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江小子人挺不错的,可惜你如今这般情况,不好上门去说亲。”
江随家里对江随的婚事不是一般的上心,何光月如今这条件,怕人家家里是看不上的。
不说现在了,就原主爹还在,估计也说不上这门亲,人家毕竟是有功名的秀才老爷,不求高门大户,家庭健全也是要的。
“婶子,你可别乱点鸳鸯谱啊,我这什么条件,人家什么条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你就别去为难人家了。”
何光月简直要疯,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这事了。
都是一个村的,方婶子要是一时性起真的跑去人家家里说这事,别人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又要面子过得去,又要拒绝别人,这不是为难人家是什么?
“我就说说,婶子又不是那种不知道分寸的人,就是江小子也到弱冠了,还没定亲,怕是江家要急死了。”
“你管人家急不急呢,反正您孙儿都有了,在家含饴弄孙不挺好嘛。”
说到孙子,方婶子就笑了,“哪儿能这般快就含饴弄孙了,趁着如今还能动弹,可不得多做些,日后好多留些给孙儿才是。”
听她这么一说,何光月白眼都要翻上天去了,果然不管什么时代,老人的想法都是出奇的一致。
帮着儿子做还不算,还要想着孙子,就不能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拼?家里有房有地,还能饿死不成?
都这样了,还能饿死,那真是留再多也没用,不如趁早了结算了。
当然这些也就她自个心里想想,对着方婶子是不会说出口的,就像她说的,别人家的事管这么多做什么。
哪怕方婶子对她再好,帮衬的再多,她跟方婶子也不是一家人,该有的分寸感还是要有的。
回到家,磨磨蹭蹭的把东西放好,又里外打扫了一边,太阳还没有下山,看着时间还早,打算煲点绿豆汤,正好消暑了。
绿豆要煲出沙可得不少时间,趁这功夫,她提着桶跑去方婶子家挑些井水回来。
井水凉快,比外边的河水好多了,等太阳下山气温没那么高的时候,煮好的绿豆沙也凉了,放到井水里凉一夜明天还能吃。
没有冰箱就是麻烦,关键是还没有水井和地窖,闲聊时问了一下方婶子,知道打井最少要花几十两,她直接打消了念头。
几十两短期她可拿不出来,还是先想想地窖吧,这个不用找别人,她自个一把力气,费些时间都能挖出来。
完全不知道她打算自己挖地窖的方婶子,看她打听打井的事,知道她身上肯定没有银子打井,立马表示她可以随时过来打水。
何光月也没推辞,河水烧开虽然也可以用,但是也不及井水甘甜,在她还没能打井之前,少不得麻烦方婶子,没什么好客气的。
煲了两个小时才总算把绿豆沙煲出来了,中途经历水少差点糊了的惨剧,甚是想念高压锅,分分钟就能把粥煮好,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不过最终成果还是好的,分了一半出来等会儿拿去给方婶子。
太阳已经下山了,趁着还有一丝余晖,把猪油炼出来,随便煎了几个鸡蛋再炒盘大白菜,就着绿豆粥一顿晚餐就这么搞定了。
绿豆粥容易饿,等粥凉得差不多了,放在井水里凉着,给方婶子的送去了就回来睡觉。
别说为什么睡那么早,主要是晚上没活动啊,而且照明也不够,大晚上的还挺瘆人的,不如早点睡吧。
睡得早的后果就是天还没亮人就醒了,听着村里的鸡纷纷打鸣,大概离天亮没多少时候了。
摸黑爬起来煮了早餐,吃过后天已经有些朦朦亮,扛起锄头和水桶就出门去了地里。
等村里其他人起来,陆陆续续地下地的时候,何光月已经把地里的活都干完了,打着招呼回家去。
“以前看不出来啊,何大家的月丫头干活挺麻利的。”盯着她远去的背影,有人啧啧称奇。
“就那两亩地,我家闺女十岁都能干,有什么奇怪的。”有人说好话,自然有人看不顺眼。
听见这酸话的对视一眼,立马笑道:“你家闺女能把活干得又快又好?带出来让我们见见。”
把人埋汰得说不出话来,摇了摇头,没管那说酸话的人,该下地的还得下地。
不知道背后的人说了什么,何光月今天这么勤快主要是想进山砍树。
昨晚她就发现了,家里的柴不够她消耗几天的了,不把柴房堆满,她总是会惦记着,耽误事儿。
到家把锄头水桶放好,喝了碗绿豆汤,拿着葫芦做成的水壶装满井水,就拿着斧头去后山了。
至于方婶子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一个人进山这件事,抱歉,她给忘了。
村里的人都下地干活了,后山静悄悄的,只有虫鸣鸟叫声。
没进深山里,就在外围找了粗一些的树木,埋头砍了起来。
成人大腿粗的树木,何光月五个来回就把树给砍倒了,开始还使不对力,前面几颗树断口高高低低的。
后面越砍越上手,断口就刚刚好的高度,也相对整齐些。
砍了附近十几颗树,停下来休息会,打算先把这些拉回家再砍其他的。
太阳此时已经挂得老高,尽管在树林里,温度没有那么高,一直出力气的她也热得不行。
随便找了个树荫下坐着休息一会儿,正当她拿出葫芦喝水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的说话声。
“大妮,我才进城几天,你娘又打你了?”一道有些沙哑的男声响起。
哦豁?这么巧,不会是她认识的那个大妮吧?
何光月八卦之心升起,连水都不喝了,小心回身偷偷找人。
一回头就看到斜对面的两人,还好有灌木丛挡着,不然她早就被发现了。
别说还真是熟人,一男一女,女的正是何大妮,她对面站着一个高她一个头的少年,何光月不认识,不过有些眼熟。
想想应该不是她眼熟,而是原主见过这个少年,不然也不会觉得眼熟,毕竟她来到这里还没见过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