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二愣子他们还没有欣赏够那山洞里的奇景,就又听到了像战鼓一样的隆隆响声。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把我们几个都吓了一跳。我们一起朝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见前边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洞口。那激越的音响,就是从那个洞子里发出来的。
我和二愣子相视了一下,便离开了面前这个半球形发光的宝石,向那个发出音响的洞子里走去。
这是一个高约五米,宽约三米,长约一百二十多米,且顶部呈拱形的山洞,就好像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隧道似的。虽然不是那么规则,没有明显的斧凿痕迹,浑然天成,但这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更是让我们惊叹不已。
而更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么长的一个山洞,竟然也并不黑暗。进洞口的二十多米,由于有前边的那个宝石放/射/出来的光芒,自然都是亮的。虽然二十米开外,有一条斜上去的阴影,但并不妨碍看清里边的情景。而再往前看,那边的洞口竟然也有光线照/射/进/来,只不过是中间有一段相对黑暗的地方罢了。难道穿越过这条山洞,就到了山外边去了?
我们顾不得弄清这条山洞究竟通向哪里,只是对这洞子里发出来的响声感到惊奇。当我们几个走进这洞子以后,那响声便更加恢弘,浑厚,激越澎湃,动人心魄了。由于我们几乎是站在这条山洞的中部,那音响便更加生动悦耳,极富立体感和环绕效果了。
听着这催人振奋的恢弘音响,我浑身的血液都急剧地奔腾起来,片刻之间便心潮澎湃,血脉喷张。我不由地闭上了眼睛,仿佛置身于一百多条大汉敲打着一百多面直径二米多的战鼓之中,被激发起一种急于冲锋陷阵的斗志。
这样的音响,比蓝村镇每年元宵节时十几个村子比赛敲打常山战鼓时的情景,可要盛大得多了。
我听着听着,便清晰地听清楚了这音响的节奏。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在这种音响的鼓动下,我真想拿起红缨长矛,挥舞起青龙大刀,厮杀进战火纷飞的乱阵之中,任凭血肉横飞,万箭如雨,也矢志不悔,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正当我在这让心血燃烧的音响声中,越来越痴迷,越来越陶醉时,这音响突然戛然而止,四周顿时便安静了下来。而这种安静,竟然是那样的纯粹,宛如整个世界都按下了静音键似的。
虽然处在山洞里的阴影部分,但我还是看到了二愣子他们惊诧的表情。不用问,他们也被这突然中止的音响,给弄得有些蒙圈了。
尽管这莫名其妙的音响,突然响起来,突然又中止了,但我们还是没有找到这声音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好像是头顶,又好像是从脚底下。可看看头顶和两边,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啊!而我们的脚下,却是一道一道的,是被流水冲刷过的沟痕。可这些又能说明什么呢?怎么就发出了这样壮阔的音响呢?
二愣子说出了他的感受。“这声音,怎么听起来像是在打炮似的,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二愣子当民兵连长时,曾经作为优秀的基层民兵代表,到滏阳市观摩过一次加农炮实弹演习,所以在他听来就是打炮的效果。
而牛牛则说:“我怎么听起来,就像是一群老牛在叫似的,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哞。”
闯闯分管着村子里的米面加工,在他听来,便是粉碎机的转动声。“你们都说的不对,在我听来,就是咱们村磨房里的机器声嘛。轰隆隆,轰隆隆,轰隆轰隆轰隆隆。”
不管他们听的是什么吧,但我们几个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都觉得这声音很是奇怪,也很是好听,让人心里愉悦。可这声音究竟是从哪儿发出来的?是什么原因,又使它突然就嘎然而止了呢?
正当我们在为这声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而感到困惑的时候,突然又听到了前边传来了一声像是敲击磬片的声音。
什么是磬,二愣子他们当然没有见过,但我在滏阳市上大学时,却是在学生业余乐队里见过的。那乐器薄薄的一片,悬挂在一个架子上,只要轻轻地敲一下,便会发出一声悦耳而悠长的声音,且绵长久远,越来越细,越来越远,如果没有其他的乐器覆盖,就像一根扯不断的丝线似的,永远也不会消失。
而现在我们听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声音。不过,这声音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也就是喘了几口气的功夫后,便又被另一声更响亮的声音取代了。可这奇妙的声音,并没有就此终止,紧接着便又响起了一声更为独特的声音。就像是三个大小不同的豆子,从高处掉在了一个铜碗里一样。而这三个声音,叠加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奇妙的章节。“叮——,咚—,豆!”
间隔了片刻,便又响了一次。“叮——,咚—,豆!”
这样重复了几次之后,音响便加快了节奏,且有更多更大的豆子们,跌落进了铜碗子里来。于是,便嘈嘈杂杂的,组成了一种绝妙的交响。沉浸在这天然的音响之中,我自是真正领略到了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境界,也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天籁之间。这种自然形成的交响,才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呢!
