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齐辽之战,齐国大捷。
辽国战败,退回原国。
当大齐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凯旋大军时,距离他们出征已过去四年。
那日阳光很好,北风却有些凛冽。
我牵着念念站在城楼上望着长长的队伍傻笑,我看到了坐在马背上的宋江停,纤长身姿岩岩如孤松,一派风姿隽爽。
玄色披风在北风中飘扬翻滚,更衬得我年轻将军威风凛凛。
宋江停带回了姐姐的书信和她与儿子的画像。
我手颤抖得不像话。
我一遍一遍读着书信,一遍一遍摩挲着画像。
姐姐信中说,因儿子年幼继承新君之位,她将辅佐儿子治理辽国,还会让儿子和齐国签订百年不互犯条约。
信末她说她再次见到了阿扬。
想起穆云扬此次并未随班师回朝,我问宋江停。
宋江停笑着把我搂入怀中:“阿扬已葬身于辽国了。”
我懂了!
真好,姐姐和阿扬。
婚后的第十一年,我终于怀孕了。父亲和娘亲也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我像被供老祖一样伺候着,恨不得时时让我躺在床上。
宋江停正抚着我的肚子碎碎念,外院管事来报,通政使季怀礼来访。
听到这个名字,宋江停脸拉得很长,阴簌簌像要吃人一般。
只半个时辰便又沉着脸回来了,告诉我季怀礼要收念念为义女。
我疑惑。
“到时我要他半个府邸为念念做嫁妆,这个混账。”宋江停咬牙切齿道。
季怀礼第一个娘子死后,他一个人未曾再娶,膝下也未有子嗣,不知道为何偏偏要认我念念做义女。
京中最近暗流涌动,让宋府倍感危机。
自从宋家父子平叛归来,在百姓心中威望甚高,朝中大臣也会在向皇帝奏折时先找宋江停商量商量。
皇帝老儿似是越来越忌惮宋家。
我公公那个滑不留手的见势赶紧称自己老迈,需告老还乡。
我与宋江停商量多日,他也递上奏折称自己在边关的旧疾复发,痛不能忍,听闻蜀地有名神医,欲辞官前去治疗和养伤。
皇帝老儿很懂事,大大地批了个准字。
蜀地,我多年前看过宋江停的书信就向往的地方。
木桃花开又花落。
转眼我的儿子已经七岁,我的念念也快及笄了。
兴许是蜀地的生活太过于轻松惬意,不知不觉孩子都已经大了。
看着念念绣的帕子和荷包,从花草树木变成了鸳鸯和并蒂。
我心惊,这丫头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于是我问念念,她羞红了小脸,怯生生告诉我心上人是宋江停的忘年好友。
我把这事同宋江停说了,他皱了皱眉。
“我这好友大念念十岁上下,不妥不妥。”
听到这么大的年龄差,我也觉得不甚妥当:
“人家自是有家室了,念念怎可与人为妾。”
宋江停摆摆手:“那倒不是,姚贤弟至今未有婚配,虽出身贫寒,但是为人正直好学,是个不可多得的正人君子。”
“如今靠自己努力已官至五品,他日前途也定不可估量。”
被他这么一说,我倒是来了兴致。
“既然如此,念念又中意,成与不成,且试试吧。”
宋江停想了想,“那明日我约姚贤弟一聚,娘子做些家常小菜,我与他对饮几杯,顺便打听下他的想法。”
我觉此法甚好。
我打掉丫鬟伸过来端菜的手。
打算借着送菜的时候,看一看那姚家儿郎。
我手捧着一盘清炒竹笋在书房外喊:“夫君,我亲自烧了您最爱吃的竹笋。”
里面传来浅笑着声音回道:“娘子送来便可,并无外人。”
我轻手轻脚走进去,然后将菜放在桌上,眼睛却瞄上那半低着头的姚家儿郎。
果然是个好男儿,面相温和,俊俏儒雅。
我的念念果然是个好眼光!
此人二十来岁的年纪,退却了少年的青涩和放荡不羁,独带一份沉稳的涵养,让人心生喜欢。
只是这眉眼间有些熟悉。
再看!
我的呼吸滞住了。
那姚家儿郎也似乎感受到目光灼灼,微笑着有礼地抬起了头。
四目相对。
“嘡啷”一声,他手中的杯子掉在了桌上。
他扑过来拉住我的手便哭,我赶紧抬起另外一只手拍拍他的肩膀,又从腰间拿起帕子给他擦泪。
余光看到宋江停拔出了筒靴中的匕首。
赶紧抽出手解释:“夫君饶命啊!是和我分散十多年的弟弟!”
婚事倒是谈得很顺利。
只是在辈分的称呼上让我们头大起来。
我不仅要称我女儿为弟媳,还得管我女婿叫弟弟。
天啊,让他们分开算了!
宋江停直接书信一封,把念念过继给了通政使季怀礼,据说季怀礼激动得趁无人之时给宋江停结结实实磕了一个头。
我是不信的。除去故去的祖先等外,大齐男儿上跪天子,下跪父母,没听过哪个男儿能跪于人前的。
又是一年木桃花开时。
因念念大婚,我们暂时从蜀地回到了京城。
大婚当日念念是直接从季府出嫁的,微风乍起,随风飘扬的花瓣缓缓落入人群又消失不见。
看着抹着眼泪的季怀礼和笑容满面的宋江停,我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婚宴结束,我和宋江停坐在从季府回去的马车上。
“念念是不是你的女儿?”
宋江停笑了,他粗糙的大手包裹住我的:“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女儿。”
“那裴姨娘……”
“她拒绝给大姐姐夫君做滕妾,姨母偏心大姐姐,把她塞过来给我做妾室。”
我一时无言,都是亲生也会偏心吗?
竟活活断送了她那么好的一段姻缘。
马车颠颠,一如十四岁那年我刚被带进王府的时候。
我的头有一些痛,因着念念大婚我多喝了几杯果酒。
宋江停让我躺在他膝盖上,一边抱怨我喝的多,一边轻柔给我按着头。
我听着他絮絮叨,很困,我想睡了。
恍惚中,大片大片盛开的木桃树下。
盈盈走过来一袭红衣的女子,端庄秀丽,春日的暖阳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张扬明媚的笑靥。
越走越近,看清了!
我流泪轻喊:
“姐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