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三方
历史是神秘的2025-10-03 18:054,989

  “如果我们用应该付给亚历山大的钱去雇佣雇佣兵来对抗堡森及其盟友,会怎么样?

  目前,我们在战争中甚至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尽快找到解决军队问题的办法,我们的盟友就会感到压力,并撤回他们的支持。”

  此话一出,在场的元老们便开始争论这个想法的可信度。首先,最先发言的大臣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担忧。

  “如果亚历山大发现我们藏匿的财富,而且都花在雇佣兵身上,他可能会认为这是挑衅,然后大举进军我们的领地。如果他真这么做了,我们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

  虽然他的观点很有道理,但迪特格帕夏和元帅都对这种可能性并不担心。他们还没来得及解释原因,另一位大臣就替他驳斥了这位大臣的担忧。

  “逆贼亚历山大正与托勒密陛下及其希特盟友交战。他要派兵进驻我们的领土还需要一段时间。

  即便如此,他的军队也必然会因为在这两个战场上的战斗而疲惫不堪。我们不必担心这种可能性。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如果我们找不到办法派遣更多军队,我们的盟友就会抛弃我们。”

  这位担心激怒赞赞的大臣虽然并不完全信服,但也无法反驳这一点。因此,他保持沉默,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经过一番讨论,迪特格帕夏接受了这个行动方案,并发表了一份大胆的声明。

  “向所有自由城市发出消息,我将向为迪特格而战的人支付一大笔黄金!我希望在春天打破这种僵局,这样我们就可以向北方蛮族推进!”

  说完,迪特格帕夏便遣散了元老们,只留下元帅一人;两人正商议着一个严肃的问题,但迪特格不想让其他元老知道。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后,迪特格帕夏才关上身后的门,重重地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阻止亚历山大的崛起,不出三年,我们就会面临一支难以抗衡的军队。

  你们这些雇佣兵最好在那之前赢得这场争夺阿哈德尼亚皇冠的战争,否则我们将既没有军队也没有财富来对抗赞赞!”

  对此,男人自信地笑了笑,并向帕夏保证他们未来一定会成功。

  “帕夏大人,不用担心,有了这些雇佣兵加入我们的军队,我完全有信心在春天打破僵局,并在两年内进军赞赞首都。

  到那时,您就可以占领整个赞赞,并组建一支与世无双的军队!亚历山大会为羞辱迪特格付出代价!”

  听到这话,迪特格帕夏脸上浮现出一丝邪恶的笑容;他无法原谅这个来自南方的年轻暴发户如此彻底地击溃他的军队。对于这种大胆行径,只有一个回应,那就是战争。

  当亚历山大与皇帝托勒密及其军队为争取独立而战时,其他阿哈德尼亚公国却开始密谋反对他,毕竟他们宣布赞赞为独立王国;

  亚历山大实际上是在打其余阿哈德尼亚贵族的脸。在这种情况下,战争是唯一的结果;他们并不知道这正是亚历山大所期望的。

  ——

  帕克城中心,一座宏伟的城堡静静矗立,石墙上爬满了深绿色的藤蔓,见证着帕克家族曾经的荣光。

  城堡内,冰冷的石砌大厅被临时改造成了小型剧场,百余位观众端坐在铺着丝绒的座椅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搭建在大厅中央的舞台。

  阿德拉躲在厚重的幕布后,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裙摆。透过幕布的缝隙,她能看到台下闪烁的烛火,映着一张张或期待或审视的脸。

  胸腔里,兴奋与焦虑像两只小鹿在冲撞——这是她第一次公开举办这样的音乐会,心里既盼着能惊艳众人,又怕哪里出了差错。

  多年来,阿德拉每次回到帕克,都会被这座城市的变化震撼。她还记得第一次踏足这里时,脚下还是泥泞的土路,放眼望去尽是农田,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小镇。

  可如今,宽阔的石板路四通八达,沿街的商铺鳞次栉比,城墙外还在不断扩建新的街区,每天都有新的房子拔地而起。

  只是,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在阿德拉眼里总缺了点什么。

  亚历山大登基后,一直大力赞助艺术家、演员和音乐家,希望能让赞赞的文化也像军事和经济一样蓬勃发展。

  可首都帕克,竟然连一个像样的场所,能让这些有才华的人好好展示技艺,实在说不过去。

  “该上台了。”身旁的歌手轻声提醒,她的声音像浸过泉水般清澈。

  阿德拉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走上舞台。十八岁的少女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细碎的银线,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

  她走到舞台中央的竖琴旁坐下,指尖轻轻搭在琴弦上。台下瞬间安静下来,上百位观众——大多是当地的贵族男女,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她缓缓拨动琴弦,一串清越的音符流淌而出,像山涧的溪水叮咚作响。随即,身旁的歌手开口吟唱,那是阿德拉自己写的歌词,讲的是她小时候,父亲远征沙场,她独自守在城堡里,日夜盼着他归来的心情。

  “风穿过塔楼,捎来远方的尘……”歌手的女低音醇厚而温柔,每个字都像羽毛般落在听众心上。

  阿德拉的琴声时而低回,像少女深夜里的叹息;时而急促,像听到马蹄声时的心跳。

  悲伤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男女,此刻也不由得放柔了眼神,有人甚至悄悄用手帕按了按眼角——谁家里没有过远行的亲人呢?

