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成商量好工作上的事情后,唐博看着他离开,心里想,他需要再招一个人才,最好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
随着大洋实业公司的快速发展,除了召集部门的核心成员外,他们还需要从公司外部招聘人才。
有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会让王成的事情变得容易得多,因为他不必亲自处理招聘过程。这也减轻了唐博的一些担忧,因为他可以把招聘的责任下放,并期待着出色的结果。
唐博打开“神圣工业大师”系统,查看了他的钱币余额,共计1350枚。他不敢乱花,决定先留着,将来会派上用场。
虽然他渴望招聘到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但唐博意识到,他还得等上一段时间。目前的硬币具有重大价值,应该明智地使用。
芮成系列电力机车的牵引电动机已处于试制阶段,没有必要对这种电动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惠民工厂拥有全面的技术文件,因此根据这些文件进行生产就足够了。
然而,对于未来交流(AC)牵引电机系统的开发,相关的设计技术和技术数据并没有与西门子共享,因为它们是严格保密的。
由于没有可用的参考资料,唐博意识到,他们将不得不自己开发交流牵引电机系统。
虽然罗楚明自告奋勇要带领技术团队进行这项研发,但唐博还是决定不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尽管罗楚明是著名的电机专家,但开发交流牵引电机系统的技术复杂性意味着即使是他也无法在短期内现。
这项工作将需要大量的研究资金和一定的时间框架,这可能是一年或两年,甚至更长。
唐博等不起那么久。他的计划是花几个月的时间在锐成系列牵引电动机上工作,然后开始试验DJ4型牵引电动机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系统的研发功能,花费一定的资金来开发交流牵引电动机系统,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1350年的硬币看起来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但还不清楚是否足够。唐博决定暂时把它们保存起来,打算将来用于交流电机牵引系统的研发。
王成走后不久,半个小时左右,田军敲了敲门,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说道:“老板,你的电脑到了我会让人帮你拿进来。”
听到这句话,唐博感到很高兴,因为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脑。在重生之前,唐博已经习惯了使用电脑,而这些天,没有自己的电脑让他感到有些不适应。
现在公司有了一定的资金,尽管现在的电脑又旧又贵,唐博还是决定先买一批,一共十几台。
大洋实业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将每人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这是肯定的。此外,每个部门将至少有一个,多个单位分配给工程和技术部门,因为他们广泛使用计算机。
“好了,快搬进来吧。”
具体的电脑采购工作由田军负责,唐博不需要亲自操办。一旦采购了十几台电脑,就足以送一台到唐博的办公室。
电脑很快就送到了,这是一台台式计算机。
很明显,它们是从一家信誉良好的电脑公司购买的,是从国外进口的品牌。那时候国内电脑行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国产品牌。
电脑公司的两名代表负责为唐博安装电脑。那是一台黑色的电脑,有一个水平的黑色外壳和一个笨重的CRT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是很多年后才会出现的东西。
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电脑已经相当过时了,但在当时,却被认为是先进的,尤其是送给唐博的那台。它是十几台计算机中最昂贵和高性能的计算机。
电脑公司的两个技术人员相当熟练,很快就把电脑安装好了。其中一个正要启动电脑,大概是要教唐博怎么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唐博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着。
系统启动后,唐博笑了笑,高兴地说:“还是最新的30系统。”
电脑公司的两名技术人员大吃一惊。其中一人难以置信地说:“唐主任,没想到你对电脑这么熟悉,竟然还知道是30制。”
“当然,我知道。我甚至知道X系统”唐博心里想。随后,他熟练地操作电脑,而不需要这两名技术人员的协助,甚至还亲自安装了打印机。
终于,他有了自己的电脑。
那一刻,唐博高兴极了。这两个技术员心想,大阳实业有限公司的人都是些怪人,神秘兮兮的。
就在刚才,他们把一台电脑带到了王成的办公室,准备安装。不过,王成摆了摆手,说自己能搞定。
两个技术人员简直不敢相信。在中国,拥有电脑的人并不多,电脑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新奇的东西。许多人觉得它们很神秘,一点也不了解它们。
王成懂电脑吗?
回答是一个明确的是的。王成熟练地打开电脑,毫不费力地开始组装。他确切地知道每根电缆应该连接在哪里,应该插入哪些端口。
两个技术人员都惊呆了。现在,他们再一次震惊了。他们没想到唐博对计算机也这么了解。
下午五点左右,唐博去了惠民厂。
他拜访了陈明的办公室,签订了50台控制柜箱体的加工协议,并让惠民厂的原材料供应商将面板送到大洋实业有限公司焊接组装成控制柜箱体。
除了这五十台瑞城电力机车控制柜机体外,陈明还给了唐博另外两台DJ4电力机车控制柜机体的订单。
一个单位是不够的。DJ4型电力机车属于新型交流电机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试验验证。
控制柜作为关键部件,也要进行冲击破坏试验、外形试验,甚至车载运行试验等一系列试验。
这就需要使用多个控制柜。既然唐博和他的团队有这么好的品质,生产出这么精致的控制柜,那么剩下的两台也将由他们来制作。
签合同的时候,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唐博道了歉,说今天不能请陈哥吃饭了,建议改日再约。
就在唐彬打来电话,指示唐博下班后回家,因为有客人到他们家来了。刘茹早已准备好了一桌子的菜,等着唐博回来。
在答应了唐彬的要求的同时,唐博也不禁对家里的客人感到好奇,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人物,让他妈妈准备了这么多的菜。
离开惠民厂后,唐博直接开车回家,把车停在自己的楼前,然后朝自己的家走去。
推开门,走进客厅的时候,唐博微微吃了一惊,发现客人们确实在家。他的父亲坐在沙发上,和他们聊天。
这是一个中年人,估计四五十岁。他的脸色看起来疲惫不堪,表明生活压力很大,生活艰难。
他穿着一套褪色的中山装,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有一些皱纹,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
唐博似乎对他有一种淡淡的印象但又想不起他到底是谁。
唐彬一见唐博,连忙说:“小博,过来。这是你舅舅。你小时候还抱过他。”
唐博礼貌地向他打招呼,“叔叔好。”
中年男子显得有些羞涩,迅速站了起来,紧张的双手不知该放在哪里。他想说些什么,但似乎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
唐彬赶紧插话,“小博,这是你妈妈的远房表妹,李兆明。他曾在一家大型制造公司工作,但现在被解雇了。”
唐博记得,“是省城的那家大型制造公司吗?它有两三千名员工,对吧?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下岗?”
谈到自己的裁员,李兆明叹了口气。“工厂正在进行改革,释放出某种生产力。我不是很明白,但是有近千名工人被裁掉了,其中很多都是四十多岁的人。有些甚至超过50岁。”
啊,唐博被裁掉的人数偷偷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