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酒下肚子,顿然感觉到心情舒畅起来了,那些越南女人们不喜欢和客人坐在一起吃饭喝酒,也许这是他们的风俗习惯吧!
老木匠知道中国有句谚语:“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村长觉得老木匠挺会说,一点通,使自己茅塞顿开,若打开了天窗说亮话,美极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阿树一家人端着酒杯给大家敬酒,又来到她们身边,两个洋妞最爱风趣幽默,将计就计,点名要和阿树三杯过,余暇怕阿树喝醉,叮嘱他少喝点。本来是阿树担心她,反而是余暇对他担心起来了。
阿树说没事,已经习惯这样喝酒了,越南客人,也回敬酒过来。
母亲担心自己的儿子受不了,要儿媳盯紧他,别让他喝太多的酒,你们都是今天的主角,知道不?
余暇很风趣地说道:“妈,你就放心吧,阿树比我还能喝,他要是醉了,那是他太高兴了,和朋友喝个痛快,一醉方休。”
酒足饭饱后,由于天色逐渐暗了起来,阿树对他们说,我们在一起照张相吧,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村长笑了笑说:“好啊,好啊!大家过来站好自己的位置。”
大家都听起村长的话,迅速排好队来站在那儿。
伊珍对小妹说:“该你粉墨登场了。”
伊莉对大家说:“大家的脸上要放松,要顺其自然,跟我一起喊两个字‘茄子’重复喊两次喔!”
陈莉叫余暇在前面一排,阿树理会,也跟着站在前面一排的中间。还有小妹和妈妈都站到前面来。
夕阳西下,晚风习习,清爽凉快。一路风景,一路歌儿。
余暇和妈妈坐在一起,阿树和小妹同坐,俩兄妹聊了起来。小妹问起哥,说:“哥,一会到了谅山市,我们逛下夜景好吗?看看有什么小吃啊?我听人家说,越南的小吃是最出名的,闻名中外。你打算请小妹吃点啥啊?”
“你想吃什么,就买呗!”
“要我买的不算数,你和嫂子一起请大家吃夜宵吧,烧烤大蛎,大闸蟹,烤鱼串。”
“到时大家坐在一起,喜欢吃什么,随意点上吧!”
小妹站了起来,对大家说道:“今晚,安顿住宿后,大家一起逛夜景,越南的风情小吃是不错的喔,大家想不想尝尝一点啊,反正有人做东,我们当配角的,就只管帮吃。不过有一条,不许浪费,因为这里是越南的国土,不是中国的领地,所以说,不准浪费,否则我们丢自己的中国的脸。”
大家夸赞小妹说得对,咱们是中国人,站在异国领土上,不许丢中国的脸。
这话便成了大家在车上议论的热话题。
阿树率领他的亲朋好友离开了村庄,剩下村长和老木匠坐在那酒席上,醉薰薰的说起糊话来。
他们对阿树的思念如同疾风劲草,又赞叹不已。阿树是他们在生意上的一个最好的中国朋友,虽然短短的几个月来,真诚合作,互助友爱。但他们早就在几年前认识了,那都是老军人的一生所求,成了他的遗愿。阿树是博得他的支持和帮助,便他和这村庄的村长,老木匠他们认识,帮他们带动起生意兴隆,财富滚滚而来,建立了共同互助友爱网。之所以,阿树是他们招财进宝的关键人物,也是他们的财富,无价之宝。
他们相互的对起民歌,情歌,还有山歌,骚歌。骚歌是这些老不死,死而不僵的老头子。阿树曾经带着阿莫来过这里的时候,大家赏酒到半夜,阿树疯疯癫癫的喝醉酒,唱起自己编出来的山歌:‘山歌不唱心不开唷,谁家姑娘要出嫁喽,哥哥啊,还没找到心上人呐……’害得大家发酒疯,整个村庄都听到那几个酒鬼唱疯癫歌。老木匠也不例外,他的歌唱得更浓烈,更淳朴,有味道。但那都是老皇历的了,一点也不新鲜感。村长敢朝他的老脸抠话,与他对唱,说他的歌只有在那老时代的人才能听得说好。阿树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位小伙子,也成他们开心丸,宝贝。
