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景看上去不是很高兴,燕绥宁没有再挣扎,握着他的手腕,弱声道:“走台阶的时候没有注意,不小心摔了一跤。”
见他蹙起了眉,燕绥宁的声音更低了:“你别这么凶巴巴的,我又不疼……”
桓景看着她有一瞬,开口道:“青梅,蓝蓼,你们出去。”
“是。”二人应声向外走,青梅还带上了门。
桓景单膝跪在榻上,姿势呈现出一定的侵略性,他松开她的面颊,探了手抓住她受伤的右手,拉到眼前打量。
由于绷带包扎得过于严实,很难看得出一个所以然来,他又不好拆开看看,端详良久,桓景略觉不悦。
燕绥宁观察着他的表情:“你是在担心我吗?”
桓景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燕绥宁嘀嘀咕咕:“可能挺担心的,毕竟我看你前两次都很享受……”
桓景终于掀起眸子,看向了她。
燕绥宁突然紧张起来,别开视线,尝试着往后挪动,离他远一些:“我受伤了,你不能……”
“你觉得朕关心的是那种事情?”桓景忽地道。
燕绥宁的背部抵上了墙壁,心里想的是,难道不是吗?
但是这种话没办法说出口,她只是道:“我没有这么说,你不可以误会我。”
桓景哼笑了一声,也不拆穿她。
他在她身旁坐下,转而问:“走哪里的台阶摔跤的?”
燕绥宁一五一十地说道:“从仙居殿出来,通往长安殿的路上,不是有一个小池吗?池子里养了好几条锦鲤,上面有横跨的木桥,我就是在那里摔跤的。”
桓景颔首记下。
过几天就把木桥拆了,把池子填了。
停了停,桓景又问:“仙居殿是朱萧娘在住?”
燕绥宁点点头:“我让青梅给我找来了案件卷宗。”
她又略显羞赧:“但是我看不懂上面的字……”
桓景眯了一下眼睛:“所以你去找朱萧娘了。”
燕绥宁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对,顺着道:“嗯,她特别有才华。”
桓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你觉得朕有没有才华?”
燕绥宁心说这不是废话吗,你是储君,是皇帝,从小教你的都是全国名师大儒,就算你是只狗也该学会算术了。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陛下文韬武略,当然有才华。”
“那你不知道来问朕?跑去仙居殿做什么?”
燕绥宁没想到他在意的原来是这个,连这种事情都要攀比,皇帝是不是太好强了?
她斟酌着说道:“你是当今圣上,我问你卷宗上的字是什么意思,未免大材小用,其他人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乐意。”
桓景有的时候觉得,她太懂事,不是什么好事情。
他换了个问题:“既然知道了卷宗上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这问到了点子上,燕绥宁的眼睛亮了一亮,主动地往他的身边挪了一下,道:“中毒的三个人因为从前的我吃了很多苦头,他们恨透了我,连以身犯险去喝毒粥都能做到,肯定也咬紧了牙关认定是我要害死他们。所以我觉得,那个程顺才是关键人物。他曾是燕家名下铺子里的伙计,后来在善心铺子煮粥,很难跟我、或者是燕家撇清关系。那只荷包和里面的银两是突破口,不过严刑拷打的话,不管是京兆尹还是大理寺,都会被唾沫星子淹没,你也讨不着好。”
桓景笑了笑:“倘若不问出幕后指使,被吐沫星子淹没的人便是你。”
“我住在这里,听不见他们怎么骂我,淹不淹没问题不大。我只是希望,这件事不要影响到我家里。”
“燕家不可能不受影响,近日你爹出门至少要带十个侍卫。”
燕绥宁安静了一瞬,表现得有点伤心:“你说话怎么这么直接,好歹安慰一下我嘛。”
桓景微愣,这话令他心头蓦地一软,嗓音轻缓下来:“镇国公不会有事,朕调遣了护城军保护他。”
燕绥宁轻轻“哦”了声。
安静了须臾,她自言自语似的道:“要是可以出去看一看就好了。”
桓景把眉毛一挑:“出去?”
“嗯,出宫看看,”燕绥宁并未回避,“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卷宗也有可能会遗漏一些细节。比如那三个人叫什么、中的什么毒,确实记载了,可是他们忽略了这三个人和我的联系,得亏我提前嘱咐过青梅,让她去打听了解过。再比如关于程顺,他们只说他住在立和村,说他是个鳏夫,那他有没有什么家人?这些没有说。”
桓景的视线在她的身上停顿了良久。
……
这是七月末,长安殿栽种的翠菊开得灿烂,浅红、蓝紫依偎交错,香味馥郁。
紫苏观赏了一会儿菊花,心思微动,伸手折下了一株蓝紫色的,打算佩戴在发间。
蓝蓼原本和青梅站在廊子里说话,眼角余光瞥见了这一幕:“紫苏!”
她火冒三丈,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这花是太后娘娘赏赐的,我们养得那么辛苦,十盆里不过养活了六盆,连娘娘都舍不得采,你怎么敢折花!”
紫苏一点也不怕她,含笑道:“娘娘自己不折,怎么还不准我折?花开了,不折掉,最后不还是凋零腐烂?那多可惜,还不如让我戴上几天。”
蓝蓼气得不行:“怎么不说反正你最后都会死,还不如现在就让娘娘把你拖出去乱棍打死?”
紫苏表情冷了下来:“蓝蓼,你咒我?”
“分明是你自己不知轻重,没有规矩……”
蓝蓼话音未落,殿门开启,桓景迈步走了出来。
她闭上嘴巴,紫苏则是快速地将菊花别到耳后。
桓景到了二人跟前,脚步停驻,看了紫苏一眼。他似乎得说些什么话,可又不愿意真的说出口,因此难以言喻,进退两难。
紫苏眼送秋波,嗓音软得仿佛掐得出水:“陛下,您有什么话要对婢子说吗?”
桓景沉默了一下,跨越艰难险阻,终于说道:“盯紧皇后,不要让她偷溜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