  一曲终了,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大厅里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阿德拉的指尖还停留在琴弦上,手心微微出汗。

  就在她以为是不是演砸了的时候,雷鸣般的掌声突然炸开,有人高声喊着“再来一首”,还有人激动地挥舞着手帕。

  阿德拉和歌手相视而笑,起身向台下鞠躬。烛火映着她们脸上的红晕,像两朵初绽的桃花。

  音乐会结束后,宾客们陆续上前道贺。阿德拉笑着回应,裙摆被人踩了好几下也不介意。

  等人群散去,大厅里只剩下她和歌手,两人都舍不得离开舞台,望着空荡荡的观众席,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太成功了!”歌手一把抱住阿德拉,声音里带着哭腔,“我从来没想过,能有这么多人听我唱歌。”

  阿德拉拍着她的背,心里暖暖的:“这都是你应得的,你的声音这么好听。”

  “不,是你给了我机会。”歌手松开她,眼里闪着感激的光,“有了今天这场演出,我终于能靠唱歌谋生了,不用再一直靠着国王的资助过活。”

  阿德拉笑了,眼里闪着坚定的光:“你的才华本就该被更多人听到。现在的问题是,像你这样的音乐家,连个固定的舞台都没有。

  我会跟父亲说说,咱们建一座宏伟的音乐厅吧,让帕克所有的艺术家都能在这里演出,既能体面地生活,又能把好作品分享给大家。”

  歌手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要是能建成那样的地方,简直像做梦一样!就算首相大人暂时不同意也没关系,等亚历山大国王回来,他肯定会支持你的——他最看重我们这些人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国王虽然给我们发着生活费,可谁不想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呢?”

  阿德拉默默点头。她自己也爱音乐,竖琴弹得不输专业乐师,可她是贵族小姐,将来还要嫁给亚历山大当王后,总不能像普通歌手那样,靠卖艺为生。

  正因为这样,她才更想为那些有才华却没机会的人做点什么。

  墙上的挂钟敲了七下,歌手连忙看了看天色:“我得回家了,孩子还在等着我。”她又紧紧抱了抱阿德拉,“真的太谢谢你了,今天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

  送走歌手,阿德拉独自站在舞台上,望着空荡荡的大厅。

  她想象着有一天,帕克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歌声,剧院里在上演新的戏剧,美术馆里挂满了画家的新作……那该是多么热闹又美好的景象。

  她提起裙摆,快步走出大厅,朝着父亲贝伦迦尔的书房走去。

  首相父亲这个时候,肯定又在埋头处理公文。她得赶紧把建音乐厅、剧院的想法告诉他,最好能尽快定下来。

  来到书房门口,阿德拉整理了一下裙摆,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三下门。

  “进来。”门后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温和。

  阿德拉推开门,看到父亲正坐在堆满文件的书桌后,鼻梁上架着一副铜框眼镜。听到动静,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立刻染上笑意:“我的小阿德拉,今天这么开心?”

  他放下笔,目光落在女儿身上。才几年的功夫,那个总爱追着他要糖果的小丫头,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再过不久,就要嫁给亚历山大,成为亚历山大后宫重要的一员了。他心里既骄傲又舍不得,笑着问:“找我有事?”

  阿德拉走到书桌前,双手背在身后,脸颊因为激动微微发红:“父亲,我有个请求,不只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帕克所有的人。”

  她深吸一口气,把刚才的想法一股脑说了出来:“您看,亚历山大资助了那么多艺术家、演员和音乐家,可他们连个像样的场地都没有。

  我想提议建一些场馆——音乐厅、剧院、美术馆都行,让他们能在里面演出、展览,还能拿到报酬。

  这样一来,帕克的居民也能有地方消遣,花点钱听听歌、看看戏,多好啊。我们还可以请些厨师,在旁边开个小餐厅,让大家边吃边看……”

  格拉茨越听越惊讶,手里的羽毛笔都停在了纸上。

  他还真没想过这些——亚历山大资助艺术家的事,他知道,可他一直以为那只是为了笼络人心,从没想过要专门建场馆。

  那些钱,不都是用来给艺术家发生活费,让他们能安心磨练技艺的吗?