阿树有一点秘密,一直不对自己心爱的余暇提起过,守口如瓶。那就是阿树与他们在生意上达成协议后,有百分一股份在这红木家具厂上。阿树一来为自己,二来为他们,使大家走向共同富裕和未来。阿树带着新娘子和亲朋好友来这里,是让他们喝上自己的喜酒,他们作为东道主,给阿树办起这样的酒席,对阿树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大事。那些亲朋好友绝不会懂得阿树的心里话和用意,他要感谢那些远方的异国朋友,之所以,阿树是有目的带着新娘来到这里与他们共进晚餐的,那也是迟早的事情,这也是他们为报答阿树,要阿树新娘子来看望他们,吃一顿家常便饭,团团圆圆。在此,他们也对阿树一家人祝福,祝阿树和余暇新婚快乐,还给阿树和新娘每人送上一个大红包。
上次,他们来过中国,正好碰到是阿树和余暇订婚的那时间,给阿树送了一个红包。阿树还他们的人情,送他们到都市玩了大半天,给他们买了飞机票,把他们送到机场,顺利回国。他们感谢阿树的诚意,所以说,阿树是他们在中国上的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生意伙伴,给他们招财进宝,发家致富,阿树在他们心目中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和那个老军人有着深情至交。
阿树的越南语也是通过他才有今天的本事,可以这么说,阿树得了贵人帮助和指点,他才有今天这辉煌腾达的人生。
阿树向这几位老朋友一一握手道别。
他们热泪盈眶,向大家挥手说声谢谢,祝福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车子来到了城里,陈莉和阿树的母亲带领大家跟着阿树来到旅馆,阿树来到柜台对服务生说,自己已经预定好了的房间。
她们认真检查了阿树证件和手续,叫上服务生带领大家到那几间预定好的房间去休息。
小妹对哥哥吵嚷,要到街上欣赏夜市,尝试越南风情小吃。
两个洋妞对这里非常熟悉,叫上大家跟着她们一块到街上玩,尝试这里的美味小吃和风味。
大家跟着俄罗斯美女来到广场的附近,给大家拍摄,她们随意组合照相和拍摄。这两个洋宝贝,非要和阿树一家人拍摄不可。她们的豪情满怀,妩媚的卷发,美丽,阿树是她们的白马王子,非要和他一起拍摄,弄得阿树尴尬,有点失态。
余暇知道她们也对自己的嫉妒和羡慕,表面装着对她们嬉皮笑脸,和气平和。那也都是为了应酬她们,才这样做的。
他们沿着湖景漫步,看到许多人都在这里嬉闹,追逐,玩耍。湖景在灯光下显出格外的非常美丽而优雅。
忽然听到有人叫喊“救命啊……”阿树拧头回来,朝那边叫喊地方走过去。岸边上有几个小孩惊恐万状地叫喊,水里的小孩时而沉下,时而浮上,手脚乱划一场。
阿树来到岸边没有犹豫,赶紧解开外套跳下水里。有些行人发现有人落水,赶紧围绕过来,众人想方设法帮他把那两个落水小孩救上岸。
阿树爬上岸边时,对小孩嘀咕了一会。由于小孩惊恐万状,浑身发抖,迟迟没有回过神来。
大家看到这位好心人救上了那两个小孩,非常夸赞和欣赏,看到他和那几个小孩讲了几句越语,要他们快点回家,别在这里玩耍了,这里很不安全。
孩子的家长来到了现场,听许旁边人议论,有位好心人路过救起了孩子,那位好心人已经离开了那里,家长很懊悔找不到这位好心人,一直对旁人打听,在这茫茫人海中,到哪儿找他呢?
于是,在大街上的电视屏幕广告里,出现那一幕重复救人的画面,大家以为这是仅仅广告而已,不值得一提和议论。但对那位家长而言,他不仅需要知道他,而且还要重谢他救人一命,他是个社会好青年。
阿树浑身湿漉漉的,对余暇笑容满面。
余暇对阿树埋怨地说:“看看,漂亮的衣服也被你糟蹋成这样了,快点回宾馆洗澡去,还嫌不够在这丢人现眼啊!”
阿树笑嘻嘻地说:“你和妈妈在这里玩一下吧,我洗好澡就来找你们!”