然而,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正当我们几个听得越来越忘我,越来越痴迷时,那糟杂的声音也突然就终止了。
我们几个从迷幻中醒来,不约而同地一起向前跑去。因为我们这次都十分明确地听出来,这奇妙的音响,就是从前边的那个洞子里传过来的。
当我们往前跑了有三十多米,来到了这个洞子里时,一下子便被这里的奇景惊呆了。呀,我的天!这一个洞子大的,足足有县城里开三干会的大礼堂那么大,四周的石壁上,也都是各种各样离奇的钟乳石,有的像人,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山水画,有的像泥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而更为奇特的是,地面上散置着大大小小不等的乳白色的石头,宛如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大碗。而顶板上,则有无数个倒垂着的石笋,朝下的尖头都对应着下边的石碗。
那石碗里的水,此时正往外溢着,在地上汇成了一条条小小的溪流,正缓缓地流向右侧的一个大水池子里。我们几个眼睁睁地看着看着,那水池子便越来越满,越来越满,不一会儿便涨到快和我们的脚面齐平了。我们正担心那水要是再涨上来,就会淹住我们,突然那水便又迅速地低落下去了。也就在这时,刚才的那个洞子里突然又响声大作,重新又响起来那激越动听的巨大声响。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等那边洞子里的响声停下来后不久,间隔了一会儿,我清楚地看到,有一个尖尖的石笋,突然滴落下来一滴晶莹透亮的水珠儿,就像是一个闪亮的钢球,从上边砸在了下边的一个石碗里,于是,便发出了“叮——”的一声脆响。停了一会儿,又有一滴水珠儿,滴落到了另一只石碗里,发出了一声“咚—”的音响。紧接着便又有一滴水珠儿落下,很短暂地响了一声“豆”!
就这样,这几滴水珠儿,就形成了一组优美的音符。
“叮——,咚—,豆!”
间隔了片刻,便又响了一次。“叮——,咚—,豆!”
再以后,随着水珠往下滴落的密集,那声音便也就糟杂起来。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乐队,有的在敲木琴,有的在敲玉碟。这样热闹了一阵子,顶板上的水珠儿便又停下来了。
当洞子里再一次宁静下来之后,我们几个便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这里有一个间隙性的泉源。当水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便会形成一条河流,从地下汹涌而出。于是,便形成了我们在那条洞子里听到的音响。
当然,地下河需要的水量,也并不都是靠从这条山洞的顶板上滴落下来的。要是仅仅靠这顶板上滴落下来的水,那得需要多长的时间啊!在这条神秘的山洞里,肯定还有更多更大的水源,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这样一来,外边洞子里的音响,和这山洞顶板上滴落下来的音响,就能交替而出了。
这自然的交响,实在是太迷人了。于是,我们几个便静静地待在了山洞里,把眼睛都闭了起来,屏声静气地陶醉在这自然形成的交响音乐之中。
“叮——,咚—,豆!”
“叮——,咚—,豆!”
“叮—咚,叮咚,叮咚豆!”
“叮—咚,叮咚,叮咚豆!”
“叮咚叮咚叮咚豆,叮咚叮咚叮咚豆,………”
交响的序曲过后,便渐渐地进入了高潮。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优美的音响,在这个巨大的山洞中演奏着,回绕着,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沉浸在巨大的陶醉之中。我不知二愣子他们的感受如何,反正我觉得如同沐浴在音乐的冲刷之中,甘洌的清泉直抵心灵的深处,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恨不能羽化成一只五彩斑斓的飞鸟儿,冲天而去。
当然,二愣子他们也肯定很新奇,很陶醉。要不然他们怎么就这么沉静呢?能够让这些平时躁动鲁莽的庄稼汉子,变得如此安分起来,确实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这都是大自然的力量。
我们还没有为这新奇的发现激动够,突然就又被前边的奇景吸引住了。怪不得这个洞子里这么明亮呢,原来前边不远处竟然射/出/来一缕阳光。
这么深的山洞里,怎么会有阳光照射进来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们跑到前边的洞子里一看,原来在左上边的石壁上,有一个萝筐般大小的圆洞,那一簇明媚的阳光就是从那里/照/射进来的,就像是舞台上的追光一样。而更为让我们惊异的是,在那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竟然是一个空间更加广阔的洞穴,而且是一个倾斜状的。我们站在上边,看到的是一幅巨大的立体图画。宛如是坐在飞机上,俯瞰辽阔在原野。画面中不仅有重重叠叠的群山,而且还有一条条蜿蜒的江河,更有那广阔的田园阡陌,散布在湖泊之间。这样的一幅奇景,让我们看了不由地砰然心跳。
我们站在那里,不知看了多久,才从梦幻般的景色中清醒过来。
二愣子吸了一口气,颇有感慨地说:“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奇妙的地方。”
牛牛也口吃着说:“真,真,真是把我看、看傻了!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上一次我怎么就什么也没有见到呢?我是怎么从山洞那头,跑到山洞这头的呢?”
牛牛的疑问虽然很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在此时此刻,却根本引不起我们的兴趣。我们还想探索这条山洞前边的神秘呢!
洞子还在往前边延伸,我们想前边可能还有更出奇的景致。于是,便又说又笑地往前边走。走着走着,前边分出了岔。一边向左,一边向右。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往左边走。
又往前不知走了多远,我估计起码也有三四百米,便被一条陡立的崖壁挡住了没有路可走了。
我们冷静地观察了一下,却发现前边虽然没有路可走了,但山洞却在这里分了叉。往左边是一个上坡,往右边是一个下坡。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往左边的这条上坡路,隐隐约约的竟然还有一丝丝亮光。于是,我们决定沿着左边的这条上坡路,先到上边去看看。
大约往上走了有几十米,路便平坦起来了,于是,我们便又看到了一条横着的山洞。而且不远处,山洞里竟然还有一处向外的洞口,就像是开了一扇窗户似的。于是,我们一个个大喜过望,以为从这里就出去了呢。
可我们跑到了洞口一看,倒是能看到外边的景致了,可下边是一道很深的山涧,根本就无法逾越,已经是无路可走了。
可就在这时,牛牛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惊叫了一声,便昏倒了过去。这一下,可把我和二愣子都吓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