  格拉茨脸上漾开一抹温和却藏着锐利的笑意。“这主意确实妥帖。”他抬眼看向女儿,目光里带着赞许。

  “既是能让民众消遣的好去处,安抚人心;又能借着这些场所,把赞赞的理念像溪流一样渗进每个人心里——更别说还能盘活经济,生出新的进项。”

  他指尖在羊皮纸上敲出轻响,语气愈发肯定:“我这就着手草拟计划,明天一早就召集建筑师们会商。等亚历山大从前线回来,见了这些场馆,保管会惊喜。”

  说到这里,他话锋微顿,眼底添了层暖意,“他啊,定会记着你们这份心思。”

  阿德拉闻言,脸颊泛起浅浅的红晕。太久了,自从亚历山大奔赴战场,她总觉得自己像被搁在岸边的船,空有满仓热忱却无处着力。

  此刻父亲的话像阵东风,吹得她心里那点火苗腾地旺了起来。

  她渴望的从来不是虚名,而是能真正站在他身边,做那个能为他分担风雨的人——哪怕只是从一场文化革新开始。

  “谢谢父亲。”她微微欠身,裙摆扫过地面发出细碎的声响,“若没别的事,我先回房了。”

  格拉茨挥了挥手,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方才敛了笑意,提笔在卷宗上写下“文化场馆建设草案”几个大字。

  提比亚斯运来的金银在库房里堆成小山,那些闪烁的光芒,足够撑起这场革新的底气。

  ——

  而在提比亚斯横断雪山的山谷里,寒风正卷着雪沫子掠过松枝。

  提比亚斯的指挥官们缩在岩石后面,望着雪地上那串被踩乱的脚印,脸色比岩壁还要青。

  野战?他们早已尝够了苦头——赞赞军队的长矛方阵像铁壁一样推过来时,他们的刀剑根本戳不进那片寒光里。

  如今只能换了法子,让士兵们脱了铠甲,裹上农民的粗布衣,把弩箭藏在柴捆里,躲在路边的灌木丛里等机会。

  可他们没想到,亚历山大竟放出了猎兵。

  安德列亚斯趴在雪窝里,嘴里叼着根枯草,呼出的白气刚冒头就被风扯散。

  他的野战灰制服上沾着泥土和碎雪,仿M38钢盔外裹着的金属网里塞了把松针,远远望去,就像块嵌在林间的石头。

  这套装束亚历山大琢磨的——头盔仿的是二战德果伞兵盔的轮廓,却在边缘加了圈卡槽,能别上树枝当伪装;

  胸甲用的是淬火高碳钢,比一战时的战壕甲轻了三成,后背特意敲出个弧度,刚好能把步枪稳稳架在肩上。

  他眯起眼,透过望远镜盯着五百码外的那支“商队”。

  篝火正旺,把那些人的脸映得通红,有人举着酒囊往嘴里灌,有人正用匕首剔着骨头上的肉。

  可安德列亚斯的视线早越过了那些喧闹,落在了马车底板的缝隙上——那里露出的弩箭尾羽,在火光里闪着冷光。

  “都稳住。”他低声说,声音压得比风声还低,“左队去东侧巨石后,右队绕到他们背后的雪坡上。”

  身后的猎兵们像影子一样动了。他们的靴底裹着毡布,踩在雪上连个脚印都淡得几乎看不见。

  这些人里有一半曾是猎户,还有几个是从山林里招来的药农,辨踪迹、识风向的本事比谁都精。当初亚历山大组建这支部队时,就没要那些只会列阵的愣头青——他要的是能在狼窝里睡觉、靠星斗辨方向的狠角色。

  安德列亚斯的手指在步枪扳机上顿了顿。这把枪是赞赞军械坊新改的,枪管上刻着螺旋纹路,据说能让子弹飞得更稳。

  他记得亚历山大说过,这叫“膛线”,是从“过去”带来的智慧。

  此刻他调整着机械瞄具,十字准星稳稳锁住了那个正站在篝火边吆喝的汉子——那人腰间鼓鼓囊囊的,不用看也知道藏着把短铳。

  “自由开火。”他对着领口的铜制传声筒说,声音顺着管子传到每个弟兄耳朵里。

  话音刚落,他已经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闷响,被风撕得七零八落。五百码外,那个吆喝的汉子突然顿住,手里的酒囊“啪”地掉在地上,胸口炸开团血花。

  篝火边的人愣了愣,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西侧的雪坡上就传来了密集的枪声。有人慌忙去摸柴捆里的弩箭,可手指刚碰到木柄,就被一发子弹洞穿了手腕。

  安德列亚斯已经换了个姿势,瞄准了第二个目标。

  他的胸甲随着呼吸轻微起伏,皮革织带勒在肩上,把水壶、刺刀和快速装填管的位置卡得刚刚好——就像当年在山林里打猎时,腰间的箭囊永远别在最顺手的地方。

  “往左挪三步,有个穿蓝布衫的在摸弩。”传声筒里传来副队长的声音。

  安德列亚斯没应声,只是转动枪管。那个穿蓝布衫的家伙刚把弩箭搭上弦,子弹就已经钻进了他的肚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钢铁先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