周围的人们知道是这位小伙做了件好事,舍己救人。有些人把这瞬间美好的镜头也拍了下来。
更有趣的是,大约时间过了片刻,有段录像反映阿树救人的画面,已经在广告上播出来了,许多人都围绕观看电视,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位救人的小伙,他瞬间跳下水中,救起落水的小孩上来,还和这些小孩说着话呢。
大家看到这陌生的年轻人,不知道他是从哪来的,凭他的穿衣打扮不像是本地越南人,大家就此事议论了起来。
小妹和小钱包在广场附近的小店上,点了好几个小吃来品尝,意外看到小店上的电视,那个不是自己的哥哥吗,怎么他会在这里的电视上了?他什么时候救过人呢,小妹一头雾水不知天,遐思联想,非常惊惧说道:“快看,小钱包姐,这是哪儿?我哥在电视上了!”
小钱包瞪着大大的眼睛,似乎不太相信这是真的画面。她感到截然不同的是,我们踏进这个城市没几个小时,怎么会就有你哥在这电视上了,而且是救人的画面,镜头是真实的,旁边还有些人围绕着。
两人站起来,抬头往四处寻找,行人来来往往,没有发现你妈和你哥的行踪,嫂子也不见着。
她怀疑自己的眼光,是不是看错了,还是眼花缭乱,使自己的视觉模糊幻影来啊。她寻找哥哥他们的下落,问起旁边同来的朋友,你们看见过我哥和嫂子吗?
她们说在电视上也看到那个人和阿树十分相似,他是不是我们的老大,他跑哪儿去救人了?
“那人一定是你哥,今天出现的时候,他一直都穿着这外套,还有白色衬衫打底和结领带,瞧他那浑身湿透像只落汤鸡疙瘩着。”
小妹看到那两个洋女孩,跑去问她们,有没有看到我哥阿树,她们相互看了一眼对方,又往四处扫视一会,说:“阿树,余暇为新婚燕尔,应该和你妈妈在一起的,怎么会一个人跑去救人,说话也要打搞子吧,有谁相信?我看……是你们眼花缭乱了吧!”
大家相互怀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说是自己的错觉,或是一种猜测,只有找到阿树或是某个人,大家的眼光全落在董小慧的身上,指认说道:“嫂子一定知道这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找你嫂子问不就清楚了吗?”
其实,阿树刚踏进这座城市后,璀璨的夜色很迷人,阿树和余暇也是来到广场漫步,他们路过一湖边,看到几小孩在那里戏水,追逐。没过多久,事情发生了,有人落水了,突然传来了“救命”的喊声。阿树没有考虑其他的事,快步跑了过去,旁边也没几个行人。他知道救人要紧,解开了外套,噗咚一声,跳进水里救人去了。
小孩得救了,这时有几个行人也来参与,阿树在他们的帮助下爬上岸来。所以,阿树并不知道有人对他救人的全过程拍摄了,本来做好事也是很正常的,谁知道救人上岸来了,救人的整个过程全部被拍摄了下来,还在电视上作为新闻播放呢。
阿树救人没有留名,而孩子的家长却对大家说,要通过媒体找到那位好心人,并向他致敬和谢意。由于是晚上,广场有很多人,难以找到那位好心人。阿树救人的举动上了电视,被同来的亲朋好友发现了。但她们也不敢肯定是阿树,相似的人也太多了,所以说,除非找到阿树或余暇一问便知了。
当阿树和余暇,还有母亲与她们邂逅相遇后,阿树热情叫上大家一起找一个摊位坐下,要吃什么随便点。她们的目光不停的在阿树的身上,更不像救过人似的,衣服没有湿,穿上的衣服还是整洁的呢。但她们还是问起了阿树,你上电视了,你刚才有没有救人啊。
阿树没有回答,也没有点头,只是对她们微笑。余暇装着没听见似的,想躲过她们的追问,但是,她们从余暇的目光看到了什么,不用说了,她们也就全明白了。阿树叫她们别把这件事再议论了,就到这里为此吧!
是啊,这里是在异国,阿树虽然在这里,无意之中救了那几个小孩,自己做了件好事,那也是应该的。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发现孩子落水,小孩肯定会被溺水身亡,那就是不该发生的悲剧而发生了。幸好是阿树路过了那里,孩子得救了,阿树救人的事也被别人拍摄了下来,在当地新闻上播放了,孩子的家长也想通过媒体,要找到那位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