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穿着工作服,走进厂房,观察里面的生产现场。工厂很宽敞,面积有五六千平方米。一切都是忙忙碌碌而又井然有序,显得格外整洁。一眼望去,唐博也看到了罗初明和他带领的两个博士生。
在体验了芮城牵引电机装配线的好处后,唐博想在电动自行车电机上也建一条生产线,实现流水线化装配生产模式。
理想情况下,他希望它是自动化的,或者至少是半自动化的,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唐博打了个电话,把罗初明召来,罗初明不失时机地带着两个博士生一起来了。
他们已经工作了两天,忙着设计流水线,严格按照唐博的指示和要求。
罗初明也明白,未来对这些发动机的需求将是巨大的。他预测,在几年内,中国对这些电机的年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台,可能达到数千万台的惊人需求量。
作为这种电机的专利持有者和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大阳工业在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生产量。
这就需要一条高效率的装配线,全面实施精简的生产模式。最初,他们将建立一条装配线,如果将来需要,他们可以建立第二条甚至第三条生产线。
这些马达的生产注定要大规模制造。
唐博找到罗楚明,询问流水线设计的进展情况,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唐博的建议往往非常实用,显示了他的技术水平。罗初明很认真地把它们记了下来。
在与罗初明的讨论后,唐博前往电动自行车电机的生产区。
最近还只是试生产,现在刚刚开始小规模生产。这个区域占地面积很小,大致只占整个厂房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不到2000平方米。
一旦装配线完成,这个区域就不再需要了。它将被拆除,以腾出空间,或用于存储零部件或建造第二条装配线。
唐博看见工人们正忙着装配发动机。有的电机已经组装好了,检查合格后,工人们正在进行包装。
唐博亲自检查了其中一台电机,发现做工精良,符合他的期望,这让他吃了颗定心丸。
估计有+1的质量红利,间接提高了大阳工业的产品质量。其他竞争公司相比,产品质量一般都要好一个级别。
唐博经常怀疑这个系统是否会提供+2的质量奖金。如果有一天它出现了,他愿意花很多钱去激活它。
没有人比唐博更明白质量的重要性。过硬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公司生存的基础。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
“老板,第一批500台电机今天下午就可以打包了。”
听到旁边的一个工人这么说,唐博点了点头,称赞道:“大家都辛苦了。我们将立即装运这500台发动机。”
唐博看了看厂房后,又来到两栋新建的大楼前。这两座建筑物已接近完工,不久将接受验收。不久将投入使用。
这些也是专门的电机制造设施。唐博目前计划扩大和加强电机行业。当他的汽车工业达到一定规模时,他会考虑向其他领域发展。
事上,唐博一直想进入芯片行业,但他觉得自己的实力一直不够充分。在敢于进入芯片行业之前,他需要变得更强大。
唐博已经想好了进入芯片行业的切入点。最初,他不会从制造计算机芯片开始,因为这涉及到高技术复杂性,而他目前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他也不会从智能手机芯片开始。虽然与电脑芯片相比,这些芯片的技术复杂度相对较低,特别是考虑到目前的手机还不是智能手机,但芯片仍然不是什么唐博敢于考虑。
唐博已经决定从某种类型的芯片开始。
些芯片技术复杂度较低,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们通常被称为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cu芯片
他会先从这些芯片开始,等他有了足够的实力,再进入智能手机芯片领域。
作为一个已经脱胎换骨的人,唐博深深体会到没有中国这个“核心”的痛苦。既然已经脱胎换骨,他就下定决心要创造世界级的芯片。
目前,资金不足是主要问题。
厂区内仍有大量闲置土地。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唐博会考虑建立一个芯片产业园,其中将包括研发大楼、制造设施等。
冯远明皱着眉头,在他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来踱去。就在不久前,他的助手发表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报告,称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电机的秘密研究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冯远明知道,电动自行车最大的技术瓶颈在于电机,其次是电池。谁能率先谢决电机的技术难题,开发出新型电机,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并有可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是一个高性能的新电机。
冯远明感到了危机感,不能自满。他立即指示他的团队,无论花费多少,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出竞争对手新发动机的基本细节。
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什么进展。看来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保密得很好。
不过,他们还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至少冯远明得知,他们的竞争对手将组织一个电动自行车测试活动在东海市。他们计划展示共200辆电动自行车,邀请公众试乘和体验他们的新电动自行车。毫无疑问,这200辆电动自行车将配备新的发动机。
此外,有传言称,包括电视台和报纸在内的多家媒体将报道这一事件,为它创造宣传机会。
90年代末,电动自行车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于普通民众买不起汽车,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电动自行车,认为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冯远明知道他必须想出一个计划。
他们能不能在东海举办一个电动自行车试骑活动,邀请公众尝试他们的电动自行车?
除此之外,目前似乎没有更好的策略。
毕竟,赌注很高,冯远明知道有必要与其他合伙人分享他的想法。白鸽电动自行车公司并非冯远明的独资企业。
在创业之初,冯远明没有足够的资金,他说服了几个有能力的人投资,成为合伙人。对于重大决策,冯远明通常会通知这些投资者,以示尊重。
正当他准备拿起电话让助手通知投资者明天上午开会讨论策略时,他的助手兴冲冲地闯了进来。
“老板,第一批电机到了!”
“怎么了?第一批电机?”冯远明并没有立即掌握情况,因为他们有两家电机供应商,几乎每隔十天左右就有一批电机到货。
“老板,是大洋实业公司的马达。我们刚刚总共收到了五百台。”
“怎么了?”
终于,冯渊明意识到了这则新闻的意义。最初,他并没有马上想到大杨工业,因为他知道他们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电机,预计开发周期会很长。他预计今年不会收到他们的任何发动机。
在冯远明的期望中,明年初大洋工业的电机能送到他们手中就已经很好了。但现在,他发现第一批马达已经到了。
这些都是无刷、高效率的马达。唐总之前提到,它们的使用寿命比目前市场上的有刷电机至少长5倍。此外,他们有至少30%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并提供了高输出扭矩,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爬坡能力。
想着这些优点,冯远明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个绝妙的想法逐渐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冯渊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出了办公室。这一刻,他激动得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