章 吹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首富人生:重返